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让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变得十分有必要。“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借助有效的方式来实现对其的保护与利用。而通过产业化模式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发展,就成了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在产业化视角下浦城剪纸与大口窑青白瓷制作技艺的发展动态,而后提出了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保护濒临消失的人类文化遗产的热切期待,推动了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潮流的形成和发展。文化主体之于文化身份的诉求、权力承担者之于政绩的追求以及商业资本之于利润的追逐,正逐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演变成为一场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资源博弈运动。正视全球化背景下断裂与脱节的文化经济秩序,客观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博弈现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繁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选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等,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体现了我们对优秀文化的尊重和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傣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期为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本文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进而分析当前形势下新农村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此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中,我国政府坚持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原则,即本真性保护原则、整体性保护原则、科学保护原则、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同时,在实践中采取了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等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搞好文化遗产日活动;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8.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其所拥有的传承文化是具有明显民族特征和古文化特征的。因此归属于柯尔克孜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绝对的价值属性。文章以研究柯尔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问题为主要目标,以国内柯尔克孜族的发展现状为准,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交流体系进行了详细探究。希望文章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可为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维护者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阿坝州为例,在社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群众性行为。认为在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融入群众生活,充分利用其文化自觉性才是保证其生生不息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阿坝州为例,在社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群众性行为。认为在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现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融入群众生活,充分利用其文化自觉性才是保证其生生不息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陈云霞 《民族学刊》2013,4(4):62-70,120-122
一直以来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开展了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国家、省、市(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后申报时期",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应力争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文化资源与优势资源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产业化、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策略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2.
湘西州尝试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模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和实践经验。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营造多元化传承的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可持续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传承载体是语言,语言技艺则是传承人最为重要的技艺,口头文学的传承与语言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少数民族语言,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延伸和丰富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教育;语言应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单独项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精神意识和文化意识等,是我国文明的象征,因而,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除了应用数字化保护等各种手段,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传承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全民的努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本文以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建设为视角,从立法、行政、司法各环节总结概括出中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主要特色做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法律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先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早地受到法律保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特别政策措施,使其得到比以往更有效的保护;勇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救济先河,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成为现实权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土族婚礼传承的相关问题,主要对土族婚礼的传承内容、方式和传承人进行了阐释,并就其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和变迁,以及保护土族婚礼文化传承的核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为土族婚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学理性的思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关键是保护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五年多了,在评选名录、公布文化传承人、认定文化试验保护区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国内外都有好的反响,这是有目共睹的.应该说论坛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发表不同意见,提出建设性看法的,目的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得更好.事实上,怎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没有现成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经常总结经验教训,集思广益,不断改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上一层楼,论坛就是生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薛洁  韩慧萍 《民族论坛》2012,(22):48-51
家庭教育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处于启蒙、基础地位。文章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保护的家庭教育传承现状进行分析,认真思考,提出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庭教育,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家庭教育保护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在的,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具有时代传承意义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是以人为本,它着重强调的是以人为主要核心的相关的技术、经验及精神,它的主要特点是活态流变。以人为本,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重中之重,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要求有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全球文化也在进一步融合,为促进文化发展与建设,全世界刮起了一股“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数字化时代下,包含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各项事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切实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细节,本文将立足数字化时代背景,重点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这个话题展开科学的论述与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