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改革前,梭伦的上台主要得益于贵族的支持,而改革也主要是维护了贵族的阶级利益.正是因为梭伦亲贵族的立场,才使得改革没有改变雅典政制的贵族性质.  相似文献   

2.
子产改革和梭伦立法中对待贵族的政策在体现出共性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改革时社会危机侧重点、阶级力量的对比、两人经历以及获取权利方式上的不同等因素决定的。而政策的不同对两国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者摩尔根认为希腊人的“民主观念是从氏族制度沿袭下来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要比提秀斯、梭伦和克利斯提尼这三位人物更为古老,“他们都没有想改变从氏族制度承袭下来的现存的民主原则”。他还认为雅典人“并没有对制度实行急进的改革,其理由就在于:他们的制度原来一直基本上是民主制。”在梭伦的宪法中“重现了军事民主制的观念”①。摩尔根所谓雅典民主政治承袭氏族民主制的论断,既混淆了原始民主制与奴隶制民主制的本质区别,抹杀了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阶级斗争,又否定  相似文献   

4.
在梭伦改革划分公民等级的标准问题上,学者们的意见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具体来看,分歧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四个等级的名称及划分是否自梭伦改革始;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社会分工和经济成分有无多元化;德拉科立法时"自由财产"是否已成为高级官职的任职资格;以及如何看待古典作家的记载.立足于古代文献资料,作出令人信服的考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梭伦改革是雅典有史可载的第一次成功改革,它对雅典历史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从改革前雅典经济状况、梭伦经济改革的内容及改革后雅典的经济状况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改革前的雅典以农业生产为主,虽有一定的工商业,但并不发达,当属农业城邦;改革时的雅典,梭伦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发展园圃经济、手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重视技术,唯财是举,走出了一条农工商并重而侧重发展工商业的特色之路;改革后的雅典,工商业得到充分的发展,雅典成为希腊世界的工商业中心和霸主.可以说,雅典能走上发展工商业之路,梭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文明转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明发展角度重新探讨了梭伦改革的意义。指出 ,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文明发展来说 ,不论在经济基础的层面上 ,还是在上层建筑的层面上都不失为一次革命性的转折  相似文献   

7.
198 9年 ,郭小凌先生在《世界历史》上发表了《“梭伦经商”考》1一文 ,否定了梭伦曾经经商的“定论”。说来令人难以置信 ,笔者孤陋寡闻竟至这等程度 ,十年间对如此重大的学术问题竟然一无所知 2。所幸最近笔者到曲师大本部参评职称 ,利用闲暇时间去图书馆翻阅资料 ,才得以拜读郭先生的大作 ,可谓受益匪浅 ,启迪良多。郭先生认为 ,关于梭伦经商的有关史料“并非可靠”,因此 ,梭伦经商说“不足凭信”。其论据是 :梭伦的诗及其法律残篇作为史料 ,虽具可靠性 ,但从中“绝对看不到梭伦经商的痕迹”;古代作家中与梭伦时代最近的是希罗多德 ,他是…  相似文献   

8.
论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侯献瑞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梭伦改革前,氏族贵族掌握着雅典政权。执政官和贵族会议的成员均由贵族充任。他们依靠手中的政权,霸占了大量上地,同时用高利贷盘剥小农和小手工业者,多数人被少数人所奴役。普鲁塔克说过:...  相似文献   

9.
商鞅和梭伦是中西法制思想史上的两个代表性人物。商鞅之法以君王为核心,其目的是维护以君主为首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梭伦之法则以雅典公民集体为核心,旨在维护公民集体的团结。但二者在对法制的重要性、法与时代、民情的关系以及公布成文法等问题上认识基本一致。因为他们在改革时面临的政治、法律传统不同,导致了在政治上的地位、改革所依靠的力量上的差异,并由此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法制思想。由于他们对时代的要求以及对所处时代形势的接近,所以二者的思想在法制原则上又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上半叶,当世界许多地区尚未显露国家历史曙光的时候,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著名的城邦拉格什却发生了迄今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成文记载的改革——乌鲁卡基那改革。大约一千八百年后,古代希腊的雅典城邦也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梭伦改革。虽然这两个城邦分别处在世界的东西方,各自改革的时间相差千年以  相似文献   

