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裕固族的信仰与崇拜初探黄金钰(一)在河西回鹘时代的裕固族先民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佛教。但至今保留下来的只有萨满教和佛教。1萨满教信仰早在《魏书》中就有回鹘人信仰萨满教的记述,直到唐朝前期汉文史籍中还多处有回鹘人只信萨满教的记载。萨满教原是多...  相似文献   

2.
裕固族文化是以古老的回鹊文化为基础,并在与历史上的汉、藏和蒙古等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融中形成的。裕固族东迁以前就已信仰了藏传佛教,这是决定裕固族先民的东迁并形成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关键因素。藏文化对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石狗是雷州民俗文化之瑰宝。雷州先民视狗为灵物,唐代雷祖诞降的传说使雷州先民祭祀灵物之风遂盛;宋元时期福建莆田人的迁入,使这一灵物有了新的特征;明清之际大量汉人的到来,又形成了以汉族民俗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石狗文化体系。石狗从图腾崇拜、灵石崇拜到呈祥辟邪、守护神灵这一内涵的转化与发展,以及雕刻形制的具象、夸张和狮狗类型的多样性变化,呈现了雷州民俗文化浩瀚漫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动物崇拜是古埃及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古埃及的原始宗教通过动物崇拜的形式长期保存并发展起来,贯穿于整个古埃及各历史发展阶段中。所以,有关动物的崇拜和传说也是十分丰富的。古埃及人不仅崇拜狮、狼、鹰、河马、鳄鱼等凶狠动物,而且猫、狗、山羊公牛,甚至甲虫等大小动物也都成为崇拜的对象。特别是形形色色的蛇与法老和普通埃及人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古埃及的动物崇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埃及神话与古代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保留了许多关于蛇的种种传说。相同的或不同种类的不同名称,不同品质甚至是相互敌对关系的蛇的传说,是古埃及神话的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考察了裕固族先民与藏族先民在唐末五代时发生关系的具体过程,并对后来至今关系的发展做了简要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两族的关系结构:地缘政治因素是两族关系产生发展的可能性基础;文化交流是二者关系结构中的主体构件;经济上的一些共性特征是二者关系结构中的现实基础。进而认为藏文化对裕固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二者关系不平衡发展,但总趋势是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6.
蚕与龙的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人工养蚕取丝利用的发源地,远古先民对蚕非常崇拜。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龙究竟起源于什么动物,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从远古先民对蚕的崇拜现象分析,并根据甲骨文的字形进行比较,探讨了龙的发展变化过程与蚕崇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龙的最初原形,可能起源于蚕的形象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句蒙古族的谚语,含义并不复杂,即狼吃了你家的羊,那不算损失,应属人力无法抗拒的天灾.但狗要是咬死了你家的羊,就要一追到底,让狗的主人包赔。这也是草原上的牧民们在处理狼与狗在咬羊问题上的基本准则。所以才有了这句谚语,“狼吃不算,狗吃撵出屎”。但这句谚语我如今觉得它还有更深一层含义,那就是对狼的无奈,  相似文献   

8.
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生物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植物崇拜是萨满教的主要崇拜观念 ,它建立在北方先民对动植物不断探索和认识的基础之上 ,又以其神圣性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可以说 ,萨满教动植物崇拜与北方先民的生物认知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不仅对裕固族的历史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且形成一种传统思想意识贯穿在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当中。一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核心思想,其中自然崇拜要推首位,天地、日月星辰、山水树木是  相似文献   

10.
文献记载的古蜀地的夜郎竹崇拜,与彝族先民有密切关系。夜郎是濮人,彝族是以西南当地濮人为主体融合其他先民而形成,这在史界已是定论。所谓夜郎王即竹王,是崇拜竹并视竹为图腾的反映。彝族不仅在其古彝文文献中有竹崇拜的记载,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竹崇拜的传承,比如四川彝族的祖灵“玛堵”即是。古蜀地部分区域曾被称为夜郎国,存在过崇拜竹的文化现象,并有过“竹王庙”之类的祭祀场所。古蜀地竹崇拜文化与彝族先民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用“信息社会”来指称现在的社会 ,无疑是因为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人认为“信息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 ,“信息就是一切”。在这些人眼里信息有如“圣物” ,他们像崇拜圣物那样崇拜信息及信息技术。这种现象值得引起人们深思。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对信息崇拜不予关注 ,任其发展 ,那么信息崇拜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事 ,而必然会危及人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门神信仰的思想基础应从原始思维的特殊性中去寻找,而鬼神观念的滥觞则是门神信仰产生的直接动因。门神信仰实质上是一种巫术信仰,它通过巫术的方式去实现镇鬼辟邪的结果。在我们看来,这种信仰是非理性的、没有实际效果的,但是对门神信仰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来讲,这是实用的、成功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 门神信仰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异,其中的神秘性因素会逐渐淡化以至消失,而趋向于世俗化、装饰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蛙与图腾崇拜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蛙作为图腾,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被人们所崇拜,它是由原始人生殖崇拜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偶像崇拜始于原始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排他、自大、独恋的盲目性愚妄性心理现象,偶像崇拜有有形与无形、显性与隐性、真实与虚假等不同类型。历史表明,偶像崇拜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其救治之道在于培育科学怀疑和求真探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萨满教信仰是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民间文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来看 ,鄂温克族萨满教信仰的特征有 :自然崇拜的观念、古朴的自然保护意识 ,以及鄂温克族对自然界中天、日、月、星辰的独特认知和祭拜形式。  相似文献   

16.
屈原作为士 ,具备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士人的特点———崇道。具体表现为“以道自任”、“以身殉道”。与一般士人不同的是 ,屈原不仅在理论上“以道自任” ,而且在行动上“以身殉道”。对于孔子以来建立的“士人”理想 ,屈原有继承 ,也有发展。更为可贵的是 ,屈原将士人的人格理想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铸就了一座士人崇高精神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以闽台妈祖造像的供奉空间为例,剖析不同供奉空间中神像的大小、位置、造型等的具体表现。神像的具体供奉与空间形成互动,不但满足了观者对造像的观看诉求,也营造了一种信仰场域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18.
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土家族试图通过举行傩祭仪式解除生存的困厄(疾病、灾难)。傩坛法师借助神图、神偶、神席等设置一个神圣的空间,通过文疏、祭品及歌舞戏剧与神沟通,并发动神界兵将驱除邪魔与瘟疫。傩仪空间处处体现了宇宙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文化丰富多彩,这其中就包含了人们赋予水的信仰。通过对文献和民俗资料的调查,我们发现,关于水的信仰主要包括:增强生殖力、生命力以及人们经过沐浴以敬神这样三个层面的内容。这种关于水的信仰既是多种信仰观念融合的结果,又是时代风俗变迁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制度崇拜论之批判中的人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人们不断地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于是“制度崇拜论”便应运而生了,然而“制度崇拜论”却走向了极端,其忽略了制度中人的因素,由此造成了一些危害。虽然制度本身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客观地看待正式制度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制度对于人的依赖,只有同时对人与制度并重才能真正体现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