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多品牌正积极实施拟人化的营销策略来加强与消费者的关系,却甚少关注到拟人化的风险。有研究关注在品牌犯错后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态度或评价的影响,却在作用方向上未能达成一致的结论。本研究聚焦于在品牌犯错后,消费者对拟人化的品牌和非拟人化的品牌在宽恕意愿上的差异及其内在机制。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当品牌犯能力型错误时,拟人化的品牌会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宽恕意愿;当品牌犯道德型错误时,非拟人化的品牌会获得更高的消费者宽恕意愿。移情在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宽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移情并不是所有犯错类型调节的中介,即不论品牌犯何种错误,拟人化都比非拟人化更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移情心理。本研究在理论上对拟人化在品牌犯错情境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补充与扩展,并丰富了消费者宽恕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实践上,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拟人化营销在品牌犯错后的风险,可以为品牌拟人化营销策略的启用提供建议指导。  相似文献   

2.
拟人化营销是企业赋予品牌个性、增加消费者喜爱度和提高营销沟通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产品拟人化信息不仅会出现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或营销沟通中,还会出现在消费者之间的口碑传播中.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口碑中产品拟人化出现的前因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比于与他人谈论产品,人们在发帖时对产品进行拟人化的倾向更高;自我—他人关注度在口碑形式(谈论vs.发帖)与产品拟人化倾向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在发帖口碑中,自我提升动机会增加产品拟人化倾向,但该效应并不会在谈论口碑中出现.此外,当口碑分享者与受众的人际亲密度较低时,相比于包含推荐信息的口碑,包含拟人化描述的口碑对受众的影响更积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企业应当鼓励消费者在网络平台分享拟人化口碑,利用拟人化口碑在真实性感知方面的优势,产生积极的口碑说服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3.
基于S-O-R模型,引入绿色品牌真实性感知作为中介变量、环境责任意识作为调节变量,对促销刺激与消费者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间的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进行研究,建立其关系概念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价格促销和品牌展示均对消费者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价格促销和品牌展示均对绿色品牌真实性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品牌真实性感知在价格促销与消费者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责任意识正向调节价格促销对绿色产品真实性感知的影响。基于此,相关企业应合理制定绿色品牌价格促销策略,全方位展示绿色品牌绿色属性,强化消费者环境责任意识,重视绿色品牌价值共创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品牌延伸推出新产品,能够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推动老字号的品牌复兴。基于文化契合与消费者创新融合视角,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借助2021年第五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期间获取的634份调研数据,探索了老字号品牌延伸中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发现:老字号品牌延伸中,文化契合度正向影响延伸产品购买意愿;品牌延伸态度在文化契合度与延伸产品购买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消费者创新性不仅调节了文化契合度与品牌延伸态度的关系,而且对品牌延伸态度在文化契合度与延伸产品购买意愿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因此,要从延伸产品开发、营销活动设计和品牌延伸共创三方面进行老字号品牌延伸,即推出高文化契合度的延伸产品,通过营销活动促使消费者采用延伸产品,以及与高创新性目标消费者进行品牌延伸共创。  相似文献   

5.
培育地理标志品牌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明确消费者对不同产地地理标志品牌的溢价支付意愿是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基于湖北宜昌、湖南郴州和江西赣州689份消费者调查数据,对地理标志标签是否影响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进行分析,从心理所有权和乡愁视角构建并检验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影响机理的模型。研究发现,地理标志标签对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相比非家乡地理标志产品,消费者对来自家乡的地理标志产品有更高的溢价支付意愿;心理所有权和感知质量连续中介了产品产地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乡愁情绪正向调节产品产地与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溢价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据此,建议农产品企业要重视地理标志产品产地的心理所有权效应,在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时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分类管理,充分考虑消费者的乡愁情绪对其地理标志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虚拟社区为载体,采用SEM方法验证了领先用户与两种类型价值共创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虚拟社区环境下,领先用户的合作意愿、创新能力、产品知识和互动特性对其参与企业发起的价值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领先用户的合作意愿、创新能力和产品知识也同样对其参与自发的价值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企业提供了虚拟社区及领先用户的相关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卷入度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卷入、广告卷入和购买决策卷入对感觉型低卷入度产品的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均有正向影响;广告卷入和产品卷入的不同方面,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生鲜电商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生鲜电商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信任修复意愿的影响模型,采集327个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研究方法,分析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的生鲜电商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信任修复意愿的影响,并探讨危机类型在此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修复意愿受到品牌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的正向影响。与过失型生鲜电商产品伤害危机相比,蓄意型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生鲜电商的品牌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对消费者信任修复意愿的正向作用会增强。亟须加强生鲜电商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实施生鲜电商品牌战略、提升生鲜电商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激励生鲜电商的环保意识、建立生鲜电商产品伤害危机预防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品牌熟悉度与商家促销方式对其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模拟了网络购物情景,利用消费者的双系统信息处理理论(情感处理系统、认知处理系统)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行分析,检验了品牌熟悉度(高和低)和网络促销方式(价格促销与非价格促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于高熟悉度品牌,价格促销比非价格促销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中介机制为情感处理系统;对于低熟悉度品牌,非价格促销比价格促销更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中介机制为认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性别作为重要的身份信息,对机器人的形象设计和消费者感知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机器人的性别对消费者接受度、信任度、满意度和购买意愿等结果变量的影响,但缺少对消费者宽恕意愿这一心理变量的研究。由于服务机器人的交互技术还处于不断优化的阶段,服务机器人无法完全避免服务失误,存在服务失败的风险,故有必要研究机器人领域的消费者宽恕意愿。研究基于刻板印象的热情和能力维度,考虑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程度,研究服务机器人的性别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采用基于情境的实验法,设计了一个2(服务机器人的性别:男vs女)×2(拟人化程度:高vs低)的实验,通过Credamo见数的官方数据集市平台,收集了304份有效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服务机器人的性别差异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热情在服务机器人的性别差异和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关系中起积极中介作用,能力在服务机器人的性别差异和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关系中起消极中介作用;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程度调节热情和能力的双中介作用。研究补充了机器人性别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研究,可从实践上指导服务机器人设计。  相似文献   

