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翻译理论 ,都应在一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 ,依据一定的语言学模式来进行。本文以立体语言学为指导 ,依据立体语言学模式 ,运用系统论对等值翻译的翻译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原型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范畴理论,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认知范畴观,同时也对心理学、语言学的各个层次的研究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对等值翻译进行重新研究和探讨,对等值翻译的理论的应用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要实现最大限度的翻译对等,译者就必须能够在两种语言文化中寻找最佳原型,才能使读者获得等值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3.
原型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范畴理论,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认知范畴观,同时也对心理学、语言学的各个层次的研究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对等值翻译进行重新研究和探讨,对等值翻译的理论的应用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要实现最大限度的翻译对等,译者就必须能够在两种语言文化中寻找最佳原型,才能使读者获得等值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被应用于翻译研究中,产生了等值翻译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应兼顾各级各层次信息的等值转换。实际上,修辞所传达的丰富内容在译文中的转换不容易处理得当,因而,有些人不愿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影响了译文的效果。本文从美学修辞角度讨论翻译中辞格的等值转换问题及其所体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关涉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思想、艺术等众多因素,而且内容错综复杂的一门学问。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译学界尽管派别林立,观念各异,但总的来说,弹的还是一个基调——“信、达、雅”。近年来,由于国外语言学飞速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和翻译家把翻译中的语言现象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形成了语言翻译学理论,试图用它来解释翻译中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引进,尤其是“等值”概念的引进,的确在翻译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但是由于中文与西语在历史、文化内涵上的诸多差异,照搬“等值”理论,将会使翻译进入迷途。  相似文献   

6.
司显柱的《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从功能语言学视角构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对该书结构和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论后,发现该模式既有优点又有有待商榷之处。优点是在言语交际行为框架里包含了言语交际所涉及的因素,使得言语交际所涉因素与言语行为框架系统产生互动作用,将翻译批评研究与功能语言学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理论基础。但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不足:对“翻译”及“翻译质量”的定义不明确、翻译中言语行为所涉因素及“语境”的涵盖范围模糊、语篇功能与语篇类型的关系及语篇功能与语言功能的关系不确定以及翻译中的“对等”与评估参数设置不全面。另外,其客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论等值翻译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直译、意译原则 ,等值原则进行了较为辨证的、科学的对比分析后 ,认为等值翻译原则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可接受性 ,应当采用等值翻译原则来构建我国的翻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关联理论、认知模式理论、图式理论、运动事件框架等理论出发,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文中介绍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它对翻译研究的具体指导意义和研究前景,同时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缺陷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对语篇翻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入手,分析了语言认知和体验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典型视角论英语和汉语心理使役结构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兴圣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3):71-74,89
采取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典型理论(心理原型理论)为论证的理论基础,以英语心理使役动词为研究对向,以汉语心理使役动词为参照,对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特点及其相互转换进行全面地分类论述。在论述中构建典型转换模式,并力图把转换模式运用于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以期这种新的分析模式能对语言理论研究、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研究提供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基本功,可以用多种语言学理论来阐述指导。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突破传统语言学理论瓶颈,结合各语言学派理论的优势,简单实用,可以解释很多传统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翻译具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以及语篇性等特点。通过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所包含的六大核心观点进行探讨,以认知过程在翻译中的实际运用为焦点,阐述翻译实践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避免只研究语言内部结构,还要灵活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实现译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多重互动,不断体验,最终达到翻译界所倡导的“和谐翻译”。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理论研究在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逐渐打破传统理论封闭、静止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框架,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理论中诸如“等值”、“忠实”等先验性标准和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女性主义理论者在这一潮流中,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批评范式,动摇和解构传统理论和话语霸权的思维模式及其深层结构,而且在不断改变自身“边缘化”、“他者”地位的同时,积极参与具有多元结构、多种声音的崭新翻译理论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语言学为基础的现代等值理论受到了诸多批评。针对等值理论面临的问题,皮姆提出将等值分为自然等值与单向等值,这种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正视了等值语言学命题的矛盾,增强了其诠释能力与理论价值。文章主要介绍自然等值与单向等值的区分及意义,探讨它们在本地化产业中的新应用,并从自然等值与单向等值的角度剖析翻译中译者与机器、科技因素间比重权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翻译研究历史悠久,研究范式更迭转换.本文对语言学的翻译研究历程进行梳理,进一步反思翻译研究中出现的语言学范式,在探索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基础上重构翻译研究的当代语言学范式.文章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将体验与认知相结合,成为体验与认知为一体的活动.语言学是翻译研究的基础,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翻译过程的阐释方面,认知语言学范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中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诞生,到1990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成立,再到本世纪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研究,表明了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为我们展现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的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其研究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翻译等值理论着眼,对广告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文中涉及广告语的特点、等值理论的内容以及对等值理论中语言等值、文化等值、艺术等值三个层次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7.
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非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缺陷进行评介,接着着重介绍了豪斯模式的理论基础、构建、参数设置和评估标准等,并做出简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和多语研究的兴起以及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影响与日俱增的重要分支。新时期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充分立足功能语言学自身,采用语言多维度的全息视角,提出了综合的理论模式,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以内省为主逐步过渡到以量化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为主,强调翻译研究对语言学的反哺作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研究的新特点,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大脑与语言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神经语言学的理论,通过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大脑思维倾向与翻译行为的相关性,证明了译者大脑右半球思维倾向对翻译能力的影响度和重要性,可为改进和提高翻译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当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它从发展到成熟,一直对翻译理论产生着影响,并推动着译学研究向前发展。我国的翻译理论界也出现了许多以功能语言学指导翻译研究的学者,他们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原理、概念来阐释翻译中的问题。其中,既有对翻译研究中重要概念的新的挖掘,也有对翻译实践具体操作的探讨。例如,胡壮麟等运用功能语法关于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论述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概念“对等”的内涵作了深入的挖掘,黄国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但总体看来,我国文学界也存在一个各国主流文学界存在的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