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七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在创刊号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著明学者张岱年、梁漱明、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分别为该刊题写了贺词。《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  相似文献   

2.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然而,数百年来,人们很少注意他的哲学思想,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宋代哲学家周张程朱的哲学思想,大都出自《周易》。生活在宋末时期的文天祥,其哲学思想亦渊源于《周易》,并来自《中庸》。文天祥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讲不息之理,而“言  相似文献   

3.
《周易内传》成书于1685年,是王夫之晚年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王夫之对《周易》素有研究,1655年写的《周易外传》已阐述了他“立于易简以知险阻”的早期易学思想。《外传》写成后的三十年间,清代统治已日益巩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王夫之对清王朝的政治态度亦有改变。这时,他将《周易》作为哲学启蒙的教材,根据长期研究的心得,对之作了字斟句酌的诠释。《周易内传》(以下简称《内传》)乃王夫之呕心沥血的晚年定论,凝结着他多年研易的成果。《内传》结合明清之际社会大动荡的实际,利用《周易》思想资料,来论述哲学思想。其中阐发了:古人作《易》贯彻的基本准则,历代君臣用《易》理治国,采用的基本原理;数千年来,学《易》对哲学启蒙的贡献;系统地阐述了《周易》对发展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的历史作用。继《周易外传》之后,对发展古代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周易·系辞传》是《周易》从“古经”到《易传》形成过程中的一篇重要阐释著作。《系辞传》在解释《周易》时巧妙地运用了一些阐释的策略,在“易”、“天道”、“人道”之间建立了一个映证模式,设置了从“易”、“圣人”到“君子”、“百姓”的一个认知能力递减的等级体系,并竭力使《周易》所显示的“道”神秘化,从而完成了《周易》作为人类社会法则的阐释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体,既是易学研究工作者的专业性刊物,又对于一般文史工  相似文献   

6.
从接受美学看广告复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文本像文学文本一样,是一个未完成的召唤结构,其意义的阐释有赖于读者的参与。但读者的前理解、审美观、期待视野等存在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他们所阐释的意义有所不同,广告复译因此成为必然。依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广告复译有四大策略:纠错性复译、改进性复译、构建性复译和指向性复译。正确运用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广告复译质量,有效实现广告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7.
《周易》一书以卦为基础,用卦来编目,这在《六经》之中是独具一格的。卦的基本符号一构成了全部《周易》,因此,理解《周易》的哲学思想,理应探求这两个符号的原始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复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他所认定的中国哲学的经典是《周易》、《老子》、《庄子》。严复十分重视《周易》,尽管没有像对待《老子》、《庄子》那样进行点评,他对《周易》的诠释围绕着哲学思想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前人以宗教言《周易》的局面;严复对《周易》的解读是其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富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9.
周公与《周易》"心法"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周公作为《周易》的作者之一,对"心"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其对"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理解得相当透彻,把"敬德保民"的政治哲学思想奠基在"心"范畴之上。因此可以说《周易》中的"心恻"就是指的《周易》心法或周公心法。在《周易》心法中有突出了情感性的政治哲学思想,特别是悲忧惊恐惧之类的情感,具有多种积极性的因素。而忧患意识则是《周易》心法的精髓,其像血液一样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管之中,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人们念兹在兹,不可须臾或离。从根源上来看,这种忧患意识就是《周易》心法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释义 八关斋,佛教在家信徒所持斋名,全称八关斋戒,又名八戒斋、八斋戒、八支斋,亦单名八斋。内容有八:(1)不杀生;(2)不贪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华?璎珞,香熏涂身,/不听不习歌舞戏乐;(7)不于高好床卧;(8)不非时食(过日中后不复食)。现存有四种八关斋经,依年代先后,分别是:《佛说斋经》(三国吴时支谦译)、《中阿含经持斋经》(东晋僧伽提婆译)、《优陂夷堕合迦经》(失译人名,《大正藏》附  相似文献   