11.
运用准实验的方法,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研究奖励类型对顾客推荐意愿的影响,并检验了品牌关系类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奖励金钱使交易型顾客的推荐意愿更高;赠送礼物使社交型顾客的推荐意愿更高。在交易型关系(社交型关系)情景下感知价值(感知友情)中介于奖励类型对推荐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日益丰富的在线评论类型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但关于在线评论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大小及机理尚不明确。文章以感知价值为中介,构建在线评论类型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模型,以收集的295份有效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字型评论与图片型评论都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其中图片型评论影响更强。文字型评论与图片型评论对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均有正向影响,且在在线评论类型与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在线评论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受益于数字化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发展,国内各类直播APP与直播门户网站随之兴起,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也应运而生。基于品牌价值共创视角,研究了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机制,认为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是消费者参与下的多品牌价值共创互动行为,是对消费者品牌体验价值的重塑。消费者主要与网红个人品牌、待售产品(服务)品牌、直播平台品牌展开价值共创,其中网红个人品牌发挥着品牌价值纽带作用,将各方有效链接,信息流与物流则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消费者品牌偏好决定了各方在网红直播带货营销中的品牌价值共创路径。消费者偏好网红个人品牌时,应以直播内容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情感体验;消费者偏好待售产品品牌时,应以品牌社群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产品体验;消费者偏好带货平台品牌时,以品牌电商营销为核心,重视消费者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14.
购物社区是商家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重要平台,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对商家具有重要作 用。 为探究价值共创行为如何影响购买意愿,基于 361 份购物网站用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 模型和 Bootstrap 分析方法探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感知价值在价值共创行为与购买意愿间的中介作用。 实证结果表明:价值共创行为,包括知识贡献行为与顾客公民行为,对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感知 价值在知识贡献行为、顾客公民行为影响购买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结 论,对在线零售商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产品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塑造知名的、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发展的必经之路。本研究基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农产品品牌传播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探究品牌图式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农产品品牌传播方式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的作用显著。此外,消费者类型与农产品品牌传播方式的交互作用也是显著的,具体而言,当农产品品牌传播抽象的品牌理念时,品牌图式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高,当农产品品牌传播具体的品牌属性时,非品牌图式型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更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平台经济的兴起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诸多种类的电子商务平台涌现出来,竞争的加剧使得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形象的建设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以电子商务平台为研究对象,将电商平台品牌形象划分为三个维度:电商平台品牌表现、电商平台品牌个性、电商平台公司形象三个维度,构建电商平台品牌形象、购买意愿和自我一致性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平台品牌形象三维度均正向影响着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自我一致性越高,电商平台品牌个性和公司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越强,反之越弱;消费者自我一致性在电商平台品牌表现与购买意愿之间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产品伤害危机后的两种主要的销售促进:金钱性促销和非金钱性促销,建立了促销方式通过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模型,研究了不同的促销方式对危机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消费者性别对于危机后促销方式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产品伤害危机后,非金钱性促销比金钱性促销能更好地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提高消费者感知价值,从而能更好地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同时,男性和女性在不同促销方式下的感知风险有所不同,在非金钱性促销方式下,男性有更低的感知风险和更高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8.
引入信任和价值共创理论,分析社交网络下口碑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首先总结了信任、价值共创和网络口碑的研究成果,识别出关键因素;进而引入目前极少使用的社交框架建立一个完整的模型,解释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本研究结论为以后深入研究社交平台下的价值共创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从业者也会对社交网络下的客户关系管理有更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为探析绿色产品的适用消费群体和营销方式,基于自我建构理论,选用绿色酒店广告作为材料刺激物,研究了广告诉求(利己vs.利他)×自我建构(独立vs.相依)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绿色产品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对消费者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具有交互作用,具体而言,独立(vs.相依)自我建构消费者对利己(vs.利他)绿色产品广告诉求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更高,相依(vs.独立)自我建构消费者对利他(vs.利己)绿色产品广告诉求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更高;绿色产品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的交互作用是通过效用感知作用于消费者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达成的,当绿色产品广告诉求和自我建构相匹配时,消费者若拥有更强的产品效用感知,就会引发更高程度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由此,企业应采用不同的广告诉求方式来匹配消费者的自我建构类别,并将宣传重心放在效用感知上,以提升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向。  相似文献   

20.
[提要]近年来,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频繁发生。如何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将断裂的品牌关系再续起来已经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品牌关系承诺下,情感策略比利益策略引起的品牌关系再续意愿更强;(2)在低品牌关系承诺下,利益策略比情感策略引起的品牌关系再续意愿更强;(3)品牌关系承诺能够在品牌关系再续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贡献在于归纳形成了两类品牌关系修复策略,并证实了两类修复策略对品牌关系再续意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识别出了品牌关系承诺的调节作用,可为企业在发生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后采取措施实现品牌关系再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