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汉语中,数词和名词之间需要一个特殊的补充成分---量词,数词、量词和名词组成了Num+CL+N的结构。量词作为一个特殊的功能性成分在学界受到了普遍关注,对量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为探索汉藏语系的特点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深入探讨量词语言使用者认知其范畴化过程。本文一方面从量词短语结构的变化和语义的演变来论述汉语中量词的语法化现象;另一方面,从认知的角度考察了汉语中量词与名词的选择性共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语拥有丰富的量词,使用很广。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语法意义。英语也有类似汉语量词表示特殊量的概念的名词。本文着重比较与研究汉语量词与英语特殊“量词”的异同,并指出两者互译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们"通常被看作一个表示复数的词缀,但"数词+量词+名词+们"短语,在现代汉语里却是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然而明清小说和现代汉语中,却有少数这类短语存在。从历时角度考察"数词+量词+名词+们"短语,可以对其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的原因,给出语法化层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汉语名词的可数性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形态句法的语法分析、汉语名词不可数论、可数性的量词表征论和汉语名词可数性的认知解读。汉英语隶属不同语系,以印欧语系的可数性区别为标准,判断汉语名词可数性有一定局限性。从量词与名词共现特点区分汉语名词可数性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其句法判断标准将复杂的语言体系简单化。认知语法观从概念主体对现实世界的主观识解出发,探究认知对语言表征的影响,是汉语名词可数性的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可以用于解释汉英语中可数性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5.
量词是汉语名词数量结构中的必需成分。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量词的属性和功能以及语法化等问题,对于量词的产生及数量结构变化关注不够。量词的产生与发展需要有内在的语言基础以及外在的认知条件。研究表明量词是在受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的类推作用下产生与发展的。可数名词数量结构首先受到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的类推作用产生了"名词-数词-名词"的序列构造,进而右侧名词逐渐由左侧名词同范畴的名词取代。由于不可数名词表量结构"名词-数词-单位词"序列变为"数词-单位词-名词",在类推作用下,可数名词数量结构也演变为"数词-名词1-名词2"序列构造。在新的序列构造中,中间的名词经过语义虚化后,最终发展成为量词。  相似文献   

6.
汉英量词对比及翻译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着重对比了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形式的语法分类及特征,探讨了汉语量词的英译和英语量词的汉译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和汉语信息处理的不断发展,名量词搭配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中韩名量词为例进行对比研究,对其来源和搭配,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的方式,从中可以找出现代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汉语史资料、当代方言资料及类型学研究都表明汉语方言中存在"量词→指示代词→名词化标记"这样一个语法化链条。海盐方言中"个"的语法化过程较完整地保留了该语法化链条的演化路径,充分证明了该语法化链条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统。这可从语法、语义及语用等各个层面解释促使该语法化过程发生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汉、英语中都有表示数量的范畴,区别在于汉语量词独立成类,英语中在名词之下有一个次分类表数量。通过对汉英量词(该文只指名量词)分类的分析,发现只有个体量词属汉语特有。该文解释了"量词"译成英语的译法,重在强调英汉量词系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分类可以看出,汉语词类中有数词和量词之分,英语只有数词之说。汉语中,量词具有独立的语法和修辞特点,英语中起着量词作用的是名词。在句式上,二者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汉语的基本数量句式可概括为"Num Q N"或"N Num Q",英语的基本数量句式为"Num N"和"Num Q of N"的形式。英汉语中数量词的使用都具有夸张、比喻、委婉等修辞功能,起到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意象理论在汉语量词辨析中的认知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量词数量众多、用法灵活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量词总是与名词搭配使用的,它们的搭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认知内容.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汉语量词的辨析运用方面有着独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加强新时期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事关执政基础的巩固,事关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经济社会的稳定。深入群众路线研究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时代性课题。本文以黄石市为个案,以期为创新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稿通过对日语量词"本"所描述对象和日语中鱼类所用量词的考察,认为日语量词的使用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多个名词使用同一个量词;(2)同一名词使用多个量词。这反映了人类通过量词对外界的分类,既有极其抽象、概括的一面,也有详细描述的一面。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4.
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语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主要是名词、形容词 ,它们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不一样。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语法化使得其构词方式发生变化 ;其它非词成分向复合词的转化 (即词汇化 )是定中式复合词产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语(北部方言什乍话)的类别量词很丰富。量词主要来源于名词、动词和描摹词(有人将其归为形容词);抽象的量词由具体的量词引申而来。凉山彝语量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义分类标准,名词所指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从量词归类时所依据的属性可以看到该语言所侧重的事物属性。除了这些最显著的语义特点外,量词还有一些变调特点和句法特点。拷贝型量词也是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如其他的藏缅语族语言一样,它是量词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拷贝型量词产生于殷商一期甲骨,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到西周早期发展至顶峰后迅速衰落,西周晚期仍可见,东周初期彻底消亡。从类型学视野看,拷贝型量词使用较为普遍,形式多样,其量词性质无可置疑。拷贝型量词促进了汉语个体量词的语法化,但限于语音形式、语义滞留等因素无法进一步语法化,因此,在真正的个体量词产生后,拷贝型量词就完成了其使命而迅速消亡。  相似文献   

17.
语体是语言功能的变体,它是名词对量词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语义约略、惯性意识及语音关系,谈话体中对“个”的选择具有明显倾向;而科学体中,因用语规范统一的要求,对个体量词选择具有规约性和单一性量词选择仅限于主题性名词的选择差异;在科学体和非科学体之间,量词选择具有科学体向非科学体的单向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8.
汉英量词数量众多、用法灵活,体现出量词与名词搭配时所形成的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文章通过汉英对比的研究方法,应用Langacker意象理论中的视角、认知域和突显等理论对汉英量词的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进行认知解读,发现其共性在于汉英民族使用量词时经常存在对相关事物对象进行突显,选择不同的认知域和进行视角转换所致。  相似文献   

19.
准方位标附着在某些语词之后所组成的结构是汉语重要的方所表述形式。准方位标是由表身体 /物体部分的一般名词通过隐喻虚化而来。它的分布特征游移于一般名词与方位词之间 ,兼具二者的一些特性 ,这是虚化的结果。准方位标具有自身的语用价值 ,不能被相关的方位词所完全替代。  相似文献   

20.
从名词加量词角度分析,汉语中“生命义”名词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生命义”名词一般能带个体量词,但绝对不能带度量词,另外所搭配动词是“自主”动词的典型形式,它的所指是强“个体性”、有较高生命意志的事物。倾向于加个体量词与绝对不能加度量词,已初步成为“生命义”名词的形式“标签”;事物生命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强“个体性”,名词的“生命义”与名词在“空间义”方面的强“个体性”特征相对应,以及与强“自主”的行为性特征相对应;“生命义”、强“个体”义、强“自主”义,是一种跨越了词类层级的、而在语法的释义世界中自成系统的、具有相随性的一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