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肩负着监督行政和时相对人合法权利进行救济双重职责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大力建设电子政务,开展网上受理申请和公布复议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上受理申请及公布复议决定要确认复议机关网上收到了申请和申请人的申请时间,公布复议决定及实现网上送达和确认送达时间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首次明确确立了行政复议"不利变更禁止"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行政救济制度中所确立的一项原则,他要求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得作出或者要求其他行政主体作出对复议申请人较原具体行政行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既不能加重对复议申请人的处罚或者科以更多的义务,也不能减损行政复议申请人既得利益或者权利。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原则,将对我国行政复议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权力制约原则是现代政治权力监督原则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人民主权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学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从未完全否定“三权分立”思想的历史合理性。权力制约机制要求制约主体具有活动独立性、制约对象具有活动公开性、制约关系具有对等性、制约手段具有强制性、制约结构具有协调性,等等。我国行政机关人员同时接受政党制约、人大制约、监察制约、司法制约和社会制约,但以权谋私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应健全体系严密、结构合理的制约机制,使直接制约与间接制约、纵向制约与横向制约、同体制约与异体制约、弹性制约与刚性制约在功能上互补,在环节上紧扣,从而达到制约机制系统性能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主要包括以高校各级学术委员会为中心的学术权力、以高校校长为首的行政组织掌握的行政权力和以高校党委书记为核心的政党组织拥有的政治权力。但在权力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权力固有的负面作用与扩张本能,高校自主权的双重属性与特殊地位,导致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因此,应构建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等为一体的高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的信访处理行为应当纳入行政复议的范围,因为信访是否可以纳入行政复议的范畴,根本上取决于信访本身的属性及其与复议和诉讼的关系。具体而言,信访作为监督和(特殊)救济机制,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关的信访处理获得是针对信访投诉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行政复议的受案条件。此外,从信访、复议和诉讼的关系来看,信访既不应是超越于法律监督和救济制度之上的机制,也不应当是独立于法律监督和救济之外的机制,它只能是在法律范畴内、能够与既有法律监督和救济机制相衔接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行政主体调处一定范围的民事纠纷,在世界各国已成通例.在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调处的法律依据,已包括在现行许多法律、法规之中.行政附带民事调处复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应以行政复议案件的成立为前提;两个不同性质的请求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有关联的民事请求在行政复议过程中提起.对行政附带民事调处及其复议进行司法审查不仅有客观现实性,也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主要途径是由人民法院行政庭作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此外, 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受理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行政附带民事调处及其复议决定的申请,在执行前对相关行为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7.
一、行政复议的意义 行政争议和纠纷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经过诉讼后解决,是我国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一种司法手段。但是,仅靠法院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争议纠纷。事实上,我国通过法院审判解决的行政争议纠纷,只是所有行政争议纠纷数目中的少数,大量的具体而复杂的行政争议纠纷是由行政机关自己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解决的。这种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而向该机关的上级机关请求复议,由上级机关审查处理的法律制度,称为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8.
律师协会的权力及其有效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协会在对律师和律师执业机构进行行业管理的过程中,享有行规制定权、监督管理权、纠纷调处权、纪律惩戒权和行业代表权。这种社团自治权同国家权力一样,直接来源于特定的社会成员因维护其共同的群体利益需要而达成的"合意"。它在行使过程中,必须接受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律师行业组织内部的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9.
权利与权力普遍存在于大学系统中,是大学组织中的两大基本法权形态。法权结构,指的是法权总量中权利要素和权力要素两者间的比例。法权结构经历了由传统"侵权式"法权结构向现代"互动式"法权结构的演变,大学法权结构的型塑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互动式"的法权结构,即:从大学外部法权结构看,需要进一步扩展大学自主权,优化政府与大学的宏观权力结构;从大学内部法权结构看,需要通过权力重心下移和权利自治,形成对权力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任何公权力都需要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尤为如此.行业协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国家管理的修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的有效武器.但是,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文章从我国行业协会的历史和现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行业协会对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实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前提和基础 ,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借鉴 ,是对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状况提出的紧迫要求。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要不断增强监督意识 ,改革和完善监督制约体制 ,建立和健全制约监督制度 ,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 ,并不断拓宽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渠道 ,使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实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前提和基础,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不断增强全党的监督意识,要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体制,要建立和健全党内权力制约监督制度,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不断拓宽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渠道,使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使行政权力异化的极端表现形式。行政权力异化及其危害以及对其在法律上的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极具挑战的大课题。反行政权力异化的法律对策应为:1.监督行政权力行使的运行过程,建立制约监督机制;2.事先防范、事中制约、事后惩戒的法律措施;3.建立健全反行政权力异化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王玉波 《南都学坛》2010,30(1):111-115
如何有效地监督与制约权力是一直困扰着我们党和政府体制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刘少奇在长期领导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权力制约的基础是健全监督和制约权力机制,主要提出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四种监督途径。他不但提出了公检法与党政相互制衡、限制国家领导人的权力和"公开的反对派"等重要的权力制约理论,而且结合中国的政治实践,提出健全民主和法治制度是权力制约的保证,并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党与政府、党与非党组织的关系,以实现权力制约的要求。刘少奇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对我国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实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前提和基础,加强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不断增强全党的监督意识,要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约体制,要建立和健全党内权力制约监督制度,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不断拓宽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渠道,使党内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监督行政权力行使或者说对行政机关行政活动实施监督的重要性在古今中外都备受重视,这可归因于行政活动本身的性质。监督的目标是控制行政权力的运用。首先,从行政权力的特征来分析,可以看出对行政权力实施监督的必要性。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是一个持续性存在的庞大的组织机构,它代表国家、代表  相似文献   

17.
权力一定要受到限制。我国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我国的检察权的根本性质是法律监督权,是制约权力的权力,但是检察权自身也必须受到制约。然而,现有的制约检察权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很多检察权滥用的现象,为此需要完善检察权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以非法方式使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权力越轨行为.产生腐败的直接动因是强烈的利益驱动.由于我国权力体系及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存在着缺陷,发生权力腐败也就成为可能.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力度,尽快完善适应社会体制变化的权力体系,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监督,把权力腐败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社会形态、权力的本质属性、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力的责任和党的性质、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有权必然受约.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堕落腐败,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当前,为了对权利实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制一切权力运行的法律体系,实现责任对权利的制约,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对权力运行的全程监控,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全面实行对权力的监督,加强政党、群众团体组织对权力的制约和新闻舆论对权力的监督等.  相似文献   

20.
要确保行政权利依法、公正、高效地行使,就必须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较为系统、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体制,但有时候仍然存在着内部协调机制不完善、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监督操作缺乏可行性等缺陷。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执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群众和社会舆论等监督主体在内的外部监督机制,来使之发挥对行政权力的直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权力政府”和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作用,以及建立行政人员的道德约束机制等内部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来实现,这些乃是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