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银行的多种目标模式作比较和选择后,论证了在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专业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不能脱离一般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运行机制,同时要防止偏废行政职能的倾向。并按照这一目标模式,在行政干预、业务经营、成果分配、信贷风险和清偿力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意见。我国专业银行的企业化,已成为当前银行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要进行此改革,首先需要明确专业银行企业化的科学规定性,然后根据我国国情,摸索出中国专业银行的目标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能充分发挥银行的活力,改变以往过多行政干预、窒息银行企业职能的局面,同时又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相似文献   

2.
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不同混业经营模式形成所必需的制度条件来看,我国的现实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时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银行混业经营将成为必然趋势.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现状及国情,以银行为主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应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理想制度选择.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可选择多元化的监管模式,用风险目标法对其资本充足性进行监管,同时设立内部防火墙和控股公司的集团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西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蓬勃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则明显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在于我国分业的经营制度,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外部因素,而主要是在于银行业过去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形式。旧的发展模式在金融不断深化、银行业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强的今天,日益显现出其内在的局限性,严重地影响了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和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所以,应该尽快强化我国银行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论电子商务与银行业的经营方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悄然地在中国兴起,冲击着银行传统的业务,也给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推动了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本文简要论及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兴起,分析电子商务与银行业的相互依存以及为银行带来的发展机遇,并着重论述了电子商务促进了银行经营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的重大突破,也是农村金融组织模式的一次重要改革。山东省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寿光、即墨、胶南等地进行村镇银行试点。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分布、资本规模与实力等进行研究,在发现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与政府鼓励设立的初衷有所偏离、选址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区)较多等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村镇银行不同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富滇银行、富滇新银行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指出富滇新银行成功的关键在于经营理念科学、市场定位准确、经理地方国库、主营业务突出.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重建富滇银行的机遇与条件,并规划了富滇银行的性质、经营目标、注册资本金、设立方式、发起人、资金来源、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合作金融体制存在着组织属性的模糊性、机构格局的分散性、业务经营商业化以及经营活动中的行政干预性等弊端。鉴于这些问题,在以组建合作银行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合作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准确界定合作银行的组织属性,合理设计合作银行的组织体系,严格规范合作银行的业务经营,正确处理合作银行与有关各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网络银行是20世纪金融领域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这种创新,不只是将现有银行业务简单移植上网,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作为新型银行组织方式,网络银行在性质、成本、业务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和监管等方面都与传统银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兴起有其深层次原因.政策层面的松动为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探索松开了手脚.混业经营的各种模式是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在特定金融环境下矛盾的均衡.根据我国金融环境的具体情况,金融控股公司则是我国目前合理的模式选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为向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发展而做出相应的策略安排.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经济加速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导致传统银行业务衰退 ,并使货币乘数上升 ,产生货币创造 ,降低货币需求。网络经济条件下选择稳定利率的政策目标对于稳定货币市场的作用会比较显著 ,同时贷款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程度降低 ,而存款渠道的有效性也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发展的变化,各国银行监管体制不断演变.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亦自<银监法>的颁布实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银监会作为我国现在银行监管的国家监管主体资格及其职能有了法律依据.但是现有的银行监管体制与银监法所规定的还有一定差距,应当以银监法为蓝本,改革和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全球化和跨国化 ,使各国银行展开大规模购并。银行购并壮大银行自己实力 ,拓展业务 ,在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垄断利润。本文通过对几起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银行业购并事件的分析 ,总结出银行业购并的主要特点 ,特别指出中国银行业购并的特点和对策 ,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推动中国银行业的购并、重组 ,以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银行业并购的持续出现,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认清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现状、问题,适应国际银行业发展变化的趋势,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历程,并引入主流银行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建设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采取了跨区域发展的发展路径;地方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金融意识的转变进行了试错式发展;政邮机构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演变而进行调整转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进行发展演进。这些规律的总结和路径的分析,对于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统筹科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代以来,金融业发生了席卷全球的第三次银行并购浪潮,银行业跨国并购活动大量出现,既给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适应全球金融自由化发展和兑现入世承诺,我国必须加快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在全球银行并购浪潮中,只有正确认识银行跨国并购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影响,才能确保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的正常监管对于金融安全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阐述了中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分析了中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银行业监管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银行风险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决策者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从金融压制这一崭新角度探讨了我国居民储蓄过多与银行风险加大的原因。文章分析认为 ,银行风险加大是我国货币当局管制过多和负担过重 ,从而导致政策错位、对银行贷款监管不力或监管不到位以及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所致 ;特别地 ,融资成本低的居民储蓄是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福音而非祸害 ,从而反驳了“居民储蓄过多将导致银行风险加大”的观点。文章进而认为 ,加强金融监管和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才是化解我国银行业风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银行业将于2006年底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享有完全市场准入,在地域与客户方面的限制将完全消除。这将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和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综述了中国银行业的开放现状和前景,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还从商业银行改革、制度建设、组织再造、金融监管等方面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