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短视频以快节奏、即时响应的传播时间特性给人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重建了运动影像的时间序列和日常生活的时间节奏。本文将短视频平台视为时间社会结构的居间领域,通过网络视听媒介使用观察日记研究法和焦点小组访谈法收集人们在短视频消费和生产中的时间体验,提取出机上时间和机遇时间的时间形态,分析短视频如何以可见的速度与不可见的持续时间延长了人们的机上时间,同时又让“算法—媒介—身体”在机遇时间中形成较为稳固的聚合型态。这一套时间机制让平台有了时间意识,同时让人浸入在时间无意识之中,其目的最终指向了时间经济利益的再生产,让用户的时间变成了平台的资本。人与技术的互动及协作持续操弄时间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根本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媒介技术的迭代和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后深陷其中.作为媒介的流量从单一的技术实践进入社会结构.它通过调节老年人的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着老年人群的价值观念和认同取向,并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组织关系.它通过达成理解—制造信任—产生动机—取消行为门槛—制定群体规范的作用机制控制着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对中国城市老年人上网行为的干预主要围绕调适社会养老模式、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媒介使用方式展开.老龄化与以数字化为表现特征的媒介化所产生的互动展现出人与媒介的持久博弈.流量媒介时代,真正考验老年人群的,并不是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技术,而是我们身边的家人和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3.
拖延的理论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延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是个体延迟开始或完全逃避必须完成的工作或必须做出的决策的一种行为倾向。目前,国外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从拖延的理论探讨、拖延的测量与拖延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予以总结。本文对国外拖延的理论与测量研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正>睡眠拖延是指个体在没有外部原因的阻碍下,主动推迟睡眠时间,无法按照预定时间睡觉的现象。许多人都经历过“我再回一条微信、看一集电视剧或打一局游戏就睡觉”,结果几个小时过去还是没有睡觉的情况。当代社会,睡眠拖延行为已经成为健康行为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它严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只有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理念,才能掌握睡眠的主动权,拥有更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5.
拖延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是个体延迟开始或完全逃避必须完成的工作或必须做出的决策的一种行为倾向.目前,国外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从拖延的理论探讨、拖延的测量与拖延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予以总结.本文对国外拖延的理论与测量研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以用户使用微博时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功能认知、信任社会认知为中间变量,探究用户微博互动对其网络购买态度的影响,最终构建微博互动与网络购买态度研究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用户利用微博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有助于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网络购买态度,与此同时用户使用微博时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正向显著影响其网络购买的态度、信任社会认知会正向显著影响用户网络购买的态度,并且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正洗澡不影响褪黑素分泌在冬季,不少人都有睡前洗热水澡的习惯。近日,网上流传"洗热水澡会影响睡眠"的消息,认为睡前洗热水澡会抑制大脑分泌褪黑素,影响睡眠质量。果真如此吗?医生表示,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调节人体昼夜、季节及"睡眠-觉醒"节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区别白天和黑夜。而随  相似文献   

8.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变化。大众文化逐渐从先前大一统的官方文化或国家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它和原有的精英文化一起,构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本文从大众文化产品对人们时间危机的消除中透视大众文化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社会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在这里,时间当然是指文化意义上的时间,或者说人类对时间的感受和看法,而不是作为物质属性的时间。每一种文化都是以一种特定的时间感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不断加速的态势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以速度、移动性和便利性著称的数字媒介与使用主体之间的具身关系不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也强力塑造了我们的存在、认知以及我们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数字媒介一方面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远距离连接,提供了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以及身体上的虚拟在场;另一方面也使得数字媒介主体面临着时间异化和空间异化等不容规避的问题。作为对加速社会的审美救赎和尝试,慢速现代性致力于重塑人的感知和再现的主体能力,强化现代人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展现了主体探索观看世界的不同模式。尽管其难以彻底消除数字媒介主体异化问题,但也为我们应对加速背景下的数字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加速社会视域下数字媒介主体异化的文化批判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要坚持对社会加速进行辩证分析;二是要破除“快/慢”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对加速社会进程中的数字媒介主体异化问题作出全面、客观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
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不断发展的传媒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新媒体,它们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理论、传播生态及人们的媒介使用心理,使传媒市场的传播格局被重新划分.以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为主体的新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人同时参与的传播基本实现,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由明晰变得模糊,形成一种多极的混沌的碎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手机文化与社会区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慧英 《兰州学刊》2008,(11):172-175
