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八六九年,托尔斯泰经过七年的紧张劳动,完成了洋洋一百多万字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被高尔基誉为“十九世纪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一出版,就震动了俄罗斯文坛。一八七九年,法译本《战争与和平》问世后,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相继撰文,高度评价《战争与和平》及其作者,托尔斯泰因此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并跻身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和巴尔扎克的行列。一九三九年,肖洛霍夫耗费了大约八年的心血,完成了另一部巨著《静静的顿问》。这部小说在苏联国内外所引起的轰动,与当年《战争与和平》所引起的轰动颇为相似。一九二八年,《静静的顿河》第一、二部刚一发表,就博得了高尔基、绥拉菲摩维奇等人的交口赞誉。接着,《静静的顿河》被译成十几个国家的文字出版,一股“肖洛霍夫热”风靡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2.
一 苏联从六十年代中期起到八十年代,陆续诞生了一批“全景性”、“史诗性”的卫国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如邦达列夫的《热的雪》、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恰科夫斯基的《围困》、普罗库斯林的《命运》、斯塔德纽克的《战争》等等。其中,恰科夫斯基的《围困》篇幅最大(近二百万字,比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多六十多万字),是最能体现“全景性”战争文学的特征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一个坐标,战后和平的方方面面无不关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照”。比如,1928年的《非战公约》终因二战而获得了价值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出来的联合国是战后和平的根本保障;二战后更加规范和完善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战后和平的重要支撑。但是,“有限化战争”与“战争的变异”表明,要真正实现和平还需要一个遥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厄尼斯特.海明威这一名字是与“战争与勇气”、“爱与暴力”、“美与死亡”这些名词相连的。《战地春梦》这部作品就是典型的例证。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在《战地春梦》中象征性地使用天气、人物和道德化的风景,以及他在小说结尾部分所下的大量功夫等的分析,深刻剖析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饿 《北京纪事》2014,(6):98-100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相似文献   

6.
60万字的报告文学《8.23炮击金门》,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40年前炮击金门的纪实文学作品。“炮击金门”——中国当代史上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在书中得到全景式、大跨度和多角度的真实再现。驾驭这部大作的是一位自称好钻“牛角尖”的中年人——北京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卫平。他以注重现实、着眼未来的眼光审  相似文献   

7.
歌剧《钓鱼城》以历史故事为题,用泸州蒙族守将熊尔之妻熊尔夫人为线索,围绕“爱和恨”、“名节和大义”、“复仇与和解”、“战争与和平”等戏剧冲突,通过塑造一个战争中的新女性形象,表达当下“以人为本”、大局出发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8.
《家》是巴金的成名之作。作者以深沉的感情,抒情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典型的中国封建大家族走向崩溃的历史图画。在国内人们常常把《家》与茅盾的《子夜》相提并论,国外评论家则把它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置于同等地位。然而自《家》问世以来,颂扬纷沓而至,批评诋毁亦接踵而来。细析对《家》的各种批评,几乎都涉及到对觉新这个人物的评价和作者对觉新所采取的态度。可见,如何评价觉新这一形象直接关系到对《家》这部作品的评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在结束《战争与和平》的巨量劳动之后,从潜意识中冒出《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构思。但心理定势使他的写作兴趣仍在历史小说方面,想写关于被得大帝的小说,但进展很不顺利。在生活感召下,他回到社会小说的构思上来。一路灵感飞驰,写得很快。写作中,他不断融汇对时代生活的新鲜印象、强烈感受与切身体检,完全服从自己内心的冲动与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使小说发生质的跃变,超出原先的构思与主观倾向,获得意外的巨大成功。因这部小说,他被人尊为“艺术之神”,这部小说的创作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创作“神”性。  相似文献   

10.
《左传》很早就有人称它作“相斫书”。虽然这样的看法显得简单化了些,因为《左传》这部书不只是写了战争,还相当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但这样的看法突出了战争的描写在《左传》中占有的重要的地位,却是独具只眼的。我们要想对《左传》这部书的价值和在历史上的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认其研究它关于战争的描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反分裂国家法》条文的具体解读,阐述了《反分裂国家法》的和平法本质,驳斥了“台独”分子、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将《反分裂国家法》污蔑为“战争法”的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力图从《伤逝》题目入手,来阐释鲁迅先生这部作品的深层意蕴。通过“伤”与“殇”之间关系的深层挖掘,来展现《伤逝》创作所体现的深刻性和隐喻性。  相似文献   

