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对翻译理论与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应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立体语言学研究模式总结了其他语言学派的重要研究成果,系统性、综合性地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各派语言模式的合理内核,提出了构建立体语言学普遍语法模式的初步设魉;立体语言学研究框架下的等值翻译理论为实施等值翻译提供了一个可供遵循的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2.
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的基础上,设置了一定的参数,步骤上遵循一定程序,为翻译批评开辟了新的视角.本文论述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应用,并对模式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以认知语言学、建构主义、图式理论为基础,对以学生为中心、立体互动的模块式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在该模式中翻译教学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模块、经验模块和实践模块.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发现该模式使翻译教学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更清晰,教学目标更明确;改变以翻译技巧讲解为主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翻译教学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和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译能力、合作学习和持续的翻译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翻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认知活动之一,一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现有的多数研究总以翻译的结果--译作为对象,对翻译过程的研究相对不足.Bell的翻译过程模式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语言理解的角度,对翻译的心理过程进行了描述,虽然有种种缺陷,但基本上反映了翻译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和一定操作性的一个模式.翻译研究应该重视对翻译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访谈形式,遵循Holmes关于翻译研究的描写―理论―应用模式,梳理了司显柱教授致力于功能路径翻译研究的探索与实践——论证系统功能语言学之于翻译研究的可行性,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建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开展包括对外新闻话语与学术话语翻译在内的翻译实践与批评研究,阐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翻译-比较法早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按照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依据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新翻译—比较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证明该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赖斯(Reiss)的文本类型学以及功能语言学特别是豪斯(House)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对翻译质量评估做出的重大突破。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众说纷纭,把文本类型学与功能语言学有机结合,即“文本类型 文本功能”分析模式,可以解决翻译质量评估中片面以来某一种模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学中的热点问题。随着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流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评估模式。本文拟就国外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和翻译观为基础探讨翻译批评的根本任务、指导原作和方法,提出了翻译批评操作的认知语言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译论的大量引介,理论化、研究方法科学化、模式化的观念不断涌现,国内翻译批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在语言学翻译批评模式方面,将翻译批评与语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别从不同的语言学视角去研究翻译批评现象,使其更为科学客观;在文化翻译批评模式方面,打破了语言学范式在译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结束了以语言为中心的静止的研究局面,影响译文形成过程的外部因素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使得翻译批评研究更为全面,视野更为开阔;在文艺学翻译批评模式方面,将翻译批评建立在美学与文艺理论基础之上,强调翻译中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生成,翻译批评的观念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鉴于翻译批评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未来的翻译批评模式研究既要在宏观上坚持人文方向,又不失微观分析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