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被定格的东方“蝴蝶”形象和西方一厢情愿的“蝴蝶梦”,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在《蝴蝶君》中戏剧化地再现了一度在西方世界中被误现的“第三世界”的集体遭遇;有效地解构和颠覆了西方殖民话语;展现及诠释了霍米·巴巴所提出的“文化杂糅”和“第三空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西方影片《魂断蓝桥》是一部爱情经典剧作,但故事的最初发生地却是在东方。文章以"蓝桥"为考察对象,探讨了东方与西方之间,对应的不同文化意象、能指与所指。为此,对《魂断蓝桥》进行三重解读:(1)中国古代《魂断蓝桥》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春秋战国版本《蓝桥相会》和唐传奇版本《蓝桥记》。(2)从东方看西方,作为一种能指的翻译影片名,它的爱情悲剧主题和贞操观念、门第观念、为情殉身、才子佳人定式等却天然地指代了东方文化传统中爱的所指。(3)从西方到东方,两次改编成中国化的同名沪剧,是爱情母题在全面抗战和改革开放等语境下进一步的深入"所指"。最后总结认为: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蓝桥能指,蓝桥作为一个爱情的代名词和文化符号,如同一种文化定格,永久驻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它的"所指"就是不同语境下的同样的爱情悲剧和对应爱情的相同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对于爱情要坚守诺言和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的《蝴蝶夫人》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夫人并非简单地如许多西方批评者所说 ,是东方主义者编造出来贬低东方女子的 ,她有相当的历史依据。亚洲人能理解西方男性的蝴蝶夫人情结 ,但西方女性主义者尤其是亚裔女性却激烈反对 ,恰恰说明这一情结之根深蒂固。主题迥异的《蝴蝶君》和《西贡小姐》都是这一情结的变调  相似文献   

4.
《蝴蝶君》:从边缘走向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美国戏剧舞台上,表现东西方爱情戏剧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剧中的西方男人总是身处突出的中心地位,而东方女性总是身处边缘。当代美国剧作家黄大卫努力重新建构遭美国式的东方主义话语所压抑的亚裔美国文化。他在其代表作《蝴蝶君》一剧中跨越传统戏剧的框架模式,将剧中男"女"主角的关系作了象征性的转换,从政治、文化、哲学以及男女性别诸方面颠倒了传统东西方角色关系,使东方女子的形象挣脱了"边缘"枷锁的束缚,从"边缘"走向"中心"。同时,剧作者希望该剧能够纠正种种文化和性别的错误感受,抛弃旧有的刻板印象,由对立、对抗转为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消逝的蝴蝶——《蝴蝶君》对东方主义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裔作家黄哲伦把握自己的民族身份,创作了一部解构《蝴蝶夫人》的作品《蝴蝶君》。剧中作者审视了制约着西方社会思维的东方主义以及建构在这一主义之上的东方模式,并通过角色倒置,颠覆了原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哲伦的《蝴蝶君》以人物聚散的离奇情节与细腻的心理刻画有力地颠覆了东方对西方依存关系的虚假命题。作者在其作品中试图解构东方主义、反击文化殖民并颠覆西方殖民话语权。由于作者的文化身份、成长经历以及他身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作品对东方主义的解构是有限的,特别是剧中人宋利伶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被看作是颠覆殖民话语的一次努力尝试,另一方面角色本身却强化了西方对东方的固有成见。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人类语言的积淀和最美的凝练。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主题,留下了无数名篇。但两者在艺术特征和诗歌体裁等方面却风格迥异,尤其是古典爱情诗歌的差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人类语言的积淀和最美的凝练。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主题,留下了无数名篇。但两者在艺术特征和诗歌体裁等方面却风格迥异,尤其是古典爱情诗歌的差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黄哲伦笔下的《蝴蝶君》是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蝴蝶夫人》的拆解之作,是对西方中心神话进行最彻底颠覆的剧作之一。作品中自大自负且自欺的加利马尔以东方主义二分法的视角去审视东方人,东方女人,将她们视为完美的能够为自己殉情的蝴蝶夫人。当加利马尔和宋丽灵“不按套路出牌的游戏”牌底揭晓时,以男子形象出现的宋丽灵彻底摧毁了加利马尔的东方主义幻想,本想征服他人的加利马尔却使自己陷入了自我拆解的漩涡中。  相似文献   

