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强政治共识建设,能对利益差异进行有力解释,对阶层差异进行弥补,建立在政治共识基础上的政治制度能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政治共识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可以通过发展商谈民主、推动公民社会健康发展、实现政治制度与政治共识的融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来建设政治共识,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但矛盾得不到正确处理,社会就决不会和谐。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正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社会运行状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目标。而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基、价值之本、精神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厚的和谐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文化的建设能更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应注意: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保障发展;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科学定位,注重特色,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族是村落的主体结构,而家族文化则是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记载和传承,分析研究家族文化的功能及变迁,对于弘扬家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促进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民政治参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必将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产生深刻影响。同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运行机制主要包含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建立和健全适应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应从建设强有力的执政党和政府(政治发展的牵引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国家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的内驱力)、建设自主自治的公民社会(政治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健全适应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平衡机制,应该努力实现政治价值性平衡(公平正义)、政治制度性平衡(权力制衡)、政治过程性平衡(协调有序)。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理念,在不同的历史形态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高校党的建设在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和谐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政治发展运行机制主要包含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政治发展的平衡机制。建立和健全适应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应从建设强有力的执政党和政府(政治发展的牵引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国家政治体系(政治发展的内驱力)、建设自主自治的公民社会(政治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健全适应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平衡机制,应该努力实现政治价值性平衡(公平正义)、政治制度性平衡(权力制衡)、政治过程性平衡(协调有序)。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社会的建成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建设经济、便捷、海量的数字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更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对促进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也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文化和谐,这要求我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有力的支撑,同时,更需要政治合法性这个有力基石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由“公共协商”达至“社会和谐”。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展示了当代社会政治领域的新气象。对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现时期如何通过民主政治的发展来化解由于社会转型而带来的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形成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程度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主动的制度创新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是运用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组成的社会结构分析法,论证三者如何全面协调地发展。他关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展开,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人的和谐发展。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四个"着力点,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突破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立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全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应该成为高校共青团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必须坚持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只有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 ,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 ,我们只有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化自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由于立场、实践地位和理论研究视角的不同,人们对政治有不同的理解,古希腊时代,政治就是参加城邦的活动。近代,政治是一种权力活动。奥克肖特认为,政治是一种"暗示"。他们所理解的政治实践的含义都有所偏颇。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含政治价值与政治理性的统一。这对于我们建设民主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使社会生活民主化、有序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