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渡之杰。” (王鹏运《花外集跋》)王沂孙确实是南宋末年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词直可与白石、玉田相媲美,又与梦窗、草窗相比肩。而其词最受人称道的则是他的“咏物诸篇。”在《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中,仅咏物词就占三十余篇。这些咏物之作多寓托,所谓“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 (张惠言《词选》),“中仙最多故国之感”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 (陈廷焯《自雨斋词话》),等等。这几乎是清代词评家们一致的意见,然而,除咏物词之外,碧山另有几首以写离别为主的词篇,也流露了诗人的君国之忧,不无黍离、麦秀之感。  相似文献   

2.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是宋元之交的一位重要词人。传世有《花外集》一卷。在王沂孙仅存的六十几首词中,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色的是他的咏物词。本文试就三个方面对其咏物词作初步探讨。一、峭拨幽深是王沂孙咏物词的艺术特色最早提出碧山词“峭拔”的是同时代词  相似文献   

3.
白石与碧山词的比较研究陈铁镔,何英爱姜委(约1155──1227)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杰出词人。王沂孙(约1248──1290)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窃山人,其词到清代评价转高。白石与碧山生活的时间相差半个多世纪,但所处的社会情势、生活际遇...  相似文献   

4.
姜夔是风雅词派之祖,他的词作.清刚冷隽,峭拔高雅,疏宕自然,极富特色.陈廷焯认为,“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周邦彦)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又认为,“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王沂孙).词坛三绝也.”(俱见《白雨斋词话》)我们认为,从艺术上这样评价姜夔,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5.
论张炎词风与姜夔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炎是由宋入元的大词人,他在元朝统治下生活了四十多年,主要作品都写于元代。他写过《词源》一书,是填词的理论著作,提倡“清空”的风格: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又说:  相似文献   

6.
复沓回环     
七绝三四,如李商隐“行到巴西觅谯秀,巴西唯是有寒芜”,“若到阆州还赴海,阆州应更有高楼”,以语词之复沓,生句意之回环,后人诗词亦每用之。如“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宋欧阳修《踏莎行》词。后范公《过庭录》中之“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亦袭此句式)、“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更被暮云遮”(宋李觏《乡思》)、“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宋杨璞)、“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元高明《琵琶记》)、“憔悴感恩依尚父,可怜尚父事朱温”  相似文献   

7.
曲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家演艺、作品之杂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毁旧谱创新唱腔,做到“唱为角色生色”。  相似文献   

8.
清代词人朱彝尊在《词综·发凡》中说“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始极其变”的“宋季”词人,其中包括南宋遗民周密、张炎、王沂孙诸人。所谓“变”,则是指这些遗民词所表现的哀婉凄咽的故国之情及其所运用的比兴寄托,隐晦曲折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正统婉约派倚翠偎红,浅酌低唱的传统题材;也不同于豪放派雄奇驰骤,悲歌慷慨的艺术风格。他们用词这一文学形式,唱出了特定时代的哀以思亡国之音,把词的表现形式,推  相似文献   

9.
王士祯《花草蒙拾》云:“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沈曾植对此论深表赞赏,他在《菌阁琐谈》中说:“易安为婉约主,幼安为豪放主,此论非明代诸公所及。”其实,明代的王世贞早就说过:“言其业,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词之正宗也。”(《弇州山人词评》)杨慎也曾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词品》)清代刘体仁称李清照:“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七颂堂词铎》)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刘清韵赞李清  相似文献   

10.
论《漱玉词》的女性意识与情感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百花园中,《漱玉词》以其清丽旖旎的绰约芳姿令人瞩目。“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沈曾植《菌阁琐谈》)不少论者在赏玩之余,都不免惊异感叹其为一妇人却能卓然一家。清人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不无推崇地写道:“清照以一妇人而词  相似文献   

11.
对于梦窗词,前代评论家不乏众多议论,然褒贬不一,见解迥异。总括起来,不外以下二种: 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张炎《词源》 梦窗之词丽而则,幽邃而绵密,脉络井井,而卒焉不能得其端倪。——冯煦《蒿庵论词》 那么,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毁誉交织的作家呢? 诚然,梦窗词是以幽邃绵密著称的,同时它又是深挚而宛曲的。在他的词中,奔涌着巨大的伤痛之意和悲哀之情,而其词体的灵转流动又使一腔愁情几经致意,曲折而出。  相似文献   

