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李永刚 《北方论丛》2015,(4):146-151
贝蒂与赫施立足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认为伽达默尔因强调理解的历史性而陷入了相对主义困境。伽达默尔则立足于生存论存在论的解释学模式,描述了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理解现象得以可能的条件。解释学意义上的“事情本身”制约着理解与解释的限度,使“不同的理解”不等于任意的理解;解释学真理超出了科学方法论的控制范围,使解释者在视域融合中,倾听文本所传达的内容和真理。正是这两方面确保了伽达默尔“历史性的解释学”非但没有陷入相对主义,而且一直走在克服乃至超越相对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路上。  相似文献   

2.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德国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的三大哲学解释学原则,重新分析翻译中的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和重译三种现象。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产物,文化过滤现象则产生于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的永远无法融合,而效果历史又为不同时代对同一文本重译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历史性"理解的合法性:解释学发展的深层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概述了解释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即从对象式的直达原意的解释,到一种本体性生存论的领悟发展过程,揭示了在解释学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性"理解的合法性确证,构成了解释学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是解释学本身在深层次上的理论合法性证明.  相似文献   

4.
"解释学循环"有古今两种不同的解释,古典解释学认为解释学循环是可以消解的,人们可以达到对作者作品原意的全面理解;当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循环是不可以消解的,每个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解释者的自我理解中方可实现。"解释学循环"的"古今之争"体现了古今两种不同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5.
黄荟 《兰州学刊》2004,(2):55-56
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历史学的基础也是解释学."由于人的历史性,人对文本的理解总是包含着历史的中介,文本也有自己的历史"视域".而理解、解释就是经验这两种"视域"的融合,通过"视域"的融合来扬弃两种"视域"的矛盾和差异.文本的意义不是由作者决定的,而是由处于不同境遇之中的读者和文本的互相作用所决定的,"视域"的融合是对原有"视域"特殊性的扬弃,其结果会形成一种新的、更大的"视域",而这种"视域"又会成为更大一轮的理解的出发点.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朱熹对"四书"的解释来证明体现伽达默尔大师的"视域融合"思想.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史.在施莱尔马赫与狄尔泰的方论诠释学那里存在着一种主体性的悖谬,即一方面贬抑读者的主体性以求重构作者的原意,另一方面又主张充分发挥读者的主体性以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解决上述悖谬的过程中提出了其对主体性问题的解决方案:理解的主体性寓于理解的历史性之中,理解的主体性是一种交互性的主体性,理解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之间保持着一种必要的张力,由此真正解决了理解过程中主体性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伽达默尔一直面临这样一种诘难——他在哲学解释学中没有提供批判的可能性。一方面,哈贝马斯、曼弗雷德.弗兰克、赫尔施、利科等人主张,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缺乏某种类型的批判。另一方面,罗蒂、德里达、杰克.卡普托等人主张,哲学解释学在后现代思想的道路上走得还不够远,还相信一个答案、一把钥匙、一件事情本身的存在。然而,我们首先必须问:"什么是批判?"一种理论为了给批判的正当性提供支持,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在哲学解释学中,正当的批判是可能的,而且,正当的批判蕴藏在哲学解释学的核心之中。  相似文献   

8.
从"视界融合"看文学翻译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 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而理解又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在理解过程中,应将两种视界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视界融合".本文根据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Gadamer)的"视界融合"(Horizontverschmelzung)哲学解释学原则探讨文学翻译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效果历史"是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他的诠释学和客观主义诠释学间的分水岭所在。伽达默尔正视了理解作为"效果历史"之实相。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以及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经典所作的不同诠释,佐证了伽达默尔关于理解是"效果历史"事件似的自我理解的历史性判断。伽达默尔关于理解是"效果历史"事件的深刻洞见,开启了一场诠释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汉鼎 《河北学刊》2008,28(1):53-62
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1.
洪汉鼎 《河北学刊》2008,28(2):43-52
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2.
论赫希解释学的有效性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解释学理论中,如果说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利科尔等皆主要是哲学家,而其理论建树主要是哲学解释学或普通解释学的话,那么,美国的文艺理论家赫希可以说是一位文学解释批评家。他以自己的著述对建立文学解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一客观解释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实证主义是法兰克福学派建构社会批判理论努力扬弃的目标.针对波普尔的实证主义,哈贝马斯阐明了他对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批判了实证主义的客观主义假象,并从认识与兴趣的关系进一步揭穿了它.哈贝马斯认为客观主义假象的形成根本在于否认了两种哲学反思的价值.与此同时,他注意到诠释学的研究路径,从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深层诠释学意图将旨在理解的诠释学方法和旨在说明的实证方法结合起来.因此,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构成了哈贝马斯澄清社会批判理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基础,建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的环节,这一批判直接影响了哈贝马斯以后的学术兴趣.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思想的转向,意味着哲学逐渐变成了解释学.20世纪哲学中的语言转向,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海德格尔的解释学不是传统的阐释理论,其哲学文本是阐释之阐释,是对我们所邂逅的东西的长久沉思.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不仅源自干海德格尔的解释学,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海德格尔解释学的关键性纲领,即"语言是存在之家".20世纪的解释学需要改变对哲学活动的理解,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也许重新遮蔽了理解自身.  相似文献   

15.
李金辉 《北方论丛》2008,(3):112-116
解释学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方法论还是本体论、历史的解释学还是方法论的、批判的解释学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解释者和解释对象之间的关系究竟是"隶属的"还是"疏异的",如果是"隶属的",那么解释学理论就应该是历史的、本体论的;反之,解释学就应该是批判的、方法论的.这些争论反映了对解释学理论理解的浪漫主义传统和启蒙主义传统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的解决促成了解释学理论中的实践解释学转向.实践解释学是融浪漫主义传统和启蒙主义传统于一身的新的解释学理论.它是本体与方法的统一、历史和批判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经验”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其解释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伽达默尔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经验,并发展了经验理论,他指出解释学的经验不仅具有“否定性”,而且具有“有限性”和“开放性”的辩证本质。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与时间>之后,解释学沿着三条道路前行.后期海德格尔为探索性批判提出"视域"与"前-结构"等概念,这导致他自己的著作不再是解释学;而无视海德格尔自身这种发展的伽达默尔运用了<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观点:前理解、解释学循环、现象学视域理论并使之成为"哲学解释学"的基础;德里达则激进地挖掘海德格尔的解构面,批判与拆解环节,并且用它来反对他称之为"在场形而上学"的东西,在其中他包括解释学本身及意义与真理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8.
对方法的关注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伽达默尔反对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方法在美学中的运用,强调美学真理的独特性,宏扬美学的人文性;他同样对西方传统解释学作了深入检讨,反对把解释学当作一种方法,而注重解释学在彰显存在的真理方面的意义.伽达默尔在探讨方法与美学研究关系方面成就卓著,但其缺陷与不足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9.
试评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学是西方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它从语言学中发端,在研究和解释典籍资料中发现了被解释的“本文”与解释者的地位、境况、思维方式等等的关系问题,从而发展成为一种哲学世界观.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是作为哲学的解释学的创立者,伽达默尔继海德格尔之后把理解和解释当作人性的内在特征,当作所谓“在世存在”(being-in-the-world)来论述,把解释学推进到人本主义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略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以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而闻名,同时,他也以其对传统美学问题的解释学阐述,成为当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引人嘱目的解释学美学的开山鼻祖。本文试从内容、特点和意义三个方面,对伽氏的解释学美学作一初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