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深圳市民政局派出了一支来自社工处、市社工协会、市慈善会的8人组成的先遣队开赴甘肃文县灾区进行灾后援助。为把援助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深圳市社工协会设立了深圳社工文县工作站,轮换性地分批输送深圳社工前往灾区提供服务。经过一段时间卓有成效的专业工作,深圳社工们在家园重建、贫困学生援助以及学校、医院重建等方面充分发挥了资源整合的作用,在文县急需救助的个人/单位与深圳的爱心个人/企业之间架起了桥梁,完成了对灾区学校的援建速配、贫困生与深圳市民的援助结对等工作。下面截选的是深圳社工在灾后学校重建中的工作日志。  相似文献   

2.
5·12地震过去两年了.最早进入灾区开展服务的广州社工,仍然坚守在灾区一线。中大一香港理大映秀社工站、广州启创水磨社工站和北川县陈家坝乡社工站、中大平武县南坝镇社工站、新家园社工站、汶川县大同社工服务中心(广东社工站)是代表。广州社工的服务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为灾后恢复重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中我们也看到社工精神和社工理想的坚持,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3.
虽然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社工队伍相比.四川社工稍显稚嫩,但是.作为灾区的本土社工,他们是灾后重建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在灾民心理干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省外社工服务队的启迪下积极探索着灾后重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支持四川都江堰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上海的社会工作者成立“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并纳入上海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的专业团队管理范畴。该服务团自2008年6月25日开始进驻对口支援灾区——都江堰市的活动板房安置点,配合当地政府和群众,以“社区重建”为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重建支持网络等手段,抚慰灾民情绪,重建社会关系,协助灾区人民开展自救和自建。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后,为支持灾区重建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于2008年在绵竹市汉旺镇建立了汉旺社工站,主要针对灾区的残障人士、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各项社工服务,链接外部资源推动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能力与质量的提高,完善社区服务,提高社区管理能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推动灾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民间社工篇里.我们选取了仍然坚守灾区的”儿童友好家园”、青红社工站、剑南社工站、鹤童社工站、国际小母牛、众益华龄,还有未在版面上出现的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救助委员会在北川、安县等地设立的7个儿童希望社工站,“香港无国界社工”擂鼓社工站,台湾慈济协会什邡社工站,以及不标明白己是社工机构但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参与灾后重建的众多NGO,比如去年我们关注过的NGO备灾中心、陕西妇女研究会等。他们,是灾后社会重建和精神重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针对灾区群众需求多元,社会问题复杂多样,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严重失衡的现实,民政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四川省民政质部分灾区对口援建省市民政部门、灾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社会工作行业管理机构、多种社会服务组织积极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支援灾区、服务灾区,在我国开创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先河,有力推动了灾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与实务开展,稳步推进了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社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8.
灾后重建是多层面的,既涉及物质性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人们(尤其是因灾致残人士)的生理康复,也涉及人们的心理调试、生活方式调整、家庭和社区关系重建等诸多方面。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协助人们的社区关系重建,以促进社区互动、形成社会支持、凝聚社会资本,使人们通过社区互助实现自助。笔者根据作为上海社会工作服务团复旦大学服务队第二批领队在都江堰市城北馨居祥园援建的经验,谈一谈对社工介入灾后社区重建原则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为回应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在汶川的物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在广东援建工作组的大力推动和汶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东社工界提供技术支持,广东社工站于2009年11月正式组建。广东社工站秉持“助人自助,温馨和谐”的理念,依托在汶川乡镇设立的社工站网络,招聘社工面向全汶川有需要的群体开展以“精神家园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大胆探索本土灾区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后,一批试图突破社会工作发展瓶颈的社会工作者们,率先发出声音、采取行动、奔赴灾区、亲历亲为,参与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本文通过访谈和调查,记录他们在灾区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并在他们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便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二是摸清需求。摸清灾区群众需求是确保外部社会工作力量有效介入灾区服务的前提。汶川地震发生后,民政部立即联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社会组织和北京大学等高校赶赴灾区,深入了解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四川省民政厅与西南财经大学组成联合调查组,就灾区民政工作和群众需求开展问卷调查,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地震灾害造成的诸多问题中,“三孤”问题——即孤老、孤残、孤儿的赡养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但是,从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看,与此相关的话题似乎更多地是在谈论学校的重建和孤儿的养育。当然,灾区的孩子,尤其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11月18日~20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举行。本次会议系统总结了灾后重建三年来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发布四川灾后学校社会工作成果——希望学校社工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谢英俊是“9·21”地震灾后重建的代名词。他帮助邵族人建房屋,并让原住民自己动手建造自己的家园。更重要的是,他帮助他们重建自己的文化。汶川地震发生后。谢英俊又投身到灾区的重建工作中,从赶工做生态厕所开始,以“9·21”地震重建中积累的经验为四川灾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协助四川灾区进行社会恢复和重建,“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组建了四支服务队,前往都江堰市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逾200日的专业服务,协助居民与其外在环境重趋“适应性平衡”。实践显示,专业智慧在具体工作中得以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6.
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汶川大同)是顺应汶川地震灾区物质和精神全面恢复重建的需要而成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机构自2009年成立至今,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声有色地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后,由各种力量支持的社工队伍陆续奔赴灾区,开展专业服务;由高校师生组成的大量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服务灾民,活跃在四川地震灾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可以说,四川大地震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将近一年过去,社会工作在灾区的服务状况如何?有多少项目已完成?成效如何?坚持服务的工作队有什么计划?  相似文献   

18.
从7月24日开始,笔者率复旦大学社工服务队在都江堰市开展服务。通过访问居民、与干部交流、团队分享及自我反思,笔者发现社会工作在灾后安置点社区重建有其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9.
深圳社工文县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成立于2008年6月中旬,当时抗震救灾正处于第二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安置服务、情绪安抚、资源协调、赈灾救助等。深圳将国际先进的社工理念和探索带入深圳对口支援的甘肃陇南灾区的救援工作中,吸取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事件的教训,首创了“前线社工站,后方慈善会,互助合作,资源整合,同时寻找社工专业介入的契机”的救灾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半个月以后,灾后重建的问题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从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看,与此相关的话题似乎更多地是在谈论学校的重建和孤儿的养育。当然,灾区的孩子,尤其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但是,地震灾区的老人,尤其是在地震灾害中失去亲人的孤老,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显然很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