13.
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间谍》是一部反映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小说.F.R.利维斯认为:《间谍》是康拉德“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笔者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试图为理解这部作品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第22条军规》是美国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佳小说之一,但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显然不仅仅局限于战争范畴,作者约瑟夫·海勒想借战争这一残酷而荒诞的极端形式来表现他眼中的美国社会,这在作品的题目、人物两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的交叉——关于朝鲜“军谈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李朝后半期,主要是在十七、十八世纪,连续出现了一批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朝鲜学术界一般把它称之为“军谈小说”,也有称之为“英雄小说”或“武勋谈”的。这类小说以战争为其所主要描写的内容,但这些战争并非都在历史上实际发生过的。早期的作品,基本上有史实为据,如:《壬辰录》(《抗倭演义》)、《朴氏夫人传》、《林庆业传》;中期及后期的作品,没有史实根据,全凭想象、虚构的战争作为其背景。前者一般被称之为“历史军谈”,后者则为“创作军谈。”(见金东旭等编的《韩国小说史》,现代文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第282页。) 这两类“军谈”,在主题思想、情节模式、人物形象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尽管“创作军谈”产生过程中受了“历史军谈”的影响,它的基本色调却与之颇不相同。从作品数量和创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当代女作家村田喜代子创作了大量老年题材小说。其获奖作品《姐之岛》以日本五岛列岛为舞台,描述了老年海女们在海底探险中追溯历史真相、重塑历史记忆的故事。作品以海上世界和海底世界的空间转换呈现出和平表象与战争痕迹,通过海女的职业变化,揭示当代日本海女文化衰落的现状,隐喻传统文化与战争教训传承的危机,通过天皇形象的变化暗示日本战争文化有卷土重来之危象。在当今日本右倾民族主义加剧的背景下,历史记忆风化、传统文化丧失与战争文化“复活”的问题叠加诱致多重危机,作品中海的历史文化意蕴突显出了战争批判、历史反思与危机警示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7.
从音色角度出发,人声是最能够直接表达人类情感的"黄金声音"。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部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充分重视这种"黄金声音"对作品内容的直接表达,从而有效地表现出战争中人性化的情感关怀。本文主要针对这部作品中合唱队的创作进行分析,由此剖析作曲家精妙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柳杞的《长城烟尘》《山径崎岖》《战争奇观》,都是反映抗战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都程度不同的把这段历史的反映,作为为作家写作时某些流行的政治理论服务的工具。《战争奇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柳杞的作品还在不同程度上缺乏战争背景的严峻的氛围,缺乏历史的沉重感,真实感。原因是除了客观社会的制约之外,作者胜利的豪情遮掩了战争的艰巨,弱化、淡化了战争的酷烈。柳杞的作品在塑造战争中的“人”方面作过一些努力。但正面形象都或多或少存在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李尔重同志的《新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全面描写中国抗日战争的长篇巨作。这部卷帙浩繁的系列长篇近500万字,其规模之宏大、场景之广阔、人物之众多,在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中前所未见。作者以纵横自如的笔势,绘出了一幅幅抗战御敌的悲壮画面,塑造出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抗日英雄,其中作者倾注感情和笔墨描绘的女性形象就有二十余人之多。这些抗日风云图上的女性形象虽说不是这部巨作的主体形象,然而却是整部作品宏大艺术结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栩栩如生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为作品冷峻沉重的历史内容增添了激情和美的艺术光彩,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创刊于1911年9月的《青鞜》是日本最早依靠女性自身力量创办的女性杂志,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涌起,《青鞜》的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改变了《青鞜》以往没有记忆的历史。《战祸》是《青鞜》发表的唯一一篇反战作品,从女性视角出发揭示出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表达了女性内心渴望和平、呼吁永无战争的强烈愿望。《战祸》为《青鞜》所作的贡献,也是为世界和平事业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