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应用,驱使新闻传播教育发生了实践转向,调整了教育目标,创新了教学方式,并对教学场景进行了升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继续深入,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应改变教育理念,从实用性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向智能化思维引领下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兼具功能性和可迁移性的新闻智慧人才,并契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性实现新闻传播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包括数据赋能、场景赋能和个体赋能三个方面:通过数据赋能增强数据思维应用能力,通过场景赋能构建“具身化”虚拟教学情景,通过个体赋能定制“千人千面”个性化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
《江淮论坛》2013,(6):F0002-F0002
罗以澄,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为该校新闻传播学科主要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数据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每年数百万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与提升的必然趋势,最大限度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多维度应用型人才也成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探究,对“双创+专创”的融合互动机制进行设计,从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融合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融合实施路径,并探讨了融合互动机制的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教育及其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红  周海英 《兰州学刊》2009,(10):137-139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新闻教育与其他事业一样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新闻教育价值取向根本上发生转变,开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传播学进入大学课堂,传播人才的培养随之起步;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尊重和鼓励学术研究;同时注重“经济唯一”的功利主义。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教育价值取向来看,以偏移“社会本位”为多,因此,我们提出在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一定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促进其自由发展,保障其人格的完整与健全。  相似文献   

5.
王刚  李冬 《理论界》2003,(1):85-85,54
人类正迎来知识经济社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创新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他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又明确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因此,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必须把培养面向知识经济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作为知识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面临诸多挑战:学科发展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从“学科中心”走向“问题导向”;人才培养从“专业教育”走向“跨学科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学科交叉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大学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学科交叉的教育转型,已成为高等教育应对现代社会变革、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独立学院的不断成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越来越成为独立学院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教育”也越来越成为独立学院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对我国独立学院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及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程丽红 《社会科学战线》2022,(4):185-191+282
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重大举措并非孤立行为,而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全面创新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新文科建设的本质是学科系统的开放,并以此为基础,借助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跨界赋能,实现文科的科学化,提升文科发展质量。新闻传播学科应把握新文科发展的契机,吸纳新生动力、新鲜血液,为新闻传播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保障。首先,加强系统开放,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其次,深化跨界赋能,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创新融合。此外,融通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提升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质量。而新闻传播学新文科建设的“命门”在守根固本。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本身的完整性是前提,同时需要定位本体,廓清学科边界,为学科融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有一些有利条件。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知识经济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知识经济要求人才必须有技术开发和运用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的创新。笔者认为,教育创新要做到“四全”,确立“四个观点”,转变“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第一部梳理和记录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近百年历史与现实画卷的力作——《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出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组织编撰,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26万字,分为总论篇、平台与人物篇、成果与政策篇三大部分,设有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简史、不同类别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新闻传播教育界行业组织、新闻院系巡视、新闻传播学教授名录、专业及课程建设、学生竞赛、学科评估、科学研究与交流等章节。该书梳理了中国新  相似文献   

11.
严励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5):153-155
目前我国网络传播教育存在着两种层次三种形态。两种层次指研究生层次的网络传播教育和本科生层次的网络传播教育,三种形态指硕士学位的研究方向、学士学位的专业方向、学士学位的专业课程。两种层次三种形态的网络传播教育,构成了我国当前网络传播教育的基本格局。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网络新闻传播专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学科名称,课程体系混乱,理论与实践脱节。我国网络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以下要求:课程体系应包括新闻、传播知识模块,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多媒体技术模块,人文综合素质模块;学生要有理工科的背景,走与网站联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论坛》2014,(2):F0002-F0002
经河北省社科联批准,“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于2010年12月29日在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挂牌成立。该研究基地为共建性质,下设“燕赵文化传播与河北社会发展”“新闻传播与河北社会发展”“河北文化创意产业”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相应设立研究室所。现有六十六名研究人员,学科带头人兼基地主任:白贵(河北大学教授、博导,兼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台湾南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对信息的获得发生可逆性变化挑战着“师者”的权威;教育对象日益表现出的强烈“叛逆性”挑战着当下思政教育模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放弃身份权威、重塑当代教育者形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网络化思想政治新模式是应对自媒体挑战、提高思想政治实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熊才平,男,1970年10月,湖北襄阳保康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信息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CBE)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与大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精神气候或氛围,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心理暗示”和“文化无意识”机制,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必然的和有效的教育因素。大学教育又以其典型的“专业”、“价值”及“创新”等品质,决定着校园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特殊使命和效应。因而,积极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便成为当前我国完善大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徐振山  李萍 《理论界》2003,(3):78-7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2年9月,他也曾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上发表了关于进行教育创新的重要讲话。这一“教育创新”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同时也是对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发展,给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所谓教育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机制、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及方式而实现的创…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桂林特殊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特殊的文化生态形成了战时桂林独特的媒介生态环境.战时桂林新闻事业繁盛的背后是新闻教育的飞速发展.战时桂林新闻教育形式及教育机构多种多样;教师大多出自名人名家,教育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实用;教学“短平活”而独树一帜.抗战时期桂林新闻教育培训了一支文化城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进步队伍.促进了广西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在日益提高。教师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社会责任重压下,引发的心理冲突越来越多。这些冲突集中表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与现代社会民主开放意识之间、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势力与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观念变革之间和“听话就是好学生”的定论与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之间。作为现代教师,只有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利用网络平台从事传播活动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新时代人才培养角度看,传统新闻传播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职场竞争的需要,新闻传播教育急需改革。在全民媒介实践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新文科建设需要认清深度媒介化的社会现实,特别是新闻业蜕变与新闻传播职业分化重组带来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困境,超越一般的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知识整合力,在深度和高度上再定位、再调整。强有力的整合力,可以促进学科之间、学界与业界的交叉融合,推进“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把创新教育作为我们教育的至高目标。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根本,创新是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