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视觉文化形态及其取向具有复杂和多层面的公共精神性质的艺术特征,新的媒介艺术渗入了虚拟现实和心灵的想象,营造了具有陌生或亲历感的多维意象,广泛运用于艺术形态的影像视觉的演绎中。作为精神上的文化观念和作为形象性的审美文化,皆在一种新的审美认知中生成为视觉文化,以数字信息为基础的视觉文化形态,其影像视觉在混合建构中的弥散,使得新的媒介艺术转向与经典艺术的包容共生,实现着视觉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世界美术发展历程中,绘画形式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下生成的差异和演化,导致语言形态具有多种表现倾向。通过对视觉形式嬗变差异表征的研究,追寻绘画艺术形式语言如何从传统写实形态转向现代创造形态的过程,可得以把握绘画艺术形式现代转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早期的视觉现代性启蒙中,视觉语言与审美艺术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视觉现代性的启蒙革新。决澜社是中国现代视觉艺术史上第一个自觉吸收并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语言成果、锤炼现代艺术精神的学术性社团,在促进美术多元化风格及各种流派的形成,促使视觉语言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国早期民众的视觉现代性启蒙影响深远。决澜社为我们提供了体察中国早期现代视觉经验的基本路径,其活动及经验已成为现代视觉艺术借鉴与反思的基点。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改革的热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势头正旺 ,成为一股从科学奔向艺术和教育的强大潮流。本文对信息时代到来之后 ,美术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从美术教学的角度作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读图时代的视觉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世界被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视觉经验及主体的对象化观照是视觉文化形成的关键,消费主义为视觉文化提供快速发展的平台。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观看”有着复杂的文化意义,视觉文化蕴含着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现代美术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的素质教育。他不仅需要民族艺术的支撑 ,还需要外来艺术的补偿。融通中外古今优秀文化 ,创建有新时代民族美术特征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美术素质教育是我们的伟大目标 ,切不可盲目跟仿 ,照搬欧美艺术与教育。  相似文献   

7.
悠久的历史给皖北临涣地区留下辉煌的文明积淀,各类原生态民俗美术留存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区划环境、历史沿革、自然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格式、民俗事象及民俗心理等层面切入,对皖北民俗美术的文化生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民俗美术既是一种艺术形态,又是一种生活形态,民俗美术的艺术性质、内涵、功能、形态、创作观念等都是由其所处的多元文化生态所作用的,作为民俗美术基础的文化生态同时也是民俗美术的内容和载体。随着时代的更迭,民俗美术在特定的文化时空中动态化地演进。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伴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算法时代的到来,广告的文本功能与文化功能日益凸显,艺术形态研究成为我们以广告洞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重要窗口与手段。广告艺术形态研究着眼于广告文本样态与艺术表达特征,形成了对既往以实务研究与广告史研究为主体的广告研究范式的合理补充。广告艺术形态研究指向包括:从自体到宏观,当代社会文化表达的广告艺术形态阐释。从关系到文本,当代广告文化的艺术形态建构。从景观再现到符号表征,广告艺术形态研究的媒介文化扩展。艺术形态研究扩展了广告文化研究的范式,深化了广告文化研究的思辨性。  相似文献   

9.
对西方美术史的检阅可以发现欧洲中世纪美术造型能力总体退化的状况,与之前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和之后文艺复兴美术皆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而造成这种退化状况的本源,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失落和基督教文化艺术形态的垄断。  相似文献   

10.
剪粘是闽台独特的民间美术形态之一,它的区域性特点使其长期不为人们所关注。针对闽台传统宫庙剪瓷雕的艺术形态与现状,对闽台传统剪粘艺术的历史渊源、装饰技艺及工艺特色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发掘和认识剪瓷雕艺术,进一步感受闽南民间美术所涵盖的原创魅力和审美视角,不断增强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视觉形式作为视觉艺术的感性直观呈现方式,可以通过视觉基本结构方式与人的心理之间建构起一种新型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建构人的完善心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完善人的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场所。以视觉艺术的视觉形式为媒介的审美教育,是获得对美的视觉形式的感知能力、培养人的完善心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影视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面对这一最普泛的大众文化媒体,当代大学生理所当然应当具有相应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本文从影视艺术教育的目的、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对如何发挥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特殊功能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审美导入是影视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关键所在,实现审美导入的主要环节是施教者、媒介和必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3.
战后台湾设计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设计艺术学内沉式的概念流变、图像视觉语言分析、视觉传达教育理念变革为内容,探讨和梳理了台湾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由传统的“工艺”、“图案”诸概念逐步迈向现代设计的历史脉络。分别从日据时代“侵略的现代性”、美援时代“西化的现代性”、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与设计实务中的现代性进程三个方面探讨了台湾艺术设计现代性的另类表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近年来在影视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尝试在传播学视阈下对影视艺术教育媒介予以新的界定,进而融合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多种教学资源、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一系列的开创性拓展渗透和交互整合实践和研究,以期探索出更加适应我国艺术教育现状,对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发展有更大促进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批判理论是西方哲学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流派。它在教育学中的应用也体现在人们对批判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并延伸到学校美术教育的思潮中。在视觉文化时代,美术教师开发的批判性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读”图像与思考的能力。为此,首先对视觉文化、批判理论与批判课程论等做简要梳理,继而引出“美术批判性课程”的内涵,然后重点对该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方面的理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摄影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视觉艺术,而且还是一种负有传播现代文明重任的视觉文化;摄影促使了文化传播的主流由文本方式向图像方式的转换。本文约略论述了摄影的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7.
西方当代艺术是生成性的,而且它在本性上与视觉文化语境处于相互生成之中。这种相互生成,不仅与存在相关联,更发生在艺术文本的语境里。作为一种反审美的文化,当代艺术的生成与大众视觉文化既趋同又反离,并显明为艺术观念的当下发生及其在视觉文化中的沉淀。作为一种事件,当下发生表明了当代艺术的文本及其偶发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当代艺术产生了与之相关的视觉文化悖论,这也是视觉艺术的当代性与文化的后现代性的突出表征。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其视觉文化悖论主要表征为:艺术日益普及化、通俗化,却越来越难以理喻。同时,艺术看起来既十分“自然”、熟悉,但又显得非常陌生。这种视觉文化悖论是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相互生成的独特体现,同时它也表征了西方当代视觉文化及其存在的根本困境。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在视觉思维的创造中产生,人们把视觉形象运用在各个教育方面中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拒绝阅读的文本——对现代视觉文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影视、电脑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化艺术形态正经历着全面视觉化的转变。由于文化艺术文本的作用、价值的实现必须在人类的阅读观照行为中展开实现,所以,从人类阅读行为的角度审视现代视觉文化艺术的特征和实质,可以更加直接地把握视觉文化艺术对现代社会及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由此我们发现,基于视觉文本的阅读,不仅阅读方式迥异于传统阅读,而且消解了传统阅读行为的阅读动机、阅读性质、阅读效应、阅读价值。所以,从传统阅读行为的坐标体系看,现代视觉文化艺术严重遏制了传统阅读行为的多向度展开,是一种拒绝用传统方式阅读的文本。  相似文献   

20.
虽然精神分析学运用于艺术研究自一开始就伴随着批评声,但在这一领域内尚有极大的潜在价值等待我们的发掘,所以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探索“欲望”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运用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