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境理论是用来研究语篇连贯的有效手段。新的认知语境理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从方法论角度使为其分析语篇连贯性成为可能,它结合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认知模式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这就必将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信息传递中,使读者或听者在一个立体的结构里探寻语篇的连贯,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修改后的认知语境理论来研究语篇连贯,修改后的认知语境理论将关联理论与认知图武理论的有益思想结合起来,从而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使从语境的角度分析语篇连贯形成了一个整体性和完形性很强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从形式和语义角度对语篇连贯的静态进行研究,以及对其语用推理因素的研究未充分揭示语篇连贯的认知性进行阐述。人类的交际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关联理论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置语篇连贯于动态交际过程之中的。交际双方相互合作通过认知语境建构语篇连贯,所以连贯又是动态的交际双方运用认知语境共同追求最佳关联的结果的。  相似文献   

4.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传统研究仅从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入手来论述语篇的连贯性,注重分析语篇实际行文中的语法和词语,忽视了交际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认知作用。本文分析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认知作用和意义。语篇连贯的生成和理解是基于语篇实体的动态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境支配着意义的交流,同时也是实现意义的非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5.
以概念隐喻理论和语篇连贯理论为基础,从语义关联性、主题关联性和语境关联性三方面探讨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分析得出,《乡愁》中的概念隐喻主要以平行结构展开,该结构是促成语篇连贯的常见模式。本文旨在拓展当代诗歌语篇的认知研究,对发展与完善语篇连贯理论方面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语用学、关联理论和功能语言学的最新成果,把几种较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关于语境的解释与分类进行了列举与评述,并与语篇连贯理论相联系,得出的结论是语篇连贯分析离不开语境这一概念,语境在连贯理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语篇连贯理论及其它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语境这一概念,并使其理论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7.
语篇的连贯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对具有隐性连贯关系的语篇的理解,语境是关键。听话人通过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语境,结合话语进行一系列的推理,得出最大相关的语境假设,从而才能还原语篇的连贯性。对此,Sperber和Wilson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话语连贯的语境阐释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存在于语篇的深层.在研究交际中的话语连贯问题时,我们不应仅限于言内因素,还必须考虑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而语境恰恰是言内因素(言内语境)和言外因素(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结合.语境对连贯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某些表面不连贯的语篇可借助语境信息还原或衍生为连贯语篇;另一方面,如果语篇接受者缺乏必要的语境信息,某个连贯语篇对他仍然可能是不连贯的.  相似文献   

9.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有关衔接和连贯的理论进行了评述,认为衔接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语篇必然存在着隐性的衔接机制。基于此,本文运用ICM理论中的隐喻和转喻图式作为隐性衔接机制对诗歌语篇进行解释,为缺乏衔接手段的连贯诗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证明理想化认知模型对诗篇的连贯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篇章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使语言学家们意识到语篇(text)表层的粘合(cohesion)并不是语义连贯(coherence)的充分必要条件犤1犦。语篇有宏观形式和宏观意义结构。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试图把篇章语言学和语义学结合,并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实际使用中的语篇进行认知心理分析,探索在语言运用中语用者如何利用语篇的认知语境,在心理层面构建语篇的语义连贯,把握语篇所蕴涵的语义信息。在这种具有实证心灵主义色彩的语篇信息处理的认知模式中,著名语言学家范嵇克(VanDijk)的语篇理论———关于语篇宏观语义结构的宏观结…  相似文献   

11.
连贯是语篇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影响语篇连贯有多种因素 ,语境则是其中之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拟对语境在语篇连贯中的功能进行分析 ,探讨语境与连贯之间的关系 ,揭示语篇连贯的某些成因与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主位述位理论是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中的重要功能性理论系统。传统的观念认为,主位担负着少量的信息负荷,传递已知信息。但在英文学术语篇中,主位还有蕴涵和携带新信息的功用,使信息有效分布,促进语篇连贯和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3.
照应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照应是句际衔接、连句成篇的重要语法手段之一。在翻译过程中 ,准确地找出照应对象 ,尽量保留和体现原文的照应关系是翻译标准的客观要求。照应语的推导和理解不能只囿于寻找语篇的相关的先行项或特指物 ,还必须依赖语篇的语境 ,借助于经验知识 ,激活大脑先存图式。  相似文献   

14.
对于语篇连贯的研究经历了从专注语篇本体因素到逐渐重视语篇受体因素的发展历程。这与语境理论的发展无不相关。近年来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语境概念将语境视为动态概念,克服了传统语境观的一些不足,对于解释语篇连贯,特别是缺少显现衔接的会话语篇的连贯性方面显示出了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从语言使用即语言选择的观点出发,阐明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随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而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维索尔伦的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语境关系顺应为词义选择和语篇衔接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动态顺应揭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翻译模式,避免了翻译策略选择的争论;最后,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为翻译学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语篇连贯是语篇与非语篇的最大区别 ,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的显性衔接看作是连贯的必要前提条件 ,本文对此作了批评 ,并以斯佩尔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为基点 ,集中讨论用关联认知方法构建连贯的语篇。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的语境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连贯是相关联的。文章以2004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定题演讲稿为例,分析其主位推进模式是如何推动信息的传递,促成语篇的语义连贯,旨在探究主位推进模式的运用对演讲的帮助,加深我们对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连贯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文中从语用认知的角度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提出为了确保原文和译文的互文连贯,译者应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