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聋校语文教学的有效备课是聋校进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实施有效备课,必须以聋生掌握的知识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以培养聋生学习能力为基础预设教学过程,以聋生认知的规律为基础整合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缝纫劳动技术教育是聋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劳动者 (包括作为特殊劳动者的聋生 )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上好缝纫课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上下大功夫 ,培养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新型劳动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想谈一谈在聋校缝纫课教学教法上的尝试。一、利用电教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 ,聋生由于听力失聪 ,视觉便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聋生提供具体直观形象 ,给枯燥的专业课注入乐趣和活动 ,活跃课堂气氛 ,启发聋生思考 ,在他们…  相似文献   

3.
对于耳聋患者来说,掌握与常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是实现自身价值最为关键的一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聋校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技术支持.视觉文化作为教育技术学科中的新兴领域,其交叉学科的特点,能帮助聋生利用视觉优势,突破语言交流屏障.因此,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学习特点,在聋校的课堂教学中创设视觉情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聋校作文教学仍被条框所困,聋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际,实施“开放型”作文教学,可以让聋生从生活中觅一汪有效写作的源泉,从有效阅读中广泛地吸取营养,从有效改评中尝试成功,从而全面提高聋生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聋生由于听觉和言语功能的障碍,抽象思维发展迟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以机械识记和模仿为主,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聋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其掌握最佳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坚持以生为本,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能力,使聋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轻松愉快的学习,提高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领域中,有关聋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较少,致使高等院校的聋生心理培养缺乏可资借鉴的操作方法.本研究在认真分析聋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心理学和体育学科有关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获得培养聋人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方法,最终使这些学生基本达到正常人应具备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聋校的教学实践中,听障学生的汉语书面语能力主要依靠课堂教学途径来培养。教师在课堂中教学生学习书面语,但师生在课堂交往中使用的却是口语加上手语的形式,甚至仅仅是手语。这就使许多听障学生只能看到手语,只能依靠手语接受信息。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主要使用手语进行交流,就更加缺少了运用书面语的习惯和机会。这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汉语书面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严重制约着聋校作文教学的质量。我们认为,要提高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书面语是关键,而笔谈正是符合目前聋校中引导听障学生积极主动运用书面语的一个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高师“三困生”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群体,如何更好的发挥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真正成功帮扶并转化“三困生”是学生工作的难点,根据新时期“三困生”群体的心理特点,高校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三困生”成长档案,完善全员育人的帮扶体系,分类开展帮扶活动以及建立家校联动帮扶机制,成功转化并促进“三困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面培养聋生的社会能力,包括工作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力、口头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耐挫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全面培养聋生的社会能力以“四满意”为核心,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以聋生能够劳动就业,自食其力,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祖国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在我校的一份调查显示,聋生中男生容易产生烦躁、愤怒、偏激、敌对、逆反的不良情绪,女生容易产生烦躁、嫉妒、抑郁的不良情绪。他们做事被动,有一定的惰性,对任何事都很悲观。学习的自觉性,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自控能力都相对较差。针对聋生的在校表现,我校积极构建"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管理模式,规范聋生的行为,培养聋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对聋生的管理和要求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和交流化。  相似文献   

11.
剖析大学生犯罪的深层原因,积极寻求预防对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显得十分迫切。认为社会转型期的负面效应、家庭环境不良及教育不当、高校教育管理的疏漏,以及学生自身法制观念淡薄、道德修养欠缺、思辨能力不足、心理调适能力弱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从大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看,应把预防重点放在学校和家庭。  相似文献   

12.
家庭、村庄和学校是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教育主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村教育主体结构。农村中小学生正是在该结构中获得成长,而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和多发则与其变化相关。农村教育主体结构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农村家庭隔代抚育的“不过问”逻辑;二是村庄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村庄交往中的村民相互“不得罪”的逻辑;三是学校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学校管理中官僚主义的“不出事”逻辑。这些主体行为逻辑的变化,进而带来了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阻隔,包括家庭与学校勾连的中断、村庄对学生和家庭监管的缺位,以及学校对农村社会的脱嵌。治理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除了法制和规范进校之外,还要搭建新型的教育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农村校园欺凌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以N学院全部聋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304份问卷调查,对他们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人际信任随着交往密度和熟悉程度递减向外衍生,亲属信任最强,聋人同伴信任次之,健听人同伴信任最低。性别在人际信任结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年龄、亲子关系、教师教育、同伴关系对他们人际信任影响比较显著。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要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角度,提高聋人大学生对健听人同伴的人际信任水平,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之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由于“应试教育”仍具生命力,学校使学生创造活动得不到发挥,尤其是“名牌”学校效应,更是靠指示、规定和命令使学生服帖。创造力应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创造型教师,而培养创造型学生,首先应培养学生善疑和进取的目质,同时,应加强社会和家庭的联系,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淡薄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导致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个方面。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唤起人内心良知的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结合自己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经历,对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各种心理障碍,主要是社会、环境、教育以及自身因素所致,应倡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使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论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统一性,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任务在于彰显诚信法治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和实践理性教育。法治教育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环节。为此,要关注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加强诚信法治建设,高度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的结合,加强教育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权益维护的"三维一体"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政府与社区关注较少、学校教育和管理失控、父母监控机制弱化、留守儿童自身进取心不强,致使部分“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障碍较多。为此,应积极应用“三维”(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留守儿童自身)模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主要受到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心理焦虑、婚恋心理危机和求职择业恐惧等.高等学校针对心理危机,应当建立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开展“一对一”专业疏导与团体心理辅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婚恋教育,达到化解心理危机,增强学生心理适应与应对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宜采取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合作的策略,使三者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职校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