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信息检索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检索系统用户界面作为信息检索系统与用户交流的直接媒介,在检索系统的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用户界面技术.分析了用户界面对用户检索行为和检索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用户界面设计应实现的基本功能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了不同类型的信息检索系统的界面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用户交互体验的游戏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性设计是游戏策划和开发的核心命题,直接关系到游戏作品的最终质量和用户体验。经过对用户体验的分析,游戏性的评估标准应该建立在用户交互体验(Player Experience)的反馈基础之上。其主要内容包括游戏的沉浸度(Immersibility)、愉悦度(Joviality)、操作性(Playablility)和重复可玩性(Replayability)等方面。此外,还应包括可用性和艺术性等参考标准。在游戏开发和设计中,应充分考量用户的游戏体验,经由用户反馈来进一步修正游戏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具有语言、表情和视线交互功能的情感智能教学虚拟人原型系统。为了获得情感虚拟人系统对用户情感体验影响的定量描述,通过心理物理学实验的方法,利用中文简化版情感量表,对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得到了基于愉悦度、激活度和优势度(PAD,pleasure—arousal—dominance)情感空间的情感体验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情感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提升用户在交互过程中的正向情绪及唤醒度和优势度。  相似文献   

4.
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信息体验为基础、行为体验和情感体验为较高等级、与愿景体验相交叉的电子邮箱半闭环式评估模型。针对四大项指标,分别采用可用性评估法、任务分析法、满意度问卷法及访谈法,对电子邮箱用户界面的交互、服务功能及可用性等进行评估。该评估对提升电子邮箱用户体验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对于SNS虚拟网络社区受众用户在使用行为的分析上大部分研究视角比较单一,以致于网站界面上的情感表达形式正在逐渐消失。文章对于SNS虚拟网络社区的用户界面设计进行进一步探讨,结合受众用户使用虚拟网络时的几种情境的方式及特点来对SNS网站的界面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使网站最终能拓展出更加具有人性化、更自然和谐的信息交互界面和信息沟通的空间,让用户在使用SNS网站的过程中得到更亲人的体验,从而增加网站的用户粘度,进一步提升网站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三维用户界面设计策略,在归纳2维(2D)与2.5维(2.5D)用户界面包含的内容与设计策略的基础上,从3维(3D)用户界面的交互任务、信息呈现和用户搜索行为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整合了用户需求、空间行为、空间任务,创新性地构建了面向真3D空间的“需求-任务-层次模型”,为3D用户界面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从细节层面对3D用户界面具体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信息呈现设计矩阵”,对3D用户界面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低增益齐次占优技术和坐标变换等方法,针对随机前馈并且输入和状态均有时间延迟现象的非线性系统,主要研究其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泛函,巧妙地设计出了一个与时间延迟互为独立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使整个闭环随机系统的平衡点是依概率全局渐近稳定.最后,仿真示例表明了该控制器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唐穗欣 《中南论坛》2009,4(2):95-96
本文介绍了运用Matlab的GUI(图形用户交户界面设计)功能,设计一个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来选择电机类型、实验项目、并借助于后台MATLAB的支持,进行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利用Visual Fortran 6.5提供的对话框函数和QuickWin运行库设计简单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用暂停指令代替常规的循环语句来等待对话框中用户的选择,保证了其它用户窗口和应用程序的正常工作。实现了负荷预测选择对话框和负荷曲线显示功能,并应用于某地区系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类具有严反馈形式的变时滞随机非线性大系统,其互联项满足线性增长约束,选择了适合这类组合非线性系统的分散状态观测器,应用Backstepping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四次型控制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并参照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定理,设计了输出反馈分散控制器,使得其闭环系统的平衡点在概率意义下时滞无关渐近稳定。通过仿真实验,其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指出,小说《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哈桑以及风筝这三种形象作为重要的意象承载着不同的隐喻意义,并认为这三大意象两两之间形成了三对二元对立模式,通过对其分析阐述得出,这三对二元对立模式,调动了冲突元素,强化了冲突效果,有助于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在释道两家的经典中,都有关于飞天的记载,而且其形象、作用皆有不少相同之处,故而以往的学术界把飞天主要视作印度佛教东传之后的艺术产物的说法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雁行模式”和“价值链分解模式”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分工的两种主要模式。“价值链分解模式”是笔者的新概括。本文的新观点是,全球雁行模式将成为对区域雁行模式有支配作用的模式;价值链分解模式将成为主导性的国际分工模式,它能使发展中国家得到比“雁行模式”更先进的技术,但它的弊端是,会危及产业安全,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再创新和自主创新,才能趋利避害,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其较高的叙事 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本文将从叙事线索、叙事者、叙事时间这三个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并尝试将《孔 雀东南飞》与其前期及同期的叙事诗相比所体现出来的独到之处归纳出来,从而证明《孔雀东南飞》的叙事成就。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解构《追风筝的人》中作者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分析悲剧情节给人带来的震撼效果,以及人性向善背景下的情感冲突。同时,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分析,层层递进剖析人物的情感变迁,找出作者想要表述的心灵解救途径,并沿着这一途径,分析人物情感把握与故事情节的配合,进而推出救赎的实际行动是解决故事所有矛盾的最佳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Lyapunov函数为一类非光滑函数——极大值函数时,控制系统反馈控制器设计中的数值计算问题,并给出了对系统进行分段常数反馈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步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在婆家作为儿媳遭到婆婆的虐待,在娘家作为孤儿遭到兄长的逼迫,焦、刘的双双自杀实是由焦母、刘兄一手造成的。可见,婆婆如何善待儿媳,兄长如何善待弱弟孤妹,这实乃是《孔雀东南飞》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人伦问题。我们只有结合当时儒家的诗教观念,才能对刘兰芝的形象意义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敦煌飞天是中国飞天艺术的代表,其中唐代飞天所披帔帛造型婉转流畅,是其最突出的特色。飞天及其帔帛的艺术造型渗透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精神内涵,彰显了华夏民族造型艺术的精髓,也为现代艺术造型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1958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中外合拍片,西方电影工作者首次介入中国电影创作。在整个世界处在冷战时期的氛围中,《风筝》所寻找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至少表现出了一种美好的意愿。  相似文献   

20.
噪声抑制是混沌同步通信急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混沌系统的反馈同步一般采用非时滞反馈方式,该文提出了混沌系统时滞反馈同步抑噪的方法,并以Lorenz混沌系统为例,证明了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均为Lorenz混沌系统时,采用时滞反馈控制,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同步稳定的充分条件。文中将时滞反馈控制同步用于噪声抑制,表明效果比一般同步方式好很多。通过模拟存在信道噪声的情况下,采用Lorenz系统用参数调制进行信号传输,证实了时滞反馈同步的抗噪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