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身体到精神的自我解构、自我重组、自我增强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一种诉诸药物、神经刺激、基因编辑以及人工智能等用以增强人类道德的新兴技术手段——"非传统道德增强技术"悄然到来.新兴技术革命为德性论的复兴创造了新的契机,却也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将会引发传统德性论的多重困境:颠倒道德根基、稀释德性价值、偏离德性育养路径、导致德性评价错位.在新兴增强技术背景下,应当倡导技术与德性的良性互动,使德性与技术共生共荣,从而推动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
技术是人类矢志追求的一种"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和科学一道使人类摆脱愚昧、野蛮和贫穷落后,跨入文明社会,实现富裕梦想,使人类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技术既能为善,也能为恶,关键在于人类的应用.技术具有生产力价值、资本价值、文明价值、审美价值和人类自由价值.但技术也对人类生存环境、人类安全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构成威胁.技术的善恶决定于制度和人的动机.人类需要树立科学的技术善恶观.  相似文献   

3.
以身体为焦点:由现代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身体成为理解身体之后自然而然的问题。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类与自身身体的关系有着四种不同的形式:为缺陷的物质身体所累、为有限的物质身体所拼、为多元的文化身体所困、为虚幻的技术身体所扰。针对这四种情况,人类借助现代技术改变着身体而呈现出四种情形:不断弥补缺陷身体走向完好;不断提升有限身体走向无限,不断修正多元文化身体走向稳定,不断摆脱虚幻技术身体走向自身。  相似文献   

4.
实践转向对身体美学的影响不可忽视,因为实践与身体不可分开,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同样不可能与身体及其审美化分割开来。实践转向将使身体美学密切关注人的自身生产,由人的自身生产的数量方面转向其质量方面,由一般的优生优育转向审美的优生优育。身体美学的实践分析将由物质存在转向其符号存在和精神存在,不仅关注身体的外在的审美实践,同时注意身体的符号和精神的审美实践。身体美学的实践分析还将由身体规训的实践分析转向身体自由的实践分析,不仅关注人类身体的社会化实践,而且关注人类身体的审美化实践,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塑造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相统一的完整的人类身体整体。  相似文献   

5.
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成功选择自身的基因,但是本文站在未来的视角观望基因选择技术的进化合理性和伦理问题。当基因选择与现存伦理观念发生冲突时,不应当为人类基因选择技术设立科学的禁区,而应让伦理观念整合新事实。基因人工选择技术可以给人类带来福利,或许将是人类进化的新方式。基因选择的生命伦理观念应当适应形势的发展,以是否有利于人类追求最佳的生存状态作为伦理判断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6.
德性的价值有多种表现,其对人、社会、国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个人权利与自由,需要提倡德性,宏扬人性的善与爱.但同时,德性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德性作用不是无边际的,是有针对性的;德性作用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长期教化的;德性需要整体合作,单个德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片面夸大而崇拜德性作用或贬抑而拒斥德性作用都是因为对德性价值或功能缺乏正确理解与把握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道德增强技术以不同于传统道德教育手段,降低传统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成本来调节人类的道德动机,实现人对“善”的目标追求。技术增强的效果促使人类行为无一例外地趋向“善”,这是否是屏蔽人类自由意志对恶的判断能力,是否是对自由意志的反叛?趋于“善”实现人类的进步,预示超人的降临,但是技术加持的超人如同“赛博格”,这是否又是对人性的反叛?两次反叛的重心显示出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技术要以“自然”的道家伦理去实现人,而不是把人作为手段,才能消解两次反叛带来的伦理沉思。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对身体的思考给数码艺术家以启迪,数码艺术家则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了现象学有关身体的理论。在此互动中诞生了交互性影像艺术、遥在艺术与智能代理艺术。对它们的价值,可从人为进化的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9.
技术过程——无论是表现为经验的形式或者是理性的形式,都是人类的自觉行为,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技术作为人类实践的主要内容,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客观必然性。技术的必然性体现于人的类本质上和技术的自组织、自演化的进化过程中,同时又通过人的行为现实地表现为社会的历史过程。所谓技术的必然性是技术进化中的自然必然性与社会必然性的统一。技术过程中源于个体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的自组织过程是技术的自发过程,自发的社会行为则会放大技术系统的自组织效应,给自然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人类应该超越技术必然自觉走向自由,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在不断改革和建构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同时,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由、自觉也能历史地实现。  相似文献   

