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因技术增加了人类治愈由于身体和生物学原因所致疾病的可能性,但是并无助于社会心理问题或文化问题的解决,例如人类的道德教化问题.人类的道德行为与创造性是以自由为前提的.没有自由,人就不能进行创造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朝向生物机器人的人的技术化是基因技术的幻象,这种生物机器人将人所处的环境和同伴相分离,因为除非将人杀死,否则人的意志不能被取消.人类求生之意志(生物系统之保存)是人类一切愿望的来源.倘若基因技术不能规定这一意志和人类独立的精神能力,那么通过基因技术实现人类的道德教化也无从设想."新人"在此只能表明生物学意义上的新特质,而不是道德或精神上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因技术负荷价值的使用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必须进行规范。道德和法律是规范基因技术使用的两种途径,两者的软约束和硬约束相辅相成;公共监督机构的强大监督则能让道德和法律对基因技术使用的规范作用更好地发挥。认清基因技术的价值负荷,建立基因技术使用的规范必能较好地规避基因技术产生的负效应,使基因技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3.
生理增强技术是利用药物、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改善人的身体机能和生命活动的技术方式或手段.其伦理两难体现为,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健康、安全和进化带来威胁.要解决此问题,就要调和生理增强技术和人类自身的共同善之间的关系.身体德性立足身体之自然善,致力于解放身体、挑战身体的局限,以发挥身体的自由和价值.身体德性指导下的生理增强技术,应以身体健康为基础、以身体强健为动力、以身体自由为目的,致力于人类自身的共同善,如此生理增强技术就不仅会实现自身的积极价值,也会为维护人类自身及其进化的利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基因技术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许多希望。但是,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产生威胁,对人类价值观产生冲击,从而在社会各个层面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探讨基因技术将给人类带来的社会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有助于促进基因技术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因技术在创造生命奇迹的同时,也潜伏着伤害人类自身的危机。要对基因技术之剑配上伦理之鞘,必须对基因研究和技术应用进行伦理思考和评判,发挥伦理评判对基因技术应用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 ,对人类而言将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 ,它将开启人类的生命之门 ,人类即将进入基因时代。但是 ,它在给人类带来多种益处的同时 ,也会对人类产生相当大的危害 ,而这一科技成就及其技术应用对人类潜在的破坏比以往任何科技成就都要大得多。因此 ,在欢呼人类基因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更要全方位地辩证地看待这一科技成就 :要辩证地看待基因技术工具化问题 ;要辩证地看待基因技术应用的目的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因与长寿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基因与长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人类长寿。据日本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使用转基因技术增加了人体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人类基因的专利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基因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具有极其可观的商业价值,而它所引发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也给社会带来很大冲击。从国际立法看,通过对基因技术进行专利保护保护基因资源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就基因的可专利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因技术的伦理困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初步分析了基因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四大伦理困惑,以期引起基因技术研究者和科技伦理工作者的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迫害—复仇"型民间故事,这类故事拥有相似的"施害者加害受害者,英雄为受害者复仇"的情节。通过对此类故事的叙事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此类故事潜藏着劳动人民对物质生产、社会斗争的体验与认识,凝聚着宝贵的人类经验,主要表现为认识到了社会斗争的必然性,并积累了战胜敌人的办法。对民间故事的叙事展开分析,有利于揭示潜藏于叙事之下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密码。  相似文献   

11.
庄子技术思想博大精深。在庄子哲学里,“道”是世界的最高本体,也是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道通为一”是庄子技术价值创造的本体论基础,“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以天合天”是人工巧夺天工的要旨。庄子最早意识到技术的两重性,反对“以物易性”,是技术异化思想的先知先觉者。庄子奉行以“道”释“技”、假“技”求道、由技而道、“技进乎道”的基本立场,追求技术的艺术、审美和养生价值,认为技术价值的真谛不是功利,而是“体道”、“得道”和“成道”。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康拉德本人晚年关于他的海洋系列小说的“艺术统一性”和“人生三阶段”之说提出质疑,指出《阴影线》应该是康拉德海洋小说中最具自我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的小说,故应纳入其有关年龄、性格和道德责任的海洋系列小说范畴。《阴影线》的年轻叙述者在镜像和日记中反思自我,在与海上死神的较量中肩负起道德责任。大海成为叙述者一面观照自我的镜子。  相似文献   

