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萨特的谋划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6.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匮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主持的这组笔谈 ,是关于作为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的重要论著《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的文本研究成果。在国内学界 ,萨特主要是作为文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 (195 0年以前作为法国存在主义学者的“第一个萨特”)而被解读的 ,人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萨特 (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的“第二个萨特”)。笔谈讨论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思想转变的特定历史语境 ,并分别讨论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一批最重要的学术范畴 ,如作为萨特对所谓辩证理性的独特定位、作为他的存在哲学个人本体论关键的谋划概念、历史进程中的总体性与总体化、构成的辩证法与被构成的辩证法的关系 ,等等。此组笔谈为国内第一次系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特的重要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法国哲学家萨特诞辰一百周年。萨特无疑是上个世纪西方哲学家之中最有个人魅力的人物之一。他终生厌恶资产者、权贵者,但也厌恶庸人。他拒绝来自官方的任何荣誉,包括拒绝接受颁发给他的诺贝尔奖。他独自在电视台与权倾当时的戴高乐将军、总统的拥戴者们进行唇枪舌剑的抗辩,他义无反顾地坚持、完全自由地选择自己捍卫自由的人生道路。1968年,在法国青年学生的骚乱中,萨特是他们反抗生命意义空洞化的精神导师。70年代初,老态龙钟、一半失明的萨特还坚持上街发放传单,甚至艰难地爬上一只圆桶去为工厂的工人们发表革命的演讲。他酷爱自…  相似文献   

9.
评萨特文学的哲学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特的文学作品,一度蜚声于二次大战后的资本主义文坛,近几年来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究竟应如何看待萨特的文学,则褒贬不一,大相径庭。 法国评论家莫罗亚在《评萨特》中说:“萨特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其次才是小说家。他的长、短篇小说、戏剧,都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正是他的哲学思想吸引了他的同时代的人。把哲学和文学联系起来的念头,造就他成为一个名人”。这是正确的论断。可以说,萨特的文学是一种哲学文学。  相似文献   

10.
存在主义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发迹于德国,当时它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等人并没有系统地阐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在西方掀起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热潮”,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通过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和著作《唯物主义与革命》、《辩证理性批判》以及各种文学作品,系统地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萨特力图把存在主义入学塞给马克思主义,使它成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是,萨特有个引人注目的提法,  相似文献   

11.
刘涛 《理论界》2014,(4):67-69
18、19世纪的法国社会呈现出一盘散沙的原子化状态,为此,保守主义与激进的马克思主义都主张对当前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进行根本性的批判与改革;与之相反,涂尔干从自己的社会观与人性论出发提出以理性化的世俗道德重建法国社会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自由精神是萨特整个艺术与美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在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功能三个方面,展现了萨特在艺术世界中寻绎自由实现自由捍卫自由的美学思路及其从个人(作者、读者)走向群体(社会、人类)之道儒相济的审美视角.这对我们今日重新认识艺术的自由本质,仍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萨特人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分歧主要集中在方法问题、异化问题及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问题上 ,本文将对这些分歧作一全面的辨析。并通过对萨特人学理论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及非历史主义立场的评述 ,指出它在理论上的非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王丽  胡庆龄 《齐鲁学刊》2008,37(1):157-160
乔纳森.多利莫尔(Jonathan Dollimore)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学者,其政治文化批评思想引起当代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意识形态"是他批评话语里的一个重要范畴,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则始终是他思考的重点。多利莫尔指出任何文学艺术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在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动态双向建构中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这对我国当前理论界探索文艺的本质特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范永康 《兰州学刊》2010,(1):184-186,19
阿尔都塞深入研究了意识形态的独特内涵和运行机制,由“症候阅读”法发现文本一意识形态离心结构,开启了文本意识形态研究史。其后继者马歇雷、伊格尔顿、詹姆逊对此加以丰富和发展,他们从文本形式或文本生产策略入手,开展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在其晚年以劳动为本体展开了对社会存在模式的本质性探讨,以期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进行创造性构建。由此,对劳动的分析就在卢卡奇的思想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他的劳动理论中又彰显着不客忽视的人学思想。他在对劳动的揭示中设定着人的那种社会性存在,诠释着人的社会生成,提炼着人生存中的自由指向,探讨着人发展的现实路径。可以说,卢卡奇对劳动理论的思考以及内含着的对人生存的关怀,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反传统"是鲁迅自由意志的高峰体验。鲁迅在本质上是一个生命思想家,以生命主义去阐释鲁迅的反传统,既符合鲁迅思想发展的基本逻辑,也符合生命主义文化的理论实际。鲁迅反传统的关键在于发现"仁义道德"吃人"。"吃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单纯的理性判断,而是一个充满着自我生命体验的意象,是少年鲁迅"吃人情结"的升华。它既揭示了人的存在悲剧,又高扬着"反抗绝望"的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道论上以"道"为体,以"易"为用,在性情论上以"性"为体,以"情"为用;程颐在道论上以"道(理气合一)"为体,以"中"为用,在性情论上则以"性"为体,以"中"为用。苏轼的"中"始终是一价值实体;而程颐的"中"则从价值实体上升为存在本体和人性本体。  相似文献   

19.
孙庆斌 《北方论丛》2004,(5):100-103
他者(autre/other)问题为上个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埃曼纽尔·勒维纳斯思想的核心.勒维纳斯凭借深厚的现象学功底,又从犹太思想找到立言依据,从现象学出发最终又超越了现象学,通过反思现象学的他人学说,形成了对他者问题的独特理解.他的他者其实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伦理学,他的全部努力就是企图把伦理学确定为第一哲学.  相似文献   

20.
齐泽克的拜物教理论是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与拉康的欲望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齐泽克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切入点。齐泽克从两个方面来改造拜物教:其一,拜物教被肢解为人与人的拜物教以及物与物的拜物教,拜物教的产生来源于人与人或者物与物的互相指认,具有结构性的特质。拜物教所包含的真实与虚假二元对立的本质被化解为结构性的共存。其二,拜物教作为一种信仰"被客观化",现实存在的"物"替代人成为拜物教的主体,从而使拜物教成为无主体的信仰。两种改造在本质上都服务于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前提的确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同一。无"物"的拜物在着力于扬弃意识的虚假与真实的区分中,使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同一成为可能;无"主体"的迷恋在着力于对信仰的物化分析中,使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同一成为现实。由此,齐泽克使意识形态批判陷入"明知故犯"的困境,最终使批判成为对现实最有效的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