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了拯救祖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他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展开了不调和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中说:“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先生生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就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1.12—1925.3.12)诞辰130周年,本刊特发一组有关其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志纪念。 本文从学术上论述孙中山革命思想和理论的时代意义,认为孙中山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基础,他为中国近代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不倦的开拓性探索、吸收和融合,其思想和理论都是中西文化精华的结晶。孙中山由爱国而革命,以革命来救国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中国人民为实现其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热情地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充分肯定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同时要求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他的缺点,“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过的评价,是符合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的。他高度称赞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是“创造民国的战士”;同时,回顾这一历史事件,“精神的丝缕”,又使他“不能全忘却”。从辛亥革命失败后不久,一直到临终以前没有写完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一直在研究和撰写这部历史,他已经把“不能全忘却”的“精神的丝缕”,清晰而深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广西的实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黄铮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上海和三大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他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制定三大政策,是在上海开始形成的,这为上海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值此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之际,科学地考察一下形成这些政策的历史过程,对当前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大业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苟格林 《兰州学刊》2007,1(8):138-140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家人与澳门关系极为密切.尤为重要的是,澳门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社会氛围,对孙中山振兴中华革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虽然不是经济学的专门家,但他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在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对于钻研、宣传、运用经济学理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付出了许多心血。了解孙中山对西方经济学若干理论范畴的理解及其得失,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为隆重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67周年,弘扬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和爱国精神,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于1992年3月7日上午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孙中山与广东”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方少逸主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段云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把皇帝赶下了台;而且也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产生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思想种子,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大大提高了人民的民主觉悟。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都给以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孙中山是“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和“中国民主派的旗帜。”(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周恩来同志称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历史的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捍卫者,每逢孙中山周年诞辰,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隆重地纪念他。而党和国家领导人纪念孙中山的讲话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对孙中山的历史评价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巩固;第二,对孙中山的优良品质既发扬又结合实际;第三,对孙中山的理想既继承又超越。这三个特点及其内容包含了对孙中山全面而又中肯评价,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革命人物的肯定态度和对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理想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廖仲恺先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是我国近百年来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他为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特别是他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支持和协助孙中山积极制定并坚决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逝世后,又无私无畏,忠贞不渝,继承孙中山的未竟事业,全力以赴地支持工农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2.
廖仲恺(1877——1925)是我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两个革命阶段。他自二十世纪初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以后,无论在同盟会时期或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时期,都作了出色的贡献,成为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特别是一九二四年以后,廖仲恺成了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的核心人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由于  相似文献   

13.
海外活动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的主要内容,他在东南亚地区的革命活动具有范围的广泛性、时间的持久性、内容的多层次性等特点。孙中山在东南亚的革命活动,具有三个层面的地域区位优势,即地理相连的便利、共同历史使命的地区革命高潮、关注中国革命的东南亚华侨的支持。孙中山等人在东南亚的活动,给当代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为纪念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诞生九十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中山选集》(两卷本)。这部选集当时颇受人们的重视,曾重印多次,在国外还被译成外文。事隔二十多年之后,选集的校订本又在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问世了。选集初版本一共收辑孙中山的著作六十九篇(个别篇乃由数篇著作合成),达六十余万字。起自《上李鸿章书》,迄于《致苏联遗书》,基本上体现了孙中山一生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孙中山在《遗嘱》中列为重要著作的《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均被辑入。编者特别注意选收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的著作,故对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发生的思想飞跃,以及改组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25周年。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颂扬了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颂扬他“全心全意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并且指出,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一桥大学副教授横山宏章最近在上海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提出他与国内外孙中山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横山说:他研究孙中山的特点之一,就是着重对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以及与支援他的宫崎滔天等人的关系进行研究。另一特点是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演变为中心,从政治领导方面进行研  相似文献   

17.
被周总理誉为“一代宗师”的广西先贤——马君武博士(1881、7、17—1940、8、1),逝世已整整50年了。他青年时代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革命近二十年,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为推翻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挫败袁世凯的复辟阴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孙中山的临时政府里,担任过秘  相似文献   

18.
陈其美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辛亥革命的准备与发动,他是上海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上海光复,被推为都督;二是在孙中山领导下,参加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支持孙中山重整革命组织,出任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成为孙中山最忠实的助手,实际领导了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讨袁斗争,终遭袁世凯暗杀。然而对这样一位将最后一滴鲜血贡献给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革命志士,某些亲历者和后世评论家对他的事功总有这样那样的说法,1986年湖州召开的“纪念陈英士先生殉难70周年学术讨论会”对此已作了澄清,同年广东召…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 ,他以毕生的精力寻求救国富民的道路。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报刊宣传工作 ,并将报刊宣传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密切结合起来 ,身体力行、努力实践 ,不仅使报刊宣传有益于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而且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孙中山的报刊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前是他从事报刊工作的早期 ,这一时期的报刊活动以在各报刊上撰发论文宣传改良思想为主。1894年到 1911年是孙中山报刊活动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先生…  相似文献   

20.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为了纪念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由江苏省社科联和省孙中山研究会发起,与南京市社科联、市民国史研究会、省历史学会、省现代史学会联合举办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我省和部分兄弟省市的专家学者共一百五十人,提供交流的学术论文约一百篇。出席今天开幕式的,还有省和南京市党委、政府、政协和宣传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