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就多有学者探讨。本文以人自身最进本的要素出发,探讨了人的基本属性问题,继而引发对人的特殊属性及人的本质问题的思索,以加深对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人的肯定是人的生命过程的目的和核心,人的本质是人的肯定中的根本内容。但是,在人的本质肯定的问题上却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表现在:第一,人的肯定与人的食色之性的矛盾,带来自然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第二,人的肯定与人的身份差别的矛盾,人在肯定自身的同时,带来各种社会异己力量,反而走向了对自身的否定;第三,人的肯定与人的实践本质之间的矛盾,实践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的肯定的评价标准和机制超过一定的度,最后走向人的肯定的反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考察了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本质的种观点,指出了它在哲学上的意义。本文认为,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史上,弗洛伊德的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弗氏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也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这就是它具有还原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探索人的本质最重要的现实要求,就是为了塑造人的本质。作为人的本质塑造前提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与可选择性相统一的基本属性。因此,能动地塑造人的本质,关键是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适应和改造两种基本途径,将社会关系能动地转化或内化为个人的本质,以培养和造就具有新型本质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任何存在的内在规定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可以是一个三层次的系统: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类所具有的一切物质能力、精神能力、话语能力的总和。而美就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在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之中生成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对象性显现,美也反过来作用于人,使人成为真正具有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西方近代哲学总体上是在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中,诉求于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又严密遮蔽人最核心的生存问题来论说人的本质的,如此势必导致对人的本质的逻辑推演和构造,"人"最后也就成了一种绝对化、实体化和逻辑化的规定。马克思深入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揭示出对人另一种全新的提问方式:"人应当怎样生存?"从而展露了考察人的本质问题的真正可能性和价值路径。在价值的视域中,人的本质就是不断追寻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包括关于"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人的类本质是实践劳动,它将人与动物相区别;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将人和人、集团和集团、阶级和阶级区别开来.二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构成了完整而科学的人的本质的学说.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准确把握,对于指导、推动人的现实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有两种性质不同的人的本质概念一是价值本质,关涉人的"应该";一是事实本质,关涉人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前,马克思主要回答的是"人的本质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之后主要回答的是"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什么"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及以后的著作则将"应该"整合到"是"中,即让人的价值本质从人的事实本质中历史地和逻辑地开显出来.就此而言,强调人的价值理想的马克思和揭示人的事实规律的马克思并没有根本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人的本质不再从单纯的理性思辩去思考。文章通过对人的本质、技术的本质的剖析,阐述了二者的密切联系: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形式。技术的发展于人的本质的发展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惟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趋利避害,人的本质的发展方能被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人的可能性本质不仅是全面系统认识人的本质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界说人的本质最为复杂和不确定性的一个环节。人的可能性本质,指的是人以习得性的范式、样式、共相、符号、逻辑以规范客观世界,并通过实践创造或改变世界,从而也改变自身所体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人的可能性本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科学认识人的类本质的基础上,从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和类本质一起构成人的统一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发展和类本质的发展一起构成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是社会的主题,对人的研究是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人的问题的关怀也是哲学家不可回避的责任,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也给出了很多回答,但这些回答几乎郡是从静态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把人的本质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实体。卡西尔则对人的本质加以动态界定,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的本质在于其功能性,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创造文化,从而给我们认识人及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早期进行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他所关注的。从《莱茵报》时期到批判黑格尔哲学,最后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都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学说。  相似文献   

14.
从生理、精神、实践等层面固然可区别人与其他物种之不同,但皆未正确揭示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站在"社会性"视域考察人,其突破性贡献不在于终结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讨论,而旨在为人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支撑。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历史事实使得人永远既包含"人性"又包含"兽性";人性同人的本质一样具有稳定性特征,就具相而言,通常改变的只是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在人性中比例。从某种维度上可以认为,人的本质内涵于人性之中,而人性中并不是所有部分都隶属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与人性之关键不同在于两者是从不同维度来考察人之"存在"。  相似文献   

15.
众多关于人的特性的主张,普遍围绕着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等问题而展开。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两者涵义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则属于具体概念。“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经验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人的本质最重要的现实要求,就是为了型造人的本质。作为人的本质塑造前提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与可选择性相统一的基本属性。因此,能动地塑造人的本质,关键是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适应和改造两种基本途径,将社会关系能动地转化或内化为个人的本质,以培养和造就具有新型本质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但无一例外地犯了唯心主义或者形而上学的错误。马克思在批判扬弃西方近代哲学家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基本精神。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马克思原著的理解偏差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 ,传统哲学往往片面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其实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的基础和根据 ,是人的社会性的潜在形式 ;人的社会性是人的自然性的发展和实现 ,二者作为矛盾的对立双方是不可分割的 ,忽视或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这种辩证统一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 ,对于解决当今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外哲学家主要是从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中认识人的本质,存在着将人的本质与人的属性相混淆的现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发展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过去的教材以及课程教学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只突出人的本质的客观性,没有从主观的角度进行理解,认为人的本质的形成与人的主体性无关,这是不科学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为依据,系统地说明了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并且可以通过提高人的自主性、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激发人的创造性等主体性作用来实现人的本质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