从“大哥大”到手机,从极少数到五万万,从几万元到几百元,2007年底,全球手机用户已达到33亿之多。当手机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它从一种地位的符号变成一种个性化的符号,它用它兼容性的多元特征诠释着新的媒体文化逻辑,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区隔方式,无论是从身份、性别、年龄还是从消费、品位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社会分化,它对人们的话语权、符号权力、交往空间、消费观念等政治经济层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手机文化成为社会区隔的一项重要指标。深入研究手机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关系,是媒介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网络小说叙事中,传统线性叙事的时空关系被打破,时间被淡化、模糊、背景化,而地点、位置、场面、空间等的叙事效能正获得凸显。众多空间的排列、组合形成空间序列,促使网络小说地图的应运而生和旅行书写的展开。从某种程度上看,网络小说的叙事是一种旅行叙事,以空间来结构情节,以旅行来串联情节。空间叙事的意义在于,以空间对接当下的碎片化生活,呈现生活的偶然性,它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稳定性结构,揭橥了媒介革命时代生活的快节奏与偶然性,并通过一种YY性融入与快感体验,实现着对当下社会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新媒介以符码的形式完成对主体的建构,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新媒介对日常生活中的介入一方面带有殖民化倾向;另一方面消解以往媒介所具有的鲜明的大众文化或后现代特征.通过改变交往方式对原有的话语霸权进行修正,它重新构建世界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刘艺 《天府新论》2023,(5):41-51
感知模式指的是我们的感性经验如何发生,以及感知的主体性如何被理解的状况。感知模式的“考古”意在提出一种后人类主体生成的历史叙事,从而为理解数字状况下的感知模式提供依据。维利里奥提出了“竞速学”视觉理论,延续了现象学对感知经验的构造,同时提供了一种观察媒介感知的新的经验形态的构想,重申了视角的多重位置与情感多元流动的重要性,为感知模式的“内部性”考古提供了一种范例。技术物与人类主体的不同关系,也成为当代媒介理论不同学派的划分依据,通过对当代媒介理论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廓清了感知模式考古的“外部性”因素。后人类主体性的概念既强调具身性,同时又把媒介的物质性存在当作重要的考察基础;以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相互协作的方式,更强调人类与技术物的关系发生在意义生成和制作的过程之中。理解技术图像时代的感知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走向一种以后人类主体为主导的感知结构和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15.
伴随新技术革命所形成的世界日渐数字化,以数字产业和互联网平台经济为支撑的新媒介空间正在逐步覆盖现实的日常生活空间,成为人们多场合依附、寄居的生活场景或精神空间。在城市空间媒介化的时代语境下,以出行地图导航、生活信息聚合、短视频社交、即时配送服务等数码空间地理的文化生成,正在编织和决定着当下青年群体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的想象建构与知识认知。这一新媒镜城的意义建构与再生产,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惯习与审美,而且重构了青年人对城市的感知经验方式,并改写其在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具身行动实践,异化着人与世界、人与他者、人与“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在线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的满意度成为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以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从在线教育平台的构成要素角度,针对平台特征(平台服务质量)和课程特征(感知互动性和感知附加值)2个方面,构建了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基于用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平台服务质量,感知互动性、感知附加值对用户的期望确认度和感知有用性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可通过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用户预期、有用性、平台服务质量和课程质量4个方面提供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雪 《理论界》2009,(10):172-174
本文集中分析手机使用中的负社会功能问题.本文认为,手机具有作为单纯的通讯工具的"第一身份"和作为承栽社会功能即人际交往的社会工具的"第二身份".而这"第二身份"的存在使手机的使用社会化和复杂化了.其结果,一方面它使手机使用者获得了一些促进社会交往的正社会功能,而另一方面它也使手机的使用者获得了一些负社会功能.这些负社会功能的存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大,形成了对手机使用者的"反控制"或人际关系的破坏.本文还指出,手机使用的负社会功能的存在原因主要是手机使用本身具有的私秘性、易侵入性和即时性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介个体"和"普通日常生活"成为微文化的两个面向。微信分享是一种自我建构行为,用户通过分享的"作品"期望好友欣赏、接受来建构自我形象,从而实现想象和现实两个层面的交互。用户借助微信与好友的共时互动实现审美愉悦与社交实用功能的统一,与艺术"类而不同"构成微信分享审美的内在结构。通过微信分享塑造的自我形象既具有审美的普遍性,又指向现实个体。微信分享不能放在费瑟斯通带有精英色彩的日常生活美学框架中来阐释,它是偏向于社会大众个体普通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最早在生态与媒介的关联语境中运思的理论家之一,麦克卢汉主要从媒介感知环境、媒介符号环境和媒介社会环境及三者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媒介感知系统各成分之间、媒介符号系统各部分之间和媒介社会系统各层面之间的互动共成、循环共生和整体共存等一系列生态学思想,为媒介生态学奠定了一个充满诗性智慧和理性洞见的论说基础.同时,他对媒介感知系统的内在自足性、媒介符号系统的形式生产性和媒介社会环境的非社会历史性的偏爱,也使其表现出人本主义的技术乌托邦倾向.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治理中的政府信任:一种风险感知的解释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7,(2):229-239
风险孕育出潜在的政治危机,并冲击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通过分析一组美国全国性调查数据,本研究尝试回答构成公众风险感知的因素如何影响政府信任。研究发现:人们的安全风险感知程度越低,政府信任越高;而公平风险感知程度与环境风险感知程度越高,政府信任越高。大众媒介来源亦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感知产生了一定影响。高风险感知并非一定会降低人们的政府信任,风险社会亦为建构政府信任提供了有利机会。政府部门可通过积极建立风险规避与风险管控机制,提升人们对于政治系统的认同。引入"风险感知"作为解释框架,有助于重新考察风险社会理论如何应用于政府信任建构,从而为我国新时期风险社会治理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