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工群体是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然而,地缘、家庭束缚、性别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女工的组织与动员,也影响了女工阶级意识的觉醒。如何有效地动员女工,成为阶级革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阶级实践中,共产党采取了号召女工团结起来的应对策略。从加强女工内部的团结、与男工保持无产阶级的团结、团结全国其他各阶级妇女及全世界无产阶级妇女等一切可团结的妇女力量三个方面,加强对女工的团结号召与阶级动员,显示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女工问题上的灵活性与务实性。共产党对团结问题的强调有力地指导了这一时期女工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为今后的女工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唯心主义“天才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页。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和那些公开说什么工人太缺少教育,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应当由仁爱的大小资产者从上面来解放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如何动员和领导占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积极投入三大革命斗争实践,充分发挥她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这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大问题,是阶级斗争的需要,继续革命的需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在如何对待妇女的问题上,无产阶级同地主资产阶级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运动是亿万革命群众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把争取妇女的解放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如革命导师列宁所说:“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因产业工人的剧增,劳工问题逐渐成为包括基督教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社会倡导平民教育的影响下,基督教女青年会开展了以让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女工受教育为主的工作。在长达20年的工作中,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举办的6所女工夜校最为典型,坚持时间最长,成果也最为显著。通过对女工夜校成立、生存、变化的艰难历程的历史考察,揭示了作为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社会和思想的女性社会组织——基督教女青年会为启蒙中国女性劳工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的觉悟,引导中国劳动妇女投入到妇女自身解放和民族解放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企业中女工的数量不断增加,发挥着重要的力量,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加强对女工的关心关爱,充分挖掘女工的力量,对助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针对企业工会女工工作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优化女工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产业女工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产业女工,是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近代工运史、妇运史,不可不对近代女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拟就中国近代女工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女工的生活与斗争,作一历史的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父权制主导的社会中,贫穷不成比例地落在女性身上,加之性别歧视克减其就业机会,到国外从事家政工作成了“暂时的母性策略”。女性成为跨国家政佣工并未打破传统性别角色安排,丈夫仍以掌握报酬等形式彰显其主导权,她们所从事的家政工作亦被认为是具有女性特征的“非生产性劳动”。父权制还通过恶化跨国家政女工的性处境来维持,这使她们不仅被定性为性泛滥的存在,也易遭受性骚扰和性虐待。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移工中介以“服务费”“入境费”“迁移费”等名目向跨国家政女工收取高额中介费;作为类资本家的雇主则通过延长工时、增加工作量、拒绝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给予低工资等方式对其进行压榨。女性内部的阶级分化,导致跨国家政女工的替代劳动衍化为特权阶级女性寻求解放的工具。对来自南方国家的贫穷跨国家政女工来说,成为特权阶级女性的家务劳动替代者非但不是实现性别阶级跨越的正道,还使其在伦理位序中降格,进而实质性地沦为仆从性的存在。父权制伤害、资本主义剥削与女性群体内部的阶级压迫,三者彼此交织,共同造就了跨国家政女工面临的消极境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使毛泽东完成了对妇女解放问题的认识过程;妇女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发挥着伟大的创造性;以斗争求解放是妇女争取解放的前提,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是妇女争取解放的重要斗争方式.经济解放是妇女解放的根本。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各种法律法令的制定与落实是妇女解放的保证,要实现全世界妇女最终解放就必须加强妇女国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英国工业革命对女工的影响赵晓兰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却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1]妇女从社会舞台退入家庭小圈子,托庇于男子的萌护。岁月绵延几千年后,在不妨碍社会进步的同时,历史对妇女的命运作出了新的安排。18世纪...  相似文献   

