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欧盟发展合作政策是欧盟对外关系的重要方面,是欧盟对外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该政策呈现出从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向以实现政治化为主的全方位合作演进的特点。欧盟发展合作政策的特点主要是是基于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欧洲民主化浪潮的引导、欧洲经济的发展以及欧盟层面超国家因素的增加这些原因。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盟发展合作政策将越来越具有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2.
发展合作政策是欧盟重要的对外政策工具,具有欧洲一体化的深刻烙印。欧洲一体化的基本理念、欧盟独特的超国家行为体性质、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等因素决定了欧盟发展合作政策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欧盟发展合作政策与欧盟其他相关内外政策之间的协调;欧盟与成员国在发展合作领域的政策协调;欧盟与其他国际援助方之间的协调。这种协调性特征对欧盟发展合作政策的形成、国际发展合作趋势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中国援外政策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欧盟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当代世界现存地区一体化组织中成立时间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对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欧盟在政治一体化方面的进展对于振兴欧洲、维护欧洲和世界和平起了重大作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地区开发基金政策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发展。欧盟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对后者的经济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战后欧盟地区性民族主义即聚合型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并将对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欧洲防务一体化是欧盟的诞生初衷与长期追求目标。然而,无论是二战后的欧洲防务共同体还是当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都无法达到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预期,英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特殊历史渊源,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始终持保留态度。冷战后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政策经历了从"双重遏制"到"恶意忽视"的一系列调整,对其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现在英国与欧盟即将分道扬镳,欧洲防务一体化能否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认为,英国退欧意味着欧盟外部影响力的缩减和内部共识基础的弱化,这对于欧洲防务一体化来说并非利好消息而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5.
由于历史文化的同源性、共同发展过程的建构和欧盟文化政策的强化等因素,欧洲文化认同得以形成,这种认同是欧洲一体化得以实施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但因民族国家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危机对一体化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它制约着一体化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英国脱欧折射出差异化是欧洲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差异性一体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欧盟内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是根本原因。差异性一体化在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对一体化进程也具有负面影响。当前,欧盟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危机,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进一步增加了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欧洲一体化难有实质性进展。从欧洲一体化以往发展规律来看,一体化将继续向前艰难推进。欧盟内部的异质性程度决定了差异性一体化仍将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自欧洲一体化启动以来,欧洲一体化的传统解释路径联邦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就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欧洲共同对外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理解,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提出之后,对欧盟对外政策的理论争论也超越了联邦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等解释欧洲一体化的传统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欧盟的对外政策,对欧洲对外政策不同的理论解释相互碰撞推动了人们对欧洲对外政策的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归纳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欧洲一体化背景下欧盟和成员国的高等教育政策特点和改革趋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洁 《国际论坛》2013,(6):8-14,77
欧盟弹性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其与欧洲一体化中的危机在时空上呈现互动的关联。欧债危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危机,对欧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考察欧债危机以来欧盟及成员国的发展动向,不难发现危机导致欧盟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分化明显,并推进欧盟部分成员国在一些政策领域深化合作,强化了欧盟弹性一体化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欧盟能否借助弹性策略来推进欧元区结构改革和深化合作,这无疑需要欧盟拿出彻底化解危机的政治意愿和果断行动。从欧债危机的根源和欧盟的异质性程度来看,欧债危机的彻底解决需要更长的时间,有限的弹性手段有助于欧债危机的根本解决,并将进一步推动欧盟弹性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虽然欧洲一体化始于能源部门,但由于欧盟政体的多层次性及其各成员国间现实利益差异等内部因素的制约,同时受到美国、俄罗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欧盟共同能源政策还未实现。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欧盟对内需要通过制度平衡,调和成员国个体利益与欧盟共同利益的矛盾;对外需要倡导共同能源外交,力争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府试图在政治方面限制中国的崛起,同时又不断深化对华经济关系谋求摆脱经济萧条的影响,由此导致了冷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政经分离”.究其实质而言,日本对华政策的“政经分离”是其传统现实主义外交路线与其“商业立国”的国策相融合的结果;是日本游走于接受“美国治下和平”与攫取“中国特需”带来的红利的结构性选择,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日本“政治大国”的目标.从中美日三边结构层面观察日本“政经分离”路线有助于我们破解日本两面性的对华政策,赋予东北亚地区整合以建设性力量.  相似文献   

12.
