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建我国国家旅游卫星账户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尽快建立科学的旅游统计体系,提供具有可信性和国际可比性的旅游业信息,我国应该创建国家旅游卫星账户,以分析旅游业的投入和产出,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反映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创建国家旅游卫星账户面l临的问题有旅游统计与核算的范围不清,缺乏对旅游活动投入产出的计算,旅游统计方法不严谨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筹备小组,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建立交流关系,举办研讨班和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发展西部旅游需要改进旅游统计的基础上,阐明了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对发展西部旅游的意义,即旅游卫星账户可以指导完善西部旅游统计体系;通过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提供有关西部旅游的宏观经济总量,从而揭示西部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还可以引发其他的分析,从而成为西部地区制定科学的旅游政策和战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产业,研究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贡献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整理和计算黑龙江省2004—2013年的旅游增加值及贡献率,定量分析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得出旅游增加值占黑龙江省GDP的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说明旅游产业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使用SPSS17.0软件对旅游收入和黑龙江省GDP进行回归分析,结论为每产生1个单位旅游收入,会使黑龙江省GDP增加8.326个单位,表明间接影响显著。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贡献较大。最后提出逐步完善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一带一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全域旅游作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推进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新疆全面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了契机。该文在剖析全域旅游概念及其相关研究,分析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以全域旅游的视角结合产业融合理论及"旅游+"思维,提出全力促进旅游与交通融合,继续加强科旅融合,加强旅游要素重组融合,强化旅游产业延伸融合,重视文旅融合,深化旅游兵地融合,增加旅游精品线路,重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等新疆旅游产业融合开发路径及措施,以推进新疆全域旅游发展及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旅游卫星账户(简称TSA)是目前世界上被公认的测量旅游就业量的方法。在充分研究旅游卫星账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对旅游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是首次运用TSA方法测算黑龙江省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尝试,其结果与世界旅游组织对黑龙江省的预测情况较为接近,以此证明TSA框架的应用价值及旅游业的就业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旅游现象和重要的旅游业态,是民族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的产业支撑.检讨了学术界对我国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对单一经济价值导向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和产业运行模式进行了反思,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为例提出了构建以多元价值为基础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研究了多元目标价值导向的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与产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产业,特别是假日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优化。为了使旅游业进一步稳定、健康地发展,本文对假日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是否真的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文章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7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效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显著,其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外开放、产业结构等途径产生影响.此外,相比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经济效应更为明显.据此,提出要因地制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分类指导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着力提升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对外开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东中西部的跨区域旅游协作.  相似文献   

9.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是否真的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文章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3—2017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效促进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显著,其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外开放、产业结构等途径产生影响.此外,相比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经济效应更为明显.据此,提出要因地制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分类指导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着力提升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对外开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东中西部的跨区域旅游协作.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旅游经济发展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具有“乘数效应”。但通过对贵州旅游经济的调查分析,发现贵州旅游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与它巨大的资源潜力差距非常大。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实证分析增值税转型对电力行业税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型增值税制下,电力行业增值税税负较其他行业高,并高于名义税率.增值税转型改革(即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可降低电力行业的增值税税负及总税负,促进电力企业的设备升级.但增值税转型并未改变电力行业增值税税负高于其他行业、高于各行业平均税负的格局.2009年新实施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金的抵扣也仅限于其中的设备器具,这仍将造成电力行业与其它行业或企业之间因固定资产结构不同而税负不公.将建筑物等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并进一步纳入增值税进项税金的抵扣范围,应成为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2.
人均工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Views软件对人口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工业增加值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因果关系的验证,证明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变化的重要动因,但不是唯一动因,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其他经济指标一起影响着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工业,特别是把工业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手段来发展时,要注意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更要注意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相和谐。只有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环境相协调,才能取得较好的城市化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增值税转型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经济全球化的兴起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已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 ,由生产型增值税向先进的消费型增值税转型是中国税收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除重复征税 ,也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 ,要制定出转型的具体措施、方法和完善的配套措施 ,保证转型的成功实现 ,以及转型后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84年建立的增值税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暴露出许多不足,亟待改进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实行消费型的增值税制度已是迫切的需求。增值税转型将对财政收入、企业建设、投资增长、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造成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作为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工具,旅游承载力分析与旅游价值评估是衡量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否和谐统一的重要指标。正确地评价森林公园的价值和环境承受能力,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森林公园高效运营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作为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在业界实践中对于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旅游发展新形势的变化也应与时俱进反映到旅游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改革.本文旨在就多年来旅游产业无边界而旅游办学孤立化的矛盾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探索"旅游+"教育新理念,同时提出"旅游+"办学理念与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旅游教育改革创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石油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并对1985~2006年不同产业的石油消费和产业增加值等基本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理论,按照不同的产业对中国石油消费和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第一、三产业石油消费量与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中国第二产业的石油消费量与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无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EV iews软件包对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采用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因果关系进行验证,证明了我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我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变化的重要动因,但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是滞后的。指出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能忽略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定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要看到各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是同样的,关键看该产业是否适合该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