11.
丁超五的科学易学思想是立基于宋明易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从中西文化会通的视角切入分析,来对先天及孔子易学思想内核加以阐发和论述的.他从阴阳数理本质上,构架了阴阳两仪在宇宙空间互动作用的动力学思维模型,从而彰明易学所涵摄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并在矛盾的统一性、服务对象、论证的逻辑程式、核心内容等方面探究其共同性的涵项,同时又从对待和对立问题上找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易学思想和体系的演进与中国整个社会的演进是同步的。从伏羲画卦开始,它大致经历了上古《三易》和《周易》两个阶段,而上古易卦的演进,正是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初步形成和完备的关键时期,上古易学思想对婚姻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根据上古《三坟易》和古代神话传说,该文认为上古易卦思想的演进,对我国古代先民由"氏族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转变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北宋士大夫为复兴三代之治,重建王道政治秩序,主张以经术治天下,重视经学的经世功能。在探索王道的过程中,士大夫以《周易》为经世之大法而推崇备至,并注重运用《周易》义理指导现实的政治实践。他们通过在奏议中引用《周易》经义议论时政,为朝廷提出合乎圣人之道的治国之策以实现儒家通经致用的理想。在北宋奏议中,士大夫不仅以《周易》经义培育皇帝的政治道德,而且还从《周易》中厘定出内政治理原则施用于今,从修己、治人两方面充分展现了易学的经世指向。他们以《周易》经义作为评判现实政治得失的标准,批评并制止不合经义的政治行为,规正政治发展方向,从而使《周易》对北宋治国理政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比较吕祖谦《易说》与程颐《易传》,分析《易说》的解《易》体例及其中体现的理学思想认为:吕祖谦从“势”“理”两个维度解《易》,视诸卦阴阳爻是循环转移的,他把《易》视为讲道德修养的书,体现了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又以柔顺为“明德”,突破了程颐的解《易》思路。此外,《易说》还对君臣职分作了限定。《易说》较全面地体现了吕祖谦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不可思议”是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也可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大部分辞书认为此词来自《维摩诘经》。查考相关语料可知,这一习见的成语最早出自东汉安世高《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历史上还出现过“难思议”、“不能思议”、“其不思议”、“可不思议”、“岂不思议”等众多形式。但“不可思议”这一形式因易于口头传诵而被广泛使用。它在表示“思维和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境界”义时,在佛经文献中比较常见;其“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义在现代口语里多用。在词义演变的发展过程中,它由名词性词语转化为形容词性词语,这是由其语义基础和人们的认知心理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俞樾沿袭乾嘉易学之学风,从象数和训诂两个层面对汉易做了深入的探索。就象数而言,整合了荀爽、虞翻升降说和旁通说,提出了穷通变化说;通过解构汉易卦变说,提出了"非反对则旁通"的刚柔相易说与"八纯卦和八交卦"的变卦说;发现汉代卦气说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辨析和修正;秉承了汉易的思路,以象解《易》,贯通经文。就训诂而言,他以"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为解经要旨,将文字训诂运用于解《易》之中,提出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俞氏易学迎合了晚清经学汉宋兼采的特点,折中汉宋象数之学,重建以训诂兼象数的汉代易学。俞樾成为乾嘉以后汉易研究最有成就的易学家,对于后世汉易传承和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一书,虽为哲学专著,但其中多处闪现出文论思想的光芒,如阴阳观念、观物取象、以象喻意、“言不尽意”及“立象以尽意”等等,这些观点给后世文论家以深刻的启迪,并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析史解难的方法,再现殷周时代的剧变,分析伯夷“义不食周粟”故事背后隐藏的政治、伦理、宗教等深层原因。并指出伯夷“义不食周粟”与武王伐纣同样值得肯定。由此可见,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迥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北宋文言小说集《青琐高议》所收146篇作品中有16篇是帝王题材的故事。与前代同类作品相比,这些故事的叙事重心由政治劝诫转向了娱乐媚俗,创作方法由纠缠于正史跃进到恣意虚构,语言风格由含蓄蕴藉变为朴野直露。造成宋代帝王故事世俗化转变的原因是:五代以降帝王权威的严重下降、创作主体社会地位与接受主体审美旨趣的变迁、话本小说审美趣味对传奇小说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周易》包括《易经》《易传》,经、传有着不一样的女性伦理价值观。《易经》女性伦理呈现国家、社会、个人伦理多层次和多样性的格局;而《易传》倾向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妇妻社会伦理,体现了统一性,并对这种统一的女性伦理接通天人之际,凭借形上的根据以证成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周易》的这些女性伦理观,是我国古代女性伦理的重要理论来源,对于后世的女性伦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今人在分析《周易》女性伦理时,应当坚持经、传相分的观点,才能准确地把握其女性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