10.
上海是近代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上海工人阶级具有光荣的斗争历史。从现有的记载材料来看,早在1879年,就开始了自发的罢工斗争。1905年在反美爱国运动中,上海工人阶级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忱。在辛亥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参加了上海的光复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工人阶级,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在“五四”运动中,上海十余万工人英勇地参加了战斗,并且成为运动的主力。在斗争中,上海工人和全国各地工人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更使工人阶级认识到只有走俄国人的道路才能获得解放。工人阶级开始成为我国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政治的理论概括为以下十一个方面:国际政治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生产方式对国际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国家的目标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和交换关系决定的;无产阶级国家依然是民族国家,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是不可分割的;民族殖民地人民必须进行解放斗争;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是紧密相连的;和平是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平等是各工人政党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工人政党应把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划分历史时代;最后,号召工人阶级要“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1840年以后,我国近代城市和近代工业都有了巨大的发展。随着这些发展,近代中国妇女有些就迁入城市并融入到近代城市工业中去了。这对近代中国的妇女的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同时还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和剥削。本文以上海女工为例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戊戌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主要集中于戒缠足、兴女学等方面,这也是近代妇女解放的起点。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爱国活动表明,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征程,是从踏上救国道路起步的,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是在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的:觉醒的妇女,一方面在反帝爱国主义运动中冲锋陷阵;另一方面反封建,为争取自身自由解放而拼搏斗争。  相似文献   

14.
一位普普通通的城镇退休女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一只豆雁结了缘,从此,她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感人至深的真情……善良的她救了“宝儿”一命2004年的中秋节这天,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56岁的高丽洁,到县城东边的农贸集市上购买过节的副食品。在市场的一角,她看到有三四个妇女围住一位老汉,讨价还价,都是想买老汉手里抱着的那只“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女工下岗失业的心态,指出发展社区服务是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的重要途径。提出政府、社区、个人应“三管齐下”,为发展和完善社区服务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这是江泽民同志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这个观点极为重要:第一、它说明,妇女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不单单是广大妇女的任务,它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任务;第二、它说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不仅是妇女正确认识自己和解放自己的思想武器,而且是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妇女的思想武器;第三、“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在国际风云多变、国内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来的,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妇女的作用越来越显得伟大和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即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女权运动,着重介绍了美国广大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历程、重大成就及其局限性。同时,也简要地介绍了美国知识妇女为争取教育的平等权利、保护女工和童工等所进行的一些社会改革活动,阐明广大美国妇女在20世纪初已日益觉醒,她们不仅为自身的基本权利而斗争,并且开始成为一支对现存社会进行改造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如今,每当我对年轻人说,自己从小的理想就是想当一名纺织女工,他们都会笑话我怎会那么傻。而我自己回首在纺织厂度过的几十年光阴,依然无怨无悔!1976年,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纺织女工小时候,街坊邻居们都夸我是个漂亮的女孩,心灵手巧。我从小也有个美丽的愿望,那就是长大了当一名纺织女工。  相似文献   

19.
过去人们常说:“有剩男没剩女”.即是说,只要是个不痴不傻的女人,总能嫁得出去.年轻姑娘自不待言,即使是离异的妇女,甚或是拖儿带女的寡妇,只要有再婚的意愿,一般都可重组家庭.但如今,在城里却并非如此,而出现了“有剩女没剩男”的现象,大龄女青年欲嫁无门时有耳闻,因丧偶或离异欲再婚而不能再组家庭的更是屡见不鲜.以吉林油田为例(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一般较大的二级单位(职工千人以上),离异或丧偶的女工都在十数人以上,个别单位甚至达二三十人之多,而能再婚的却寥寥无几,即使再婚了的,也往往是降格以求的“老夫少妻”或“屈做填房”婚姻,真正年龄般配、感情美满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城市女工再婚难,不仅已经使她们自身的身心健康、工作情绪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时常导致“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的发生.那么,城市女工再婚为什么就这么难,社会、特别是各级妇联、工会组织对此应该做点儿什么?笔者试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有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20.
“人的解放”与共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和贡献了一生。他没有象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那样,把人类的解放寄托在形形色色的幻想和善良的愿望上,而是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把“人的解放”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总课题和革命实践的对象,直接与科学共产主义紧密相联,从而开辟了人类求得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一、“人的解放”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人的解放”的问题,并非马克思首次提出,但它之成为科学的概念和科学研究的课题,却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青年马克思生活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在当时反对德国当局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对宗教的批判和要求政治解放,是德国群众普遍关心的两个重大问题。马克思最初提出并探讨“人的解放”,就是同这两个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