11.
管仲与棱伦分别是先秦齐国和古希腊城邦影响最大的政治家,也是中西政治思想史、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二的改革与实践中,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价值。但是,由于管仲采取“法自君出”政策,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梭伦采取“主权在民”,建立民主制度;加之二改革所依托的社会载体不同,致使二的改革在民主思想观念等方面形成极大差异,也直接影响中西民主思想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管仲与梭伦是中国先秦齐国和古希腊雅典城邦的著名立法者。由于历史传统不同 ,所处的政治环境和个人际遇迥异 ,他们在立法及执法监督权的归属、法律的实施约束范围、法律内容、处罚制度等法治观的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巨大差异。管仲与梭伦不同的法治观对以后东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及法律文化的差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梭伦和孔子是古代东西方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伦理道德思想都是从以人为本位的角度阐述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春秋时代的齐国与古希腊雅典城邦当时均处在社会历史的变革动荡时期,基于这一相同的社会背景,两国的最有影响的改革家和立法者管子与梭伦均提出了许多改革和法治措施,其中他们在有关法治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如法治的重要性、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与时代的关系、公布成文法等等,有着大体相通的认识和主张,所以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5.
梭伦(约公元前638—559年)在世界古代史上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统治阶级的人物,在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雅典的首席执政官。当政后,他根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革,史称梭伦改革。怎样历史地评价他的这次改革,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梭伦改革是“为缓和阶级矛盾”的;有的认为梭伦是个“中庸”的人物;但恩格斯在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①以上这些提法上的不同,都说明了对梭伦改革评价问题上的分歧。到底应  相似文献   

16.
“黑暗时代”的雅典国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暗时代”的几个世纪中,雅典是贵族政制的国家,其政制是从迈锡尼时代延续下来的。由于雅典国家是从氏族中直接产生出来的国家,因此氏族组织长期存在,氏族与土地关系密切,氏族贵族垄断政治公职。这一时期,难民的流入加速了氏族制的崩溃,公民与氏族的斗争为其后德拉古立法、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个时代既不是氏族刚刚开始瓦解的时期,也不是国家、文明全毁灭之后的黑暗大倒退;它是从氏族直接产生的国家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一、反对贪婪纵欲,重视精神世界雅典执政官梭伦堪称是古希腊伦理思想的奠基人。他认为,人生是否幸福,衡量的标志主要是道德的好坏而非财富的多少。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里特虽出身于王室贵族,却淡泊名利,甚至放弃王位继承权去神庙做隐士。他认为人生目的当然是追求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前所知楚国和雅典都有体系不太完善的法律:楚国有《仆区》之法、《训典》、《祭典》、《鸡次之典》、《茅门之法》、《覆军杀将法》、《将遁之法》等;雅典从德拉古立法开始,经梭伦、庇西特拉图、阿菲埃尔特、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的立法改革,成文法尤其是公法不断发展,使贵族特权逐渐被剥夺,成为公民行使民主权力的有力保障。两相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法律起点是大致相同的,但因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法律文明。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城邦奴隶制发展到繁荣时期。由于希腊本土的雅典,经过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和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奴隶主民主制度,加上后来希  相似文献   

20.
1830——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这次改革打破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垄断地位,为工业资产阶级推选自己的代表进入下议院开辟了道路。然而,这次议会改革并没有消除土地贵族在下议院的寡头统治,大多数选区,特别是乡村选区的代表仍旧牢固地掌握在地主贵族手里。在工业革命末期以来,英国无产阶级汹涌斗争的形势之下,以工业资产阶级为主要力量的中产阶级与土地贵族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妥协,又有斗争的,这就形成英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改革与反改革斗争迂回曲折的漫长历史。在第一次议会改革以后三十多年的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