13.
朱莉娅·罗威尔(中文名蓝诗玲)所译《鲁迅小说全集》是鲁迅小说英译本中最新最全的一部,为鲁迅作品走向世界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充分肯定蓝译的同时,通过分析选自蓝译《狂人日记》、《孔乙己》、《社戏》、《祝福》和《弟兄》等5篇短篇小说中的6个具体译例,深入分析探讨了蓝译中出现的误译。  相似文献   

14.
诗(poetry)常被看作是用"节奏创作的美"。但是,诗歌除了是一曲悠扬的乐章外,还是一段抒写记叙情感的艺术文字。写景抒情,记人论事是诗歌的另一特征。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现代叙事诗当中。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素材选取"、"聚焦过程"及"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罗伊.坎贝尔的著名诗篇《祖鲁女孩》,理解作者的创作源泉,赏析其文学价值,并由此对欣赏叙事诗歌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5.
孔子"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中"世俗哲学"层次上的安身立命观念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民。在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的"安身立命"也普遍得到解决。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道德失落、信仰破灭、人性扭曲、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现象。因此,重新理解孔子的"儒学"思想——"仁"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对于解决现时代人的精神危机——"人不知为何活着"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蒙学读物的编辑艺术焕发出旺盛的创新活力,表现在韵语、歌诀、偶句及散文体编辑方式等方面。在散文体蒙书编辑方面,“事类赋体”读物继承了前代类书及蒙书的编辑经验,且多有创新突破;散文故事类书借鉴类书编辑体例之长,又多有拓进。推动明清蒙书编辑艺术创新的动因有:社会教育发展及人民高涨的读书热情是终极动力;著名文士及鸿儒巨卿参与编写蒙书,促进了蒙书编辑质量的提高;民间出版业的发达和出版技术的进步为蒙书编辑艺术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尼采和马克思学说的最高指向都是"人","超人"和"自由人"分别是他们构想出来的理想人,两种理想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尼采拒斥普遍性,马克思则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尼采和马克思学说这种整体指向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超人"和"自由人"在具体特征、具体追求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不同。马克思的"自由人"设想更具现实性,"自由人"的发展更全面;尼采的"超人"体现了精神的解放与生命本能的释放,对人的发展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关注女性生活是林语堂小说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作品大多是通过爱情婚姻的描写来聚焦女性的生存环境和情感经历,并一直不断探求着女性自由完美的生存方式。《贞节坊》的改编,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林语堂珍视女性自在、自然状态的情感,对女性充满了爱和同情,指出女性之健康情感不当以某种道德为借口而强行压抑之。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式上师承史传,开创了文言小说的新体例。缺陷与不足是:议论过半,喧宾夺主;封建说教,苍白平庸;偏离正文,松散结构。  相似文献   

20.
周潇 《东方论坛》2014,(3):58-63
作为文学母题的人鬼恋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明初文言短篇小说集《剪灯新话》中有多篇描写人鬼相恋的作品,大致可分三种类型:邂逅型、主动性和还魂型。其中的女鬼形象又可分为三类:因爱而死又为情而活型、主动寻爱贤惠识礼型、不甘寂寞邪恶害人型。这些人鬼恋作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是刻画了元末明初的大动乱带给人们的时代伤痕;二是歌颂男女至情,淋漓尽致地展现情欲,形成扬情抗理的思想倾向,具有思想启蒙意义;三是瞿祐性情与遭际的一种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