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北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林永柏在2007年12月8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和关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需要正确的政绩观来保证,只有引导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完善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前提,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上的一次大飞跃,是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确立并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净化、治理、协调"心态环境"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背景形成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得出现阶段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步骤,即五个坚持和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对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与超越,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深入探究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我们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极大的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科学的发展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起七种新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论断,对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进一步准确理解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小康社会”构想体现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它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它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时代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