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集中体现。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厘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以及总结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是确立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目标和理清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完整逻辑的前提。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现状,为探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有效策略指明了方向。因此,面向未来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需在“分段、分类、分层”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以“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为参照,对现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进行多维度的优化和重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建设、科学研究方向、模块化课程设置、考试方式改革、工程实践训练、毕业论文等方面探索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培养特色,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促进应用、创新、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己成为当前困扰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难题,并成为阻碍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能否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改革成功的关键环节.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界就“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做了大量的探讨,但多聚焦于学校层面,而对政府、企业等相关因素关注不足.本文从三位一体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在高水平“双师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政府、企业、学校的各自角色和作用,指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形成一种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和企业主动的多元参与格局,而不能仅靠学校的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6.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每个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重心,对比《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分析我院师资队伍的现状,提出了教师自我培养的种种可行性途径和学院培养的各种方式,以及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强兼职教师人才的引进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师资队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以期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找到新模式和更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运作永恒的主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学历合格率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比例不当;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应采取有力措施,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创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建立专、兼职的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加强中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双师”素质教师普遍缺乏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对高技术素质教师缺乏的高职院校尤为重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在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在职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学相关理论与实践、专业技术理论与能力、职业资格认证等。  相似文献   

11.
以"双师型"教师内涵为对比,对"双教能力"概念内涵进行解读,分析了双教能力教学团队建设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如何培养高职"双教能力"教学团队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师素质是影响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设一支具有“双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和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双创型”人才,对高等农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限制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师资引进、师资培养、生产实践锻炼、产学研实训、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的途径,为高等农业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具备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辨析“双师型”概念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分析“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政府、学校和企业各自应采取的措施,探索各方面相互协作、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对高技术素质教师缺乏的高职院校尤为重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师在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在职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学相关理论与实践、专业技术理论与能力、职业资格认证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及学生的实习实训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构建符合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需要以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完备的专业能力体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和成熟的就业能力体系为基本架构,建立配套的人才培养计划管理跟进机制、学生专业能力监控机制、教师队伍提升机制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重点,作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我们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工作实践中发现存在有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力求挖掘出问题背后的潜在因素,并从学校、个人层面初步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教师培训中学习内驱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以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资格认定、考核和激励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经济发展和新型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双师型”教师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热门研究。结合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足等特点,提出制定培养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在职教育,积极引进人才,完善激励机制等有效措施,旨在促进学院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当前,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认识仍然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和培养渠道不畅通,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仍然缺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该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以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重视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要注重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从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