10.
麦金太尔认为,要对道德合理性原则进行重构就必须复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是以形而上学的生物学目的论为前提、以希腊城邦伦理为基本维度、以善的生活为核心要素的。在批判继承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是通过实践而获得的内在善物,实践的完整性要求实践主体践行德性。这是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回归和扬弃,也是对道德合理性问题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查三世既有着生理身体,又有着交往身体.他的生理身体的畸形使其周围世界不断地将其交往身体降格为生理身体,也使理查将自己的周围世界规定为一个生物世界.他的畸形的身体相反促发了他的强烈的身体体验,在身体与灵魂的关系上展现出了与柏拉图哲学传统不同的维度.理查形象展示了文艺复兴复兴古希腊精神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2.
以哈拉维为代表的文化批评学者重视作为一种政治身份的赛博格,但却缺乏技术史的视域,忽视了作为技术化身体的赛博格.事实上,技术史就是人类史,人类拥有自然与技术的双重起源,始终与技术共同进化.与此同时,诸多的技术并非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共同组成了统一的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总是相互作用,最终趋向平衡.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系统虽然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系统,但是并未质疑自然人类身体的合理性.在正在形成的超级工业系统中,数字化的世界图景取得了支配性地位,自然人类身体因为其无法彻底地可计算与可控制,反而成为了人类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此,为了实现新的平衡,人类不得不用技术改造原初的身体.人的赛博格化的过程,也是自然人类向技术人类的命运性过渡.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运动给川西北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中国共产党传递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身体政治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凭借身体之伤的展现与诠释,中国共产党以“政治道德化”和“道德政治化”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了苦难的根源。对地主身体的规训、惩罚昭示了新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凸显了农民强烈的复仇意识,政治对身体的分类操控加速了乡村社会的整合及认知模式的更迭。革命视域下的身体被赋予了不同以往的象征意义,生理感知、审美取向、身体归属、形象表达等都与阶级政治密切相关。土改运动是身体的革命,同时它也塑造了革命的身体,身体与革命两者交织互动,共同书写了中国乡村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想象自我和展示自我的空间。在虚拟现实世界里人类各种想象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得以实现,从而预见未来,也标志着后人类时代的到来。在科幻电影中人类肉身自然生命的身体被后人类技术的身体、媒介的身体、数据化的身体所取代,成为碳基、硅基、虚拟的信息程序等多种样态并存的赛博格的身体,此时的种族、性别、身份都产生了异化。“后身体”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在虚拟的社会景观中人类的身体也成为后人类的一部分。在科幻电影中后人类的身体叙事被描述为异质化的身体,表现出碎片化、反线性、跨媒介、交互性、景观化、沉浸式的叙事特征。科幻电影中的身体想象与叙事表达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观念,打破了人类主体性的传统哲学命题,进而形成一种异质美学。异质美学依存于物质技术发展,但其审美对象并不是完全客观化的物象,它是虚无的、异质的;而异质美学又注重人类参与其中的过程性体验,它是人类存在的生态遭遇过程。由此可见,异质美学既是对虚无主义的超越,亦是对生态主义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从美到德性:环境美学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环境美学需要自觉引入伦理学,以德性为环境审美之基,化伦理德性为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以善求美,化善为美.环境美德是指面对对象自然时,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同情自然和关爱自然;面对环境自然,人类应当对自然有感激之心、依恋之情和敬畏之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技术进化观忽视“人与技术”在进化中的相融性与共生性,为技术进化沿着自然主义方向发展提供了潜在可能。波塞尔提出的技术导向进化观,破解了传统进化观将技术物等同于自然物而造成通用逻辑不当的难题,更强调人类创造力对技术进化的驱动、人类往复实践性知识对技术进化的可控、人类责任伦理对技术进化的约束,从而引导技术在进化过程中的活力创新、具体应用及价值取向。其理论价值在于,技术导向进化观不仅回应了以哈里斯为代表的蕴含潜在风险的人类增强进化观,而且对如何反思和重构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收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会有的,也总是会给你带来许多快乐的。 健康,是一种人们都渴望却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拥有健康,就拥有幸福。运动,虽然会让人大汗淋淋,但是却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同时也使我收获了健康。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服从于德性,儿童德性培育是教育的基本使命。但在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中,儿童德性逐渐异化。从逻辑起点看,它源于教育中以儿童身体为基的自由的丧失;从价值根源上讲,由于教育中"是"与"应该"的断裂与分离。教育要实现其基本使命,需要在身体法乎自然的过程中成就儿童的德性,在儿童个体生活的治理和公共生活照看中实现儿童德性。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发展到孟子,不仅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心性论,与之相应也包含着相对深刻的身体理论。孟子论心—气关系、心—气—形关系,开拓的儒家身体观的重要向度:“践形”的德性身体观。儒家理想身体主体是对始源之身的恢复与修持,是德性精神充盈于内显发于外的身心一如的生命整一体,以此提供给当下的身体理论发展一个思考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两位伦理学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具有某种相似性,但却是"形似而神不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目的论观念与德性伦理天然结合,以善为纽带相遇在宇宙自然和人类生活之中。但在康德这里,目的论思维与德性论却呈现出变异改造的景象。于是,古希腊以来的德性传统在结构模式、价值根基、幸福追求等多方面发生了嬗变,一种以善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德性伦理形态渐渐退隐,逐渐让位于一种以应当为至上目标的规范伦理形态,悄然改变了德性论道德哲学形态的发展样态和行进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