法国、德国、英国三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对欧洲一体化的启动、扩大和深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法德和解为战后西欧一体化扫除了障碍,奠定了政治基础。60年代到70年代初,法英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英国加入共同体的过程一波三折,使欧洲共同体的扩大整整推迟了十年之久。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和德国统一的背景下,法德之间的合作对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欧洲一体化的深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刚 《南都学坛》2009,29(5):30-34
"三国干涉还辽"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在这一事件中,俄、德、法对日干涉不仅仅只是出于自身在东亚的利益考虑,而更多是和当时的欧洲格局密切相关。当时的欧洲格局作为一种结构性因素,严重制约着俄、德、法三国共同的对日干涉行为。因此,可以把这一事件置于国际关系史的视野内,运用国际关系中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对其进行因果性的历史个案考察。其中,俄、德、法三国与日本在东亚的冲突博弈属于这一事件发生的单元层次原因,而欧洲格局则属于更加重要的结构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后发国家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而与原有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后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作为一种人为因素,成为了贸易摩擦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支持贸易和产业政策的一种重要理论就是战略性贸易的理论。本文将从总结战略性贸易的有关理论支持开始,先回顾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和随之而来的美日贸易摩擦,再对比中日的相关情况,最后对中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摩擦问题得出结论,即:中国现阶段的目的是“追赶”而非“争夺”,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够在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抓住机遇,把握重点。  相似文献   

15.
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二战以来出现的超国家的构建进程。这一以自愿让渡主权来寻求发展的思路给世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方案。纵览从“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发展长卷,这种“邦联式”或“联邦式”构思的确解决了欧洲相关国家的发展问题,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和政治整合。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欧盟的防务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北约”的保护。冷战后,欧盟与北约的扩展势头强劲,它的每次扩大都直接牵动世界格局的演变,也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着历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深化和扩大一直是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不变主题。作为欧盟发展的两个方面,深化和扩大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往往表现出穿插递进的特点。继经货联盟之后,新世纪里欧盟又面临着第五次扩大的新形势。在一体化极为深入、共同政策内容相当丰富的现实条件下,欧盟东扩势必会引发对现有共同政策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本文探讨了东扩将使欧盟共同财政、共同农业政策、结构政策等几大政策领域所面临的新挑战,阐述了这些政策范畴的改革要求,分析了它们可能会对东扩进程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国公投脱欧的决定,是由英国与欧盟长久以来的政治分歧与经济发展受限等原因,以及移民负担过重这一导火索共同推动的。对英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英国在欧盟中占据重要的贸易地位,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关系密切。对英国与中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发展良好,但贸易结合度不高。英国脱欧后,不再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优惠贸易条件,可能产生中英进出口贸易额增多、贸易规模扩大、中英贸易顺差减小以及中英贸易政策出现新格局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成立欧洲中央银行是欧洲联盟的一个创举,它成功避开了各成员国在政治联盟方案方面的分歧和争论,以经济和货币联盟方案先行的做法,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分析和借鉴欧洲中央银行立法①的经验,对于中国妥善处理对外开放过程中碰到的亚洲区域经济联合关系和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经济和货币合作关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德法两国间从中世纪开始的频繁战争 ,给两国乃至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此 ,从近代以来 ,人们开始探索通过欧洲联合的途径化解法德之间的仇怨。 2 0世纪 5 0年代上半期 ,德法两国终于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下走向和解。德法和解是推动欧洲联合的主要因素。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发展则是德法两国取得和解的惟一可选择道路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饱受战争之苦。战后,要求欧洲统一、共同复兴的设想日益盛行。鉴于英国的总体实力在弱者中尚属强者,它最有可能成为欧洲统一的领导者;然而,最终法国却取而代之,英国错过了欧洲统一的“班车”。当时的英国是无心参与,还是另有考虑?本文试从1945—1951年英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来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