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伴因病去世后,我形单影只,有话没人说,非常孤独,人也日见衰老。少年夫妻老来伴。老而无伴,那是人生的大不幸。我的儿子社荣和儿媳闫燕看我总也不能从痛苦中走出来,便主动当起了红娘,到处托人为我物色对象,让我在失去老伴后又找到了一个新老伴,生活有了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荣卿 《老人天地》2010,(6):27-27
这张照片是我和老伴退休后在杭州西湖边拍的。老年大学的同学笑说好潇洒,真是“少年夫妻老来伴!”  相似文献   

3.
《老年世界》2009,(12):35-35
一群老朋友,常在一起谈什么叫幸福晚年,大家归结起来,要有“四老”作保证。 一是有个老伴。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就是子女都很孝顺,他们得终日忙自己的工作,照顾孩子。一对年轻夫妻还要赡养、陪伴双方四位老人,哪顾得许多?而有老伴在旁,一起生活几十年,相爱相知,知冷知热,啥事都说得了、做得来。人老了,有个白头到老的老伴,是晚年的最大幸事。  相似文献   

4.
丧偶是沉重的打击 这是因为老年夫妻情感深,互相需要的程度高。有一项对老年人的调查问卷显示,最亲近的人是老伴(65.5%),最了解自己的是老伴(59.5%),最愿意一起娱乐、做事和休息的还是老伴(49.1%),和老伴同以前一样亲密或比以前更亲密的也占多数(72%)。老年夫妻有长期共同的生活经历,生活模式的相互适应持久,并且很巩固。  相似文献   

5.
刘娟 《当代老年》2007,(2):13-13
老伴并不老,今年刚好60岁,自从去年冬天退休回家后,一向温和、绅士的老伴突然变了一个模样,经常在家里发脾气。有时我说他几句,他便好几天不言不语。更气人的是,有时还拒绝吃我做的饭菜,独自下馆子吃饭,并时不时闹个“离家出走”,不声不响便跑到女儿家去住下。一开始,我体谅老伴刚刚退休,不习惯悠闲的老年生活,因而总是尽量让着他。然而半年过去了,老伴仍然沉默少言,心情忧郁,对生活百无聊赖。有好几次我说他生活态度有问题,每次都惹得他许多天不跟我说话。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少是夫妻老是伴。”年轻时,我对这句话有点茫然,尤其对那“老是伴”的境界难以想象。直到自己也老了之后,才理解到这话的深层含义。普天下的夫妻,要说恩爱情感,恐怕都经历了由年少到年老的升华。既然夫妻老了就是伴,那就应该在如何相伴上做文章。我和老伴通过共同努力,确实伴出了几分韵味。我俩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相继退休的。老伴对我说:“我们过去长期不在一起工作,相伴得太少,退休后应该弥补弥补了。”她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究竟如何弥补?我们认定:首要的是必须在理想追求和兴趣爱好上求得志同道合,要不,一个上…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年轻时在大西北当兵,妻子在湖南老家,两口子长期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尝够了离别相思的苦头。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加珍惜老来相依为伴的日子。   7年前,我和老伴先后办了退休手续。而今,一家 7口,三代同堂,老少和睦相处,有着享不尽的天伦之乐。然而,儿女再亲,也比不过老两口亲热。这些年,我和老伴朝夕相处,出双入对,就像年轻人谈恋爱,热乎得形影不离。早上我跑步,她跟着,同出同进;傍晚相约外出散步,肩并肩,手牵手;走亲访友,我乐意,她喜欢,哪一家都同行共往;就是伺弄菜地,也是我挑水她浇…  相似文献   

8.
年轻时,因对“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懵懵懂懂,所以也就忽略了对夫妻感情的“研究”,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到了老年才蓦然发现:还是“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俗语最为贴切和实在.因为我和老伴之间就是这种情形。  相似文献   

9.
《老年世界》2013,(13):48-48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人老了,需要有个伴,儿女再孝顺,也无法取代老伴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老年人的再婚之路往往并不好走。除了容易遇到子女阻挠外,老年人自身认识上的偏差,往往也是导致再婚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伴到老来总是情易业勤我和老伴结婚快40年了,如今一个离休,一个退休,互依互靠,相亲相伴,可谓乐也融融。我们拥有一块自由自在的小天地,这就是“家庭编辑部”,我是作者,老伴是编辑。一方书室、一张书桌、一本笔记、一摞稿纸、一支钢笔、一架相机,就是我们的“战...  相似文献   

