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有机结合。毛泽东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以“五爱”为具体行为规范,以革命功利主义为评价标准,以做“五种人”为道德目标。毛泽东伦理思想是一本历久弥新的人生教科书,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伦理思想继承中国伦理思想中哲理与道德紧密结合的优良传统,通过在革命实践中运用唯物史观加以改造,形成了以群众观点为基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毛泽东本人同时也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建设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毛泽东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初步探析。一、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少年毛泽东生活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生活的教育主要是亲友(特别是母亲)和农民的朴素的同情心与正义感;书本的教育主要是塾师传授的(三字经)等儒学启蒙读物、(四书)等儒学经典…  相似文献   

3.
杨铮铮 《船山学刊》2008,3(2):60-62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辰。毛泽东伦理思想之终立端都贯穿着“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认为“为人民服务”:①是社会历史发辰的规律:②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③是人生观和道德修养之准则。在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毛泽东伦理思想,不独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矧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幽深之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伦理思想研究的新探索明哲毛泽东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共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那么,应当怎样概括和表述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来源是什么?如何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所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关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来源、产生和发展,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其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毛泽东的道德实践观和道德评价理论,毛泽东的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毛泽东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思想等方面。六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杜振吉毛泽东伦理思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学说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实践和道德品质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伦理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7.
杨铮 《船山学刊》2005,(2):50-52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伦理思想家。毛泽东的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探讨毛泽东伦理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留给我们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历史已迈进21世纪的今天,深入研究毛泽东的政治伦理思想,探讨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深刻内涵及时代价值,将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毛泽东伦理思想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规范、革命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评价标准及其政治伦理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人道精神、义利观以及德治主张等存在着一定的批判继承关系。毛泽东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革命性改造,将之置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伦理思想研究的新进展成文由全国伦理学会、河南省伦理学会、山东省伦理研究会、山东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毛泽东伦理思想研讨会,于1993年12月10日至15日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就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形成、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对两性关系的本质及其道德内涵的科学揭示,用这种妇女观来审视尼采关于妇套的言论,我们发现,尼采的两性伦理思想,其实质是资产阶级腐朽的男权至上主义;而对这种思想的批判,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妇女观,促进人类的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是我国未来主要的科研骨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些违反科研道德的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笔者认为,在培养研究生成才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科学信念是极为重要的方面。本文论述了科学信念的内涵,并且提出了几点培养研究生科学信念的有效途径,如努力加强研究生的道德自律、充分发挥导师的示范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多渠道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吴亮在抨击那些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时不但袒露了自己的思想转轨即明确地承认他曾经信奉、现在已不再完全信奉马克思的逻辑和马克思的教诲,而且公开地为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包括剥夺辩护,认为工人依赖资本家养活,而不是工人自己劳动养活自己。与那些世界观矛盾的知识分子相比,吴亮的这种思想转轨不但是中国当代一拨丧失历史感的知识分子社会背叛的产物,而且集中地反映了这类寄生在历史的碎片中的知识分子的特性,即他们在搁置马克思对资本的贪婪本性的道德批判的同时还反对工人争取美好生活的社会斗争。  相似文献   

14.
在对荀子天人关系的解读中,多数学者认为荀子是主张天人分途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有它的双层意蕴:在道德层面上,天德即人德,是天人合一的;在治理的层面上,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又是天人相分的。荀子的天人合一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荀子为天赋与道德的属性,一方面是为他的人德建立一个形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他的道德修养方法提供依据;荀子的天人观已经摆脱了"天尊人卑"和"君命天授"的传统观念,建立了天人相分的自然天人观。天人相分使天失去了赏善罚恶的决定权,天有天职,人有人职。国家的治乱从根本上说,并非取决于天而是取决人,天和人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必须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利润最大化、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销售收入最大化和规模最大化等多个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发现:(1)现阶段我国企业最重要的经营目标仍然是利润最大化,而很少考虑企业员工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2)多数企业同时设定几个逻辑上明显冲突的经营目标,表明现实企业经营目标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3)Logit回归模型显示,企业类型、规模、经营风格以及经理人员的任期、年龄和是否持股等状况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中共早期(1921~1927)法制思想的宣传教育继承了创始人的革命法制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于1922年明确了法制思想宣传教育的内容和目的。由此决定了法制思想宣传教育以工人、农民为主要的受教育者,以反映工人、农民等劳苦大众利益诉求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劳动保护、男女平等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报刊杂志,工人夜校、农民讲习所等培训机构,以及立法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口头语言、口号等为表达形式,针对性地开展革命法制思想的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为当代法制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勇德是军人的第一职业道德,勇德养成是军人养成的“必修课”。当前,应当加快转变勇德生成模式,变空洞的政治说教为自觉的武德修养,这就迫切需要充分彰显勇德伦理思想的教化作用。深入发掘、领悟、汲取儒家勇德文化资源的精髓,探寻当代革命军人勇德养成的传统文化基因,藉以明晰勇德养成的基本向度,旨在使军人在文化的浸润滋养中臻于勇德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杜素娟 《兰州学刊》2010,(10):150-153
与强调"我应该做什么"的义务论伦理传统不同,《野草》提出了重要的现代伦理命题,即"我是谁",从而指出了"自我伦理"对于民族伦理体系的重要性。同时,《野草》试图打破既定的善恶标准,以具有现代色彩的善恶相对性观念,以鲜有的"以恶对恶"的伦理态度,促进善恶观念的更新和现代化发展,体现出了鲁迅对于现代伦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王京龙 《兰州学刊》2008,(6):199-202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三个重要里程碑:先秦儒学奠基了传统体育观念丰富人文内涵的基本框架;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启了儒学从国家管理角度影响传统体育观念的先河;宋明理学从儒学“人伦化”的角度形成了重文轻武的传统体育观念。儒学对于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了显明的特点:一是儒学崇仁尚礼的伦理色彩,极大地丰富了传统体育观念的道德内涵,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传统体育的本质区别;二是体育活动是人生的一种理想追求,早期儒学对于人生理想的设计是文武双全的,并没有文武轻重之分;三是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改造,导致了重文轻武观念的固化,从而对传统体育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云梦学刊》2010,31(6):70-73
培养我国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农民中却存在着一些生态伦理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生态伦理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农民的适度消费、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村以及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意识。要切实培养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和宣传,而且要引导农民加强生态伦理自律,还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