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红 《社科纵横》2008,23(10):159-160
本文阐释了德育基本含义,在论述德育相关理论问题的基础之上,从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德育内容的角度重点分析论述了德育实践问题,并进一步阐释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对于实现德育理论系统化和德育实践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涂爱荣 《社科纵横》2007,22(5):121-122
朱熹的德育思想非常丰富,在德育方法中,他非常强调德与智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立志与践行的结合、引导与约束的结合、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结合,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德育工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潘勇 《社科纵横》2007,22(5):123-124
文章探讨了网络时代现行德育在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的滞后性,阐释了现行德育与网络结合缺乏实效性的原因,指出了网络背景下德育创新主要在于德育理念创新、目标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葛喜平 《学术交流》2004,(9):168-173
德育是目标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德育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了高校德育的难度,这些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运作系统相关要素的模糊不定或功能缺损。具体表现为:由于教育者对德育定位、德育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价值取向上呈现泛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致使德育内容的设计过于理想化、绝对化,缺乏时代精神;在德育实施方法上表现为智育化、强制化和形式化。增强高校德育过程的实效性,必须建立多层次、可持续性的目标导向,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教育理念与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由封闭性教育向开放性教育转化,以期形成整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德育网络,形成内外协调一致的合力体系,从而实现德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德育应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梅  蔡立彬 《社科纵横》2009,24(3):136-138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问题。高校德育低效度和传统道德思维的局限性,要求从生态德育的视角转轨人的道德视野,以弥补传统人际德育的缺陷。在转轨的过程中,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生态德育。  相似文献   

6.
贺文华 《唐都学刊》2015,(2):106-108
冯从吾一生注重为学讲学之道,形成了其独特的德育思想,作为"为往圣继绝学"的孔孟传人,其德育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继承性与历史袭得性,冯从吾生活的时代背景、学术渊源以及个人的波折经历等,最终形成了冯从吾的德育思想。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对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尤其是对我们今天早日实现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莫飞平 《学术交流》2005,(10):11-14
德育场是德育系统中各要素能量与信息运作的存在方式、中间载体和时空处所,它隐藏着德育过程的一切秘密,包含着德育运动与变化的一切信息,德育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都蕴涵于德育场并最终统一于德育场。德育场具有方向性、相互作用性、连续性、整体涌现性、主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林海燕 《生存》2020,(7):0183-0184
德育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育教育是青少年发展中必须要经历的教育活动。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德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德育的实施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继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助力。作为以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著称的我国而言,道德与思想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德育为先是整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融入德育教育也是教学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曲士英  张辉 《学术交流》2006,46(12):183-187
当前我国的德育工作,无论是德育理论水平的提升,还是德育实践的有效进行,都要求我们对德育过程中理性的价值、功能和力量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理性教育在德育过程中何以可能的根据、意义和底蕴进行哲学思考,是理性教育存在的哲理性依据和它的实践的自觉性前提。理性的力量就是理性在追求、实现德育目标过程中所呈现、发挥出来的功能和力量。理性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德育要在理性与情感的交融中寻求合理张力,反对和防止理性主义和情感主义。  相似文献   

10.
蒋盼虹 《生存》2020,(4):0130-0130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5年3月颁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各类课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组织跨学科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探索课程整合实施。其中,专门的德育课、德育活动、团队课等德育类课程的整合实施是重点。实践中,一方面,现有中小学德育类课程的确存在门类多、内容杂、目标重复交叉的现象,学校需要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统筹课程实施;另一方面,将国家德育课程与地方和校本德育课程、少先队课、各类专题教育有机整合实施,可以优化德育方式,提高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11.
唐建军 《学术交流》2001,(5):145-14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高等师范院校的德育教育必须突出师范性,这是由高师的培养目标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高师德育必须以培养造就道德主体为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实现的途径主要有理想信念教育和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公德教育和学生自我管理;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的参与;言行礼仪教育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赵小瑾 《唐都学刊》2001,17(4):98-10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使中国高校的德育工作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基于知识经济下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大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实现教育理念及对大学生从教会“顺从”到教会“选择”的转变,实现全面提高德育工作者素质,实现德育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实现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更为全面地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缺乏足够的辨别力与抵御力,很容易沉溺其中,对自身良好网络道德意识、网络责任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的形势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这些工作存在党政"两层皮"、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两进"实效性、针对性不强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荟芳 《创新》2009,3(2):81-84
日本处于东亚儒家文化圈,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现代化国家,日本政府对公民道德教育始终如一的重视为其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公民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应借鉴日本公民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当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吾振 《学术交流》2001,(3):134-13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过去相比,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积极性、多样性、现实性和自我倾向性等特点.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以培养更多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7.
家庭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日两国素来具有重视家庭德育的传统,他们既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比较两国家庭德育的特点,借鉴日本家庭德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改进我国家庭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德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具有崇尚德治、重视教育的之人文特征,儒家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奠基者、实践者与弘扬者。儒家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政治主张,把道德教化和“移风易俗”作为治国之首要任务。儒家的教育思想包涵着深刻的文化精神和广阔的社会内容,其鲜明特色即人文性。其德治思想渗透于教育教学领域,主张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即是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品格和人文精神。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教育观念对当今人文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立玮 《社会》2014,34(6):114-139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提出的“自杀类型学”是他对自杀研究做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他通过自杀的社会类型展开的广泛解释和论述,是和其著作中的一些实质问题密切相关的。本文检视了这个类型学的一些关键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涂尔干的人性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强调了涂尔干社会理论的人性基础;这种分析也表明,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是他继《社会分工论》之后对个体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推进。另外,涂尔干通过对作为社会事实的“自杀潮”的独特的社会病理学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因此,《自杀论》的经典意义在于其将理论图式与时代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范式,这充分体现了古典社会理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倩 《唐都学刊》2012,28(6):14-17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吸收20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和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所创立的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有影响的德育理论,至今仍被各国道德理论家和德育工作者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并被证明是有效的。中国当前道德教育存在高调低效的特征,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为我们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诸多启示,我们应变传统的灌输型德育模式为引导型模式,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