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向阳 《人才开发》2004,(10):22-23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并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制定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人才统计工作,成为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当务之急。笔者不揣冒昧,对人才统计  相似文献   

2.
一些企业在人才招聘和使用上“唯学历、唯文凭”,不看能力看学历,不看业绩看资历,让许多眼高手低的“人才”钻了空子,而另外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得不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3.
人才与学历关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胡锦涛同志关于必须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指示,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从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看,首先需要辨明人才与学历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教育学上通常以“才识学问”来界定人才。如《辞海》解释人才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辞源》解释人…  相似文献   

4.
杨杰 《人才瞭望》2007,(8):28-29
在新中国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这是中国人才观的一大历史性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董励华 《人才开发》2004,(9):10-11,3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以下简称"八字"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正是我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人才标准的创新论述,也是对干部"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方针的丰富、发展和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指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成就大业,人才为本。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从多方面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相似文献   

7.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锻”的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收入和晋升,也被看做评价个人业务水平和贡献的一把标尺.然而长期以来,各行业在职称评定工作中普遍存在“唯学历、难资历、唯论文”的倾向.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职称制度改革要克服“三唯”倾向,给职称改革开出一剂“良方”.(据新华网2016年11月08日)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评职称评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成就,学历高低、资历深浅、论文多寡等可作参考,但不应成为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不少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上“重学历轻能力”,“唯学历之风”盛行。违背了“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用人方针。实践证明,学历高不等于能力强.必须树立唯才是举的观点,必须重能力而不能仅看学历,唯学历之风飘然远去。然而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9.
位于海门市正余镇的江苏申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家由乡镇办小厂发展起来的省级重点企业集团。现拥有员工近50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2名,占员工总数的33%。其中,高级职称21名(其中高聘9人),中级职称52名(其中高聘18名)。近年来,申海集团不断提升企业股本中人才资本的构成,全面推进“评聘分开、竞争上岗、聘约化管理”的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制度。传统意义上的“职称”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就长工资,使能力与报酬直接挂钩,一评定终身的现象已成为历史,真正走出了一条不唯资历、学历,以业绩取向的一条新路子。从而激发了人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 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人才工作的泱定》。强调树立科学的人才 观,为做好人才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这 是人才工作理论的重大突破。做为人力 资源工作者必须不断深入地理解它的精 神实质,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平时,我们对人才的理解是那些“德 才兼备的人”、“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或 是某些“有特殊专长的人”。对这一概念 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标准。有的以学历、 职称为标准;有的以业绩、成绩为标准; 当然多数人认为即要看学历、职称,又不 惟学历、职称,主要看业绩。这种看法比 较全面,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理论上说 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准确地评价人才是使用、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新的人才评价观,将有利于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也为人事部门加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建立科学人才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准确地评价人才是使用、吸引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新的人才评价观.将有利于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也为人事部门加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衡艺文 《人才瞭望》2016,(19):79-80
最近,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  相似文献   

14.
孔涛 《人才开发》2005,(11):54-55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功绩卓著。在他主政期间,正值内忧外患之时,但他逆流而上,纳贤士、强军队、削诸候、灭匈奴,开创了一个旷世伟业。电视剧《汉武大帝》再现了这一历史画卷。汉武帝的军事思想、治国理念都很值得后人借鉴,但其最根本的致胜之道在于善于用人。他在用人方面不唯出身、不唯资历,始终遵循以“能力”为本的原则,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开创了我国人才管理思想的先河。无论贵贱,不拘一格选人才“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汉武帝注重从民间选拔人才,使董仲书、桑弘羊、张骞等一批能人贤士得到重用,并在汉朝政治管理和经济建设等方…  相似文献   

15.
重资历轻能力,人才“脱节”。何为资历?意即一个人的工作阅历经历、经验、成就的统称。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用人机制影响,不少人把资历看作能力的积累,总认为工作时间越长、经验积累越多、办事能力越强。殊不知“姜是老的辣、梅子嫩而酸”。这种用人上的“论资排辈”做法,不仅压抑了人才,滋长了“保饭碗”(人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稳怕乱)的不良风气,而且还会引发新老人才的青黄不接。  相似文献   

16.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选人标准,或以学历,或以职称,或以政绩,或以资历。如何灵活把握选人标准,使选到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满足企业需要,笔者认为应在“五要”、“五不要”上下工夫,作文章。  相似文献   

17.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选人标准,或以学历,或以职称,或以政绩,或以资历。如何灵活把握选人标准,使选到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满足企业需要呢?一、适用为原则,不片面追求文化程度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招聘中学教师,把目光盯在博士生人群中;找一个烧锅炉的,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现象屡有发生。仔细想一想,这种人才"高消费"的做法未必合适。往往有这样一些现象,一些企业招聘了一  相似文献   

18.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选人标准,或以学历,或以职称,或以政绩,或以资历。如何灵活把握选人标准,使选到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满足企业需要,笔者想谈点自己的看法,愿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以适用为原则,不片面追求文化程度 近年来,许多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对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招聘中学教师,把目光盯在博士生人群中;找一个烧锅炉的,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现象屡有发生。仔细想一  相似文献   

19.
多年以来,我们给予了“人才”一个“守恒”的定义:凡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的学历”或“初级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但实际上,随着中国加入WTO,“惟才是举”,人才热急遽升温,“人才”的内涵、“人才”的标准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最近媒体关于“什么是衡量人才的标准”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即能说明社会的关注程度。与时俱进,重新界定人才的概念是对的,但及时纠正因此衍生出的误区也是必要和必须的。年薪是衡量人才的标准?2002年,《南方都市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人才是一种特质,市场化的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特质。我们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是指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基础.以党管人才为原则.以“四个尊重”为方针,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以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目的.以充分实现人才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