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医病辨和中医辨证基础上,运用针灸和中药相结合,治疗面神经炎20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了解基层医生现有中医药能力状况,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盐城市、徐州市、苏州市作为样本市,对样本地区所有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普及工作有所成效,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的需求较高。基层中医药服务仍面临着能力类型不全、部分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补足中医适宜技术的能力短板并完善政策保障,借助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乳房病学是《中医外科学》中重要的章节之一,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乳房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乳房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第二部分,从继承和发展两个角度介绍了中医对乳房疾病的认识。第三部分,介绍了乳房病的检查方法。教学中,在疾病的讲述顺序上,安排先讲具有中医治疗优势和特色的疾病,突出讲授疾病的中医治疗特色,我们讲授的先后顺序为乳房炎症一乳腺增生一乳房良性肿瘤一乳腺癌。对于前两类疾病主要讲授中医的辨证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对于以手术治疗为主的良性肿瘤主要讲中药的抑制复发作用,对于乳腺癌则侧重于…  相似文献   

4.
今年36岁的安徽省显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清华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在家庭熏陶下,对中医、中药的理论及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研究,曾与父亲一起撰写出版30万字的《中药精华》一书。1980年,初中毕业的张靖华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县医药公司的营业员,凭著他对事业的追求和专业的基础知识,很快掌握了许多中药、西药、中成药等药学知识,能识辨出数百种中药材,并能熟练地掌握数百种中成药、西药的进、销价格,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大大提高。他不满足现状,不愿就此平庸地度过一生,他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他要展示人生的价值。1985年初…  相似文献   

5.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的传统方法,又称为“四诊”。医生运用这四种手段来收集疾病的症状,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内在联系,最后确定治疗措施,下药除病。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弥漫性肺泡炎和肺结构紊乱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致病原因复杂。本文通过近年来中医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归属、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复方、中药单药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制定规范的诊疗标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刘宝厚教授对传统八种辨证方法进行剖析研究,实行病位病性辨证法,把病位辨证与病性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辨证法治疗慢肾衰,能够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为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目前很多,但是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却种类不一,证候混乱不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循证学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中医在高血压辨证分型证候和标准多样。临床医生、中医科研工作者梳理高血压辨证分型的标准和方法需要进一步严谨和专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表现把110例胆囊炎胆结石病人分为肝胆湿热、肝郁气滞瘀热互结、脾虚肝郁,肝胃实热4个证型,在分型论治基础上,依据西医检查结果进行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药调剂员是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在中药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的今天,社会对中药调剂员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表现把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分为脾胃虚弱,脾胃阴虚,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滞血瘀,气虚湿阻寒热错杂6个证型,在分型论治基础上,依据西医化验检查结果,选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毒性本草一直是中医药学界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主题,也是长期存在争议的一个中医药话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中药毒性与中毒的认识历史、概念内涵、机制原理、临床运用、毒副作用以及解毒方法。应当从文献、临床、实验、调查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利用文献整理、数据挖掘、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中药的识毒、用毒、控毒、解毒等,以便对中药毒性与有毒中药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为科学对待中药毒性、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西部五省部分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调查,发现中医医生在医疗机构中的比重偏小,高学历高职称医生集中在县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人员年龄老化,临床医生流出情况不容乐观,未来几年对中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对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注意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加强本科教育,培养适应基层需要的中医全科人才以及面向中等城市的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14.
董绍军 《社区》2011,(9):45-46
“医生,我需要忌口吗?”“医生,我有哪些东西不能吃?”这是病人在就诊时常向接诊大夫提的问题。饮食与疾病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忌口”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中医治病讲究“忌口”。所谓“忌口”有两个含义:一是所吃中药与食物性味有无矛盾;二是所吃食物对疾病有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中药抗生素”,并不是真正的抗生素,药品分类中也不属于抗生素种类。之所以会有“中药抗生素”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在使用中草药和中成药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药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一定种类微生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清热解毒中成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抗炎、解热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运用清热解毒中成药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已屡见不鲜,而且取得一定的疗效。因此,常有人把清热解毒中成药和抗生素等同起来,称其为“中药抗生素”。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首先,清热解毒中成药虽有不同程度的抗病原体作用,但与抗生素绝非同一概念。对部分症状较轻的感染,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早期,以热毒证为主要临床表现者,直接使用清热解毒中成药治疗能改善症状,而且部分清热解毒中成药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能增强抗菌作用,缓解细菌耐药性,减少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阳市某三甲中医院中医青年157名为研究对象,应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中医青年医生的职业延迟满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医青年医生的职业延迟满足处于较低水平(15.68±3.57);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月收入、职称的中医青年医生的职业延迟满足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提升中医青年医生职业延迟满足水平。  相似文献   

18.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气候突变,风邪病毒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外感病。它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用药时,先得分清寒热,辩证治病方能见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部分基层中医院医生由于工作满意度较低,出现了工作倦怠、离职等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基层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241名基层中医院医生进行调查发现,基层中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受到工作收入、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工作压力、工作成就感、医院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基层中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水平较低。政府和医院要共同关注基层中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医生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胃脘痛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疾病,人进入老年,随着脏腑机能的减退,此症更为常见。胃脘痛系指上腹部疼痛,亦称胃痛。若因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胸憋胸痛,甚或心绞痛,又属中医的胸痹范畴,二者必须鉴别。辨证上当辨别病邪阻滞所致,抑或脏腑失调所致,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治疗上以理气止痛为根本,但须求其病之属性。寒邪犯胃者当散寒止痛;食滞脘痛者当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当疏肝理气;脾胃虚寒者当温健脾胃;寒热错杂者又当清温兼施。1、寒痛主症:脘痛暴作,畏寒喜暖,胃脘部热敷即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治法:温中散寒,可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