10.
不完全的解构:《蝴蝶君》与东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创作的<蝴蝶君>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而且深受文艺理论界的好评.经过仔细分析解读<蝴蝶君>中男女关系所代表的东西方权力关系,笔者对黄哲伦解构东方主义原型<蝴蝶夫人>的尝试表示置疑.  相似文献   

11.
东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东部分支,公元6世纪时形成,居住在德涅斯特河和第聂泊河之间,北到维斯拉河。8─9世纪时,农业已成为其主要经济部门,但由于各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它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并不相同。9世纪中叶后,瓦兰吉亚人征服了东斯拉夫人,建立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基辅罗斯。瓦兰吉亚人很快被东斯拉夫人同化,基辅罗斯仍不失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当前 ,如何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是众多西部省份的重要课题。对比分析东西部经济发展模式 ,设定下一步的西部发展模式 ,即基础设施 生态经济 东部速度 ,更好地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为经济主战场服务  相似文献   

13.
委任统治与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球范围遇到的最强烈的抵制来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不是简单的反西方文明,也不仅仅是反抗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和对阿拉伯人的弹压,而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产物。这种倾向的历史根源产生于委任统治时期。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是变相的殖民瓜分,是对阿拉伯人的欺瞒哄骗。英、法分割阿拉伯地区,把不同的民族和教派划入同一个国家,也单独划出新国家;但又听任同一民族(如库尔德人)被划到不同国家;尤其是支持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导致阿、犹之间的生存权利之争。英、法强行把肥沃新月地带诸国推入现代化轨道,但又没有认真解决阿拉伯社会问题,半生半熟、非西非东的政治制度更不利于中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势力的威胁与阿拉伯世界长期的劣势地位,使阿拉伯人对西方强权心怀戒备。美国为首的强权国家又插手当代阿拉伯国家内政,触及了几十年前委任统治带给阿拉伯人的未能平复的旧创痛,使这种反抗情绪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4.
The realisation rates of short-term childbearing intentions are known to be consistently lower in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than in the rest of Europe. However, the East–West differences in the outcomes of intentions to postpone or forego (further) childbearing have not been previously examined. We employ two panel waves of the Generations and Gender Survey in six countries (three from Eastern and three from Western Europe), and, based on the short- and long-term fertility intentions expressed by respondents at the first survey wave, we classify the births occurring between two waves as intended, sooner-than-intended, or unintended. We find that in our study population of non-teenage respondents who had the same partner at both survey waves and a child between the two survey waves, between around 10%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30%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experienced an unintended or a sooner-than-intended birth. The East–West divide is largely driven by the share of unintended parents which is clearly higher in the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However,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fades away once we control for the anticipated costs of having a child. Our study gives insight into East–West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 childbearing and into how they affect reproductive behaviour. It also offers methodological improvements of cross-national panel surveys designed to examine childbearing intentions that would allow for a mor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childbearing intendedness.  相似文献   

15.
虽然西方对天堂的梦想与东方对西天极乐世界的追求一样的热烈和执著,但在不同的语境中,由于不同宗教的影响,人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总是表现于不同的诉求方式。明末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和英国17世纪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便是这种差异的杰出代表。本文在分析其文本共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作品的主旨、关怀视角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探究其差异及成因。  相似文献   

16.
奥斯卡·王尔德以唯美的笔触点亮了《莎乐美》这台戏剧史上的聚光灯,在其光束的辐射范围内,西方的精神世界一览无余,而究其光源正是被视为“他者”的东方主义。由于剧中灵与肉的唯美碰撞,东方主义似乎显得毫不起眼,但事实上,它的精髓游走于整幕剧中。关于《莎乐美》的东方主义解读是学界尚未关注的处女地,而女主人公莎乐美身上折射出来的东方主义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方世界眼中的东方形象。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科学家都相信所有人类群体都以同样方式理解和推理问题,认为人类思维没有什么差异。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E·尼斯贝特在他的《思维的地域性:东西方思维差异及其原因》一书中,通过实践性的研究指出,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特点差异很大。但认知是可以改变的。世界会朝着趋同的方向而不是分歧的方向发展,东西方文化以及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融合,使东西方思维方式有趋同的倾向。文章对尼斯贝特的观点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8.
池田大作和季羡林都主张文化产生多元论;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认为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是分析的;分别主张用“天人合一”和“依正不二”的智慧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歧在于文化体系的分类以及在21世纪东方文化是否将取代西方文化的问题,其原因是思想基础、所属国家、文化背景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