11.
程勉学 《老年人》2004,(8):26-26
再恩爱的夫妻,也会有矛盾。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喜欢文学,爱吟诗填词,因而情感比较丰富,对爱情当然笃信不疑。可老伴呢,是个实在人,懂得过日子,会精打细算,年轻时还有些情趣,到老来就再也找不到那温馨的情调了。早先在岗时,我们俩都忙,忙工作,忙家务,生活再枯燥乏味也打发走了。可到退休以后,我和老伴之间的不和谐就渐渐明显了。就说夫妻间的对话吧,老伴那东家长、西家短的话一出口,我立马没了情绪。但要是我说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多么美,老伴也是云里雾里。如果责怪她不懂文学,她会非常生气地把你骂一顿,还要故意气你:张若虚会做…  相似文献   

12.
读书健身     
小皓 《老年世界》2006,(16):22-22
过了花甲之年,不知咋搞的,常常闹笑话,前搁后忘,丢三落四。老伴讥笑我老年痴呆了。我辩驳:“人虽老,未痴呆,未偷懒,和年轻人相比,除了力气活不行、喝酒不行,其它哪样都不差。”  相似文献   

13.
幽默·漫画     
《老年世界》2011,(9):30-30
打招呼 我看邻居老姐姐新做的发型很好看,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便也到美发厅,做了新发型。 回到家中,我想给老伴来个惊喜,岂料老伴看到后很不高兴地说:“你啥时剪的发呀?那么好的长发剪了多可惜!剪发前也不和我打声招呼!”  相似文献   

14.
快哉风 《老人天地》2010,(12):39-39
打招呼 我看邻居老姐姐新做的发型很好看,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便也到美发厅,做了新发型。 回到家中,我想给老伴来个惊喜,岂料老伴看到后很不高兴地说:“你啥时剪的发呀?那么好的长发剪了多可惜!剪发前也不和我打声招呼!”  相似文献   

15.
相亲记     
陈福章 《当代老年》2009,(11):33-33
老伴走后,一些朋友劝我,遇有合适的,还是找个伴,成个家。年过花甲,日快落土,想不到命运还作这样的安排。心中的惶惑更多于期待。老人再婚,像“二哥”冯亦代与“小妹”黄宗英那样的“纯爱”固然令人艳羡,可七老八十还能如此亲密接触的“黄金搭档”世上有几?何况,老来不比年轻时,折腾不起啊。  相似文献   

16.
生命匆匆,感觉就是在弹指一挥间,老伴与我即将步入古稀之年,鬓发如银,满脸皱纹,我们真的老了。  相似文献   

17.
金婚余兴     
离开了儿孙们为我们举办的金婚喜宴,我和老伴意犹未尽。于是我趁着酒兴.悄悄对老伴说,带你去个好地方怎么样?老伴也有了几分酒意.诙谐地说:“好哇,最好酱油加点醋.来点幽默,再加点浪漫!”我说:“当然!”老伴说:“看你如何导演。”我说:“试试看!”  相似文献   

18.
我和老伴只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没有。我父亲在世时,总为我发愁,他常说:“哪怕有一个男孩儿也好呀!将来你们俩老了好有个依靠……”  相似文献   

19.
夫妻本是同林鸟朱雪壮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分飞。"我看当今社会上多数的夫妻还是"大难来时仍同飞",做到老伴、老伴,老来相伴,白头偕老。我和老伴便是一对患难夫妻。当年在"文革"中,我被打成走资派、叛徒,蹲了"班房",她带着5个孩子,在我每...  相似文献   

20.
王忠范 《老年世界》2008,(24):15-15
星期日,阳光灿烂,很温暖。女儿和儿子两家人不约而同地来了。这种欢聚自然是我们家独有的节日。女儿撒娇般站在我和老伴的面前:“老爸老妈,请接收礼物!”我正想说平白无故送啥礼时,儿媳妇和女婿都恭恭敬敬地捧出新手机,分别献给了老伴和我。女婿把我拉到里间,教我拨通了老伴的手机,老夫老妻便连线对话了,引起满家的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