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环境美学的角度来看,森林是典型的环境类型之一,是对自然进行审美体验的很好的原型和例子。森林具有明显的时间感和永恒性特征,带给人一种原始的神秘气息。虽然仅凭色彩和形式就可以欣赏森林,但只有通过科学达到由科学丰富化了的更深的审美体验时,森林才得到了恰当的认识。在科学知识之外,森林的审美体验需要主体的参与和全身心的介入。在森林中,人们更容易体验到崇高感,这种崇高感是与斗争相伴而生的生命之美。森林会诱使人们超越人类世界而体验到一个全方位的、包容性的领域,体验到终极的存在。与森林的审美体验相伴的还有一种类似宗教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的两种基本在世经验,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之间不仅表现出不同,更呈现出紧密的互涉性。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在关涉人的存在样态上、在体验过程中,甚至在更为根本的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即生存论视域中的拯救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化约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3.
论“宗教经验”的概念、核心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宗教的四要素(宗教观念、宗教经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中,“宗教经验”是其结构性要素之一,是人们对宗教整体的感知和评价,包括感觉、知觉、印象、表象、感受、情绪和信仰等。文章认为“宗教体验”是“宗教经验”的核心部分。“宗教体验”的实质是人类追寻终极价值时产生的“意义感受”,与审美体验一样具有日常经验中断、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上把握研究审美体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反映论和再现说不是文艺研究的惟一方法,也不足以揭示艺术本质的全貌.艺术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物态化形式,研究审美体验是揭示艺术本质的重要途径;审美体验与人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现代主义艺术重在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深入研究审美体验是对导致人的社会异化的现代工具理性的一种反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相似文献   

5.
死亡体验是人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最后感性把握.作者认为一、死亡体验的理性前提是一种包含对生存真谛和宇宙奥秘深刻理解的体验;二、死亡体验作为主体对生命最高最后阶段的亲身感受,具有主体性、情感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三、死亡体验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能调动主体从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去体验生命最后阶段的意义与价值,而且能帮助主体以审美态度对待死亡进入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6.
体验与信仰——当代中国汉民族宗教体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汉民族宗教体验调查"为基础,就当代中国汉民族的宗教体验与宗教信仰、宗教体验与宗教行为、宗教仪式与宗教信念等关系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宗教体验可以作为宗教信仰的依据"、"宗教体验传统被颠覆"、"宗教仪式不能完全证明宗教信念"等命题的论证,揭示了当代中国汉民族的宗教体验现状.  相似文献   

7.
审美体验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审美体验可以分为许多层次 ,层次越高 ,主观的成分就越大。按照由浅入深的精神活动进程 ,审美体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直接体验、认同体验、反思体验。直接体验是审美体验的起点。认同体验和反思体验是对直接体验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审美体验可以分为许多层次,层次越高,主观的成分就越大。按照由浅入深的精神活动进程,审美体验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直接体验、认同体验、反思体验。直接体验是审美体验的起点。认同体验和反思体验是对直接体验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反映论和再现说不是文艺研究的惟一方法 ,也不足以揭示艺术本质的全貌。艺术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物态化形式 ,研究审美体验是揭示艺术本质的重要途径 ;审美体验与人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 ,深入研究审美体验是对导致人和社会异化的现代工具理性的一种反拨 ;现代主义艺术重在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 ,深入研究审美体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相似文献   

10.
宗教体验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宗教体验及其作用的讨论,是哲学与宗教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作者 结合佛教和婆罗门教的理论等宗教思想史的材料,对宗教体验的性质和对象、宗教体验与身心 修炼、宗教体验的认识论意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1.
体验设计是伴随体验经济而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它通过关注使用者的感官知觉、心理感受等方面,追求更佳的用户体验,努力为消费者营造美好的体验过程。通过对体验设计关注的五个方面(情感体验、感官体验、思维体验、行为体验、关联体验)的分析,阐述进行体验设计的方法。指出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设计师应当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用户体验设计上,充分研究体验设计,力求创造最佳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2.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验学习理论对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为学生提供有层次性的、数学本质一样的、广泛的活动情境及足够的替代性经验,让学生经历参与、反思、内化等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及时反省、评价、抽象和运用在该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并利用"社会"因素,积极干预学习风格的不良影响,有助于学生获得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3.
思辨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辨是黑格尔哲学的方法,是“对反思的反思”。体验是狄尔泰生命哲学的基石之一,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它是“特殊个人发现其此在的那种形式和途径”。思辨和体验这两个概念,对于哲学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3,(12):28-31
是不是只有当生命走到尽头,你才会对自己的过去醒悟、改过、然后绝望地将希望寄予来生?现在有个办法,可以让你告别失败的过去,拥有获得新生的力量。你想知道吗? 2012年11月20日 ,《沈阳晚报》报道了一条新闻:“沈阳某心理咨询中心出现了死亡体验室!”这条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关注。让活人躺在棺材里,念悼词、放哀乐,  相似文献   

15.
田本相 《东方论坛》2006,(3):76-84,91
最初的鲁迅研究,给我打下治学的基础。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转向中国话剧史的研究,认定中国话剧是研究中国近百年文化艺术史的一个典型领域。从曹禺的研究开始,以及对郭沫若和田汉的个案研究,而走进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的研究,由此不断扩展到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二十世纪戏剧论辩史,以及新时期戏剧的研究。在不断的学术交流中,逐渐延展到对台湾、香港和澳门戏剧史的研究。我希望能够写出一部《中国话剧艺术通史》来。  相似文献   

16.
徐小平 《21世纪》2009,(9):26-27
前些时候出国,在国外中文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深深吸引了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我。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体验经济的重要业态之一,亟须探索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具体路径。基于体验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网络体验的虚拟性与真实性,以时间占有为目的的在线消费模式,乃数字内容经营的精髓。分为包月和按时间计费的电信式收费方式,是网络文化产业在线消费模式的最佳计费选择和有效营利模式。但网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有效的营利模式,更需要足以吸引网友的网络文化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它把方便、快捷、奢享、专属等等概念,统统植入飞行之中,让距离不再遥远,让空中航程变得魅力十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一些研究性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观及保证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体验营销和品牌建设理论的融合催生了品牌体验这一概念,并受到了学术界和实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成为品牌理论研究中的新热潮。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品牌体验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品牌体验的界定、维度、影响机制及测量量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