12.
张炎《词源》体现了他主要的词学思想,对当时与后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词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后人对《词源》的研究几乎从未间断.新世纪以来,张炎《词源》研究接续了上个世纪末的余绪,主要围绕以“雅”为中心的论词标准、“清空”境界的多重解读、《词源》价值的重新估衡等方面展开,并呈现出视角多元化与体系化、细化的特点,形成了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前人谈咏物词多重南宋,而忽视北宋;多言姜夔、王沂孙、张炎而少及苏轼。如清人蒋敦复说:“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皆有寄托”。(《芬陀利室词话》)这种说法便有其不确之处:既忽略了苏轼对咏物词这一题材的开拓,也忽略了苏词在咏物寄托上的先导作用。唐、五代词人的咏物之作,确实寥寥可数,并且尚未摆脱流为艳语的宫体。而北宋前期如晏殊、  相似文献   

14.
王九思是明代中叶著名的诗文名家和重要曲家。他的词作结集为《碧山诗余》,论词崇尚苏黄,词作风格多样,不乏佳作。由于身处明代词学不振的背景之下,故词作表现出浓重的“诗化”和“曲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吴文英生前自编词集《霜花腴》已佚,亦曾有尹焕序本、宋末旧刊本,今皆不存。自宋末至明终,黄、周密等人的词选及张炎、沈义父等评论家的词论,都在推动着吴文英词的流传。到明末毛晋辑刻《宋六十名家词》中的《梦窗甲乙丙丁稿》和卓人月、徐士俊合辑的《古今词统》的刊行,梦窗词集成为清代致力最深的集子,集中了杜文澜、晚清四大家、陈廷焯及陈洵等众多名家对其校勘、评点。本文根据自吴文英生前以来对梦窗词进行结集、编选、校注及词话评论等文献记载,将从梦窗词集版本刊刻源流、众名家词选梦窗词的版本来源和诸多词话词论言及梦窗词流传的文献三方面论述吴梦窗词集的版本流传。  相似文献   

16.
舞席歌场时有击碎唾壶之意──论姜夔词所蕴含的爱国情感肖向明(娄底师专中文系)姜夔号白石,南来一大词家.他的词风早有千秋定论:深知白石的张炎概括之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杨慎在《词品》中亦称白石“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  相似文献   

17.
一作为词论家的张炎,在其专著《词源》中,对宋代词的创作与发展,作了认真地总结,提出了“词要清空”的艺术主张,并以前辈词人姜夔词作为清空词风的典范,否定了当时风靡词坛的吴文英的质实词风;作为宋代末年一位极有影响的词人,他既然在理论上高标“清空”这一创作原则,则在词的  相似文献   

18.
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海明多年潜心致力于我国的词学研究,获得令人瞩目的累累硕果。继《唐宋词风格论》、《唐宋词论稿》、《唐宋词史》相继出版之后,他的又一部词学研究专著《张炎词研究》已由齐鲁书社面世。这样杨海明的词学研究论著总计字数已逾百万,从而成为我国词学家中的佼佼者。生处宋末元初动乱时代的张炎,除其词作传世之外,见诸于文献史载的生平资料甚为鲜见。要在词学园地中这块荒芜贫瘠的领域拓荒耕耘,其难度可知。杨海明爬梳遗籍,显微探幽,详尽考证,终于积沙成塔,并且几经充实,挖掘、精心修改,完成了这部张炎研究中最为详细、完备的专著。作者令人信服地辨明了张炎的家世,包括北游在内的种种生平轨迹,明确地解答了张炎研究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同时,作者多角度立体地审视、精辟地论述归纳出张  相似文献   

19.
一、 清朝康熙年间的诗坛,王渔洋执其牛耳,主持风雅数十年,“词客名成多弟子,宫人口熟半诗篇”(《愚山先生集》卷四十一),海内士子无不诵习渔洋山人集,几乎家置一集。其标举“神韵”说诗笼罩前清诗苑。  相似文献   

20.
论起苏轼词的风格,历来的观点是“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张綖《诗余图谱》)、“清雄”(王鹏运《半塘遗稿》),也有以为苏词“韶秀”(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清丽舒徐”(张炎《词源》)。但仔细品评,觉得在苏词中纯豪纯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