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彭富春,武汉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从德国学成归来第二个春天,笔者就有幸成为了他的学生。也许是哲学的深奥,也许是思想的深邃,或者是灵魂自身的神秘,然而不得不承认彭富春的个人魅力,这是一个浑身散发着魅力的漫游者。留学缘起1979—1985,武大六年,读书、留校、治学,经过对诗与哲学差异的思考之后,彭老师最终舍弃了诗,选择了哲学。并于1985年求学北京,师从李泽厚,三年中,努力思索和写作,并享受孤独,在学术界已有一席之地。毕业后,又回到武大,重新在山水之间激发思想的火花。然而生活并没有就此让彭富春安宁下来,正如常旭 在《灵魂的…  相似文献   

2.
一、"大文学观"的倡导及其内涵 "大文学"的概念在中国出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最初只是"杂文学"的别名。提出"大文学观"这一文学史观的是著名学者杨义先生。  相似文献   

3.
《“万里长城”与“马其诺防线”之间的艰难突围》是公仲先生2005年出版的学术论文集。这是他近10年来文学研究和文学活动的成果结晶,也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新收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仲先生就在文学领域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执著地勤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台湾文学史初编》  相似文献   

4.
奚永吉先生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是文学翻译比较这一领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论述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而不是评述翻译优劣的书",本文就紧紧围绕这一主旨,对此书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
端木蕻良曾把鲁迅先生称为恩师,但令他感到终生遗憾的是,一直到鲁迅先生逝世以前,他也没有能够和恩师见上一面。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两人之间文学往来的研究。因为这种往来既存在于鲁迅对端木蕻良的文学影响之中,又存在于端木蕻良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论述之中。这是存在于思维空间的深层的文学往来。  相似文献   

6.
在《文艺心理阐释》一书中 ,鲁枢元先生试图沟通文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努力与比较文学范围内文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研究有着某种契合。将此书置于比较文学视野之下来观照 ,可发现它为文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研究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并为发展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了多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茅盾先生是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并围绕这一命题、在仔细阅读茅盾早期文论的基础上,理出其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基本内涵,即:文学的功利性、真实性、理想主义,也兼及这一理论的成败得失,以见我国现实主义理论确立阶段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正南帆先生所提出的关系主义理论模式强调在多重历史文化网络关系中定位文学的功能、意义,其理论意图在于凸显中国现代性问题及中国文学的复杂图景。如果说《关系与结构》这一理论著作标志着南帆先生关系主义理论模式的确立,那么,新著《无名的能量》则显示了理论家用这一理论工具对一系列文学理论及现实问题的深刻阐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纵观陈寅恪先生治学的各个阶段不难发现,其对文学领域问题的关注可谓是一以贯之。文章主要从文学方法论、文学审美观、文学文体观及文学比较观这四个维度来考察陈先生的文学研究。知人论世、今典与古典的考证是其在文学研究上运用最多的方法;在文学的审美上,陈先生主要从文学的思想、结构、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运用历史的眼光去考察各种文学文体的变迁是其文体观的最重要特色;在中西文学比较领域,陈先生强调二者对比的范围及适合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尤重中国文学的独特性。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形成了陈寅恪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0.
从杨义先生提出“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一命题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学术界出现了大量以此为核心概念的研究论文与专著.关纪新先生的《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著作以20世纪民族文学关系为重点,采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凸显了作者独具特色的书写目的与创作价值.它是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深化与突破,是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一内容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1.
彭孙遹是顺治、康熙年间与王士祯齐名的著名文人,其诗词文赋风行海内,影响深广。晚年曾亲订平生作品为《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但由于政治和自身经历的原因,其诗风、文风前后有很大转变,他在编订全集时,必有所斟酌取舍,故而漏收了部分作品。今从清初别集中辑得其诗4首,文3篇。这些辑作,对全面了解彭孙遹的思想和创作,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彭懿幻想小说的故事结构,形象塑造,得到了彭懿幻想小说的美学核心是强烈的游戏精神,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小说也显示了与中国传统童话截然不同的美学特征,代表着中国当代幻想小说的一种美学走向。  相似文献   

13.
彭绍升是清代居士佛教的代表人物。他先学儒,后入道,最后皈依佛学。其佛学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以净土为归,倡导净土实修;第二,释禅净之争;第三,通儒释之阂;第四。倡三教一原。彭绍升的佛学思想不但在佛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也对近代公羊派等硕儒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即是试图通过对彭绍升佛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丰富学术界对这一清代重要思想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20多年间,李锦全教授对于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从方法论上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自己的哲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来贯彻和阐发这些方法论原则,从而成为中国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探讨的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方法论原则的核心在于:力求对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内涵做出准确的理解,从而重构两者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思想史空间做出进一步的拓展。对今天的哲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来说,这一思路仍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顾明远教授的素质教育思想受其"主客体统一论"的影响,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他主张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倡导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呼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顾教授的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促进了对这一重大而复杂的课题的深入探讨;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构架了总体规划,是我国教育理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常耀信教授是国内知名英美文学教育专家,所著《美国文学史》在国内有很大影响力。我们有幸与常教授就美国诗人朗费罗研究进行交流。常教授认为洞悉时代背景、人们的品位、内容是否"革新"以及文学批评标准等是一位学者研究朗费罗必备的前提。同时,常教授讨论了朗费罗的历史地位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鼓树智教授创造性地提出“历史交往”这一概念,并认为历史交往是历史哲学的重要范畴。他不仅对历史交往的类型、形式、分期和作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宏观的探讨与归纳,还结合历史事实对历史交往进行了个案研究和微型剖析。  相似文献   

18.
彭柏山在追求革命的过程中参加左联,走近鲁迅,走近文学。鲁迅博大、坚强的人格力量,鲁迅对盟友不苟且、对敌人不妥协、为真理韧战到底的战斗精神,是彭柏山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鲁迅敢于面对现实、重视民族灵魂重铸的深度艺术追求是彭柏山执着坚持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彭见明长篇小说《天眼》的叙事颇具特色。首先,《天眼》吸纳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不仅体现在分章回目上,也彰显在故事框架的建构和预述上。其次,《天眼》驻足于民间化叙事立场,叙事呈现出"乡中人"的叙述姿态和散漫性、原发性的思维特征。然而,《天眼》又并不属于回归传统的写作或民间化创作,其叙事是对传统叙事和民间叙事的双重超越和创造性重构。  相似文献   

20.
赵景深教授是中国古代戏曲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 ,为纪念这位已故的大师 ,笔者在本文中于历数先生于戏曲研究丰硕成果的同时 ,祖述成就取得的原因 ,首在能正视戏曲在整个中国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价值 ,力纠前人重诗文轻戏曲小说的偏见 ;二是五十年如一日地对戏曲研究投注巨大的精力与热情 ;三是研究方法的科学 ,即舍弃从文学上孤立地赏析剧本的传统方式 ,强调把握戏曲的艺术特征 ,结合实践检验作出恰当的评价。通过介绍 ,不难窥见赵景深教授在学术界的地位与赵派的风格 ,同时也兼及这位学者崇高的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