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柳家巷是张謇初创实业获得成功后,进行经济、政治、教育活动和交往的一个重要阵地,至今留下了许多遗址遗迹,加上历史上的文化遗迹,是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区;该地留下的老建筑也很有艺术特色。文章论证了柳家巷是南通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江海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商品粮产区,并且已经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经济体系。但它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本文拟从历史经济地理角度,对该地农业区(狭义农业)的开发及特点作初步研究。希冀对东北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等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湖南通道芋头古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芋头侗寨享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着产品开发体系不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开发模式不成熟等 诸多问题,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开发经营和管理模式、打造精品和文化特色旅游路线等得力措施加以改进,以推动该地旅游开发走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在对五华盆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地貌、植被、土壤等方面总结了该地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认为造成该地土地退化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而以人为因素为主.从战略政策和具体方法方面提出了几点可行的治理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5.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是由若干区域文化单元交流融合而成的。淮海民间小调作为单元之一,既是淮海戏内容的来源,也是该地人民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的折射和缩影,该地民间小调经过了历史兴衰演变,形成了一定的曲式结构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河南西北部的18个县市在语言上被划入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方言区,从语音上来讲,这些地区的方言的确与山西话更为接近。该方言区形成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与该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及与晋地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关,移民要素也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讨豫西北获济小片方言区形成的原因,希望借此解开长久以来人们对该地"河南人不说河南话"的疑问。  相似文献   

7.
清代曾出现过一位雄心勃勃开发西北的功臣,他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12载中,对该地经济建设起了主导和推动作用。他曾自号为“湘上农人”,因感甘肃地贫粮缺,运输困难,乃执行屯田政策,边进军,边屯垦,并招抚流民垦荒种地,建立区田及公田制,因地  相似文献   

8.
利用民俗学理论对晋中祁县的乡村婚姻民俗进行考察研究,可以看到该地传统婚俗发展、演变的轨迹。婚俗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取决于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等诸多因素,反映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条件等方面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结合延边旅游现状,可将延边旅游区,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长白山旅区,二是珲春市旅游区,三是延边州内其它县市旅游区。本文将着重对珲春市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对该地旅游业的开发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古代西北屯田开发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西北开发主要是农业开发 ,而农业开发的主要方式是屯田开发。本文就古代西北屯田开发思想、屯田开发特点作简要论述。屯田开发促进了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巩固了西北边防 ,也推动了西北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同时也造成西北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恶化。到古代晚期 ,这种主要靠投入劳动力和扩大土地开垦面积的农业开发方式已显简单、落后。  相似文献   

11.
柯尔克孜族聚居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该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辐射地区范围广泛,但是由于居住地及辐射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欠发达,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成效不大。但是克州政府坚持不懈,目标明确,在招商引资、创名牌产品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延绥镇是明朝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南侵设置的九边重镇之一,该地长城修建于正统、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年间,这一时期是明代气温变化的低峰期及北方草原蒙古族挥鞭南下的频繁期。这种对应现象的产生与游牧经济对环境很强的依赖性以及其和农业经济间强烈的互补性有直接关系,而长城因修建在农牧经济的过渡带,客观上发挥了通融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党中央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部署。优化西部经济结构 ,为其经济增长创造强有力的内部支撑 ,是新形势下加快西部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全面领会和正确执行西部大开发中的结构调整方针是正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一 西部开发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部署加快经济的结构调整 ,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 ,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应对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4.
桐林(田旺)遗址的本源是什么,至今在学术界仍莫衷一是。根据先秦古籍中的资料互证、地下发掘、地名遗存、地理形势等多种依据综合考察分析证明,该遗址就是先秦齐国的国之仓廪雍廪的遗址。雍廪《史记》又记做雍林。遗址东侧的桐林,也就是现在的遗址冠名村村名,实际就是该地命名的古音遗留。可以基本廓清,在历史流转过程中,该地名称先后经过了雍、雍廪、雍林、渠丘、西安、桐林的转折演变。  相似文献   

15.
从汉武帝时期经略西南夷地,在洱海区域设置统治机构,初设数县,分隶益州郡和越嶲郡,后汉以此数县属永昌郡,到蜀汉就成立云南郡,领八县。此所谓洱海区域,主要是指蜀汉、西晋时期的云南郡地。当汉、晋时期,洱海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其他区域落后,王朝统治势力也比其他区域逊色,而该地人民反抗统治的斗争则最为强烈。但是屡次反抗都  相似文献   

16.
语言经济研究表明,语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学界和业界对语言经济的关注多是对通用语的经济价值的关注,而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经济价值关注不够,尤其是在国内。当前,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的经济价值不但是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从语言权利、语言生活和语言问题角度看也是必要和可行的。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开发过程中,民族语言既遇到挑战,但也存在机遇。民族语言的开发和旅游的发展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在传统语言经济类型的基础上,还可以发展语言艺术、语言体验、语言展示等新的民族语言经济形式。在旅游业中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经济,是发展语言经济、宣传语言文化的“双赢”活动。  相似文献   

17.
怎样推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开发是社会主义空间经济运动与发展中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社会经济运动中,投资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也是空间开发的最大推动力。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社会积累是有限的,地区经济开发和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宏观空间投资方向和投资地区分配以及投资规模、投资  相似文献   

18.
重庆彭水郁山盐业历史悠久,自春秋时期开始开采以来,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是巴地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在不断开发中有很大的起伏性,由于工艺落后,直到清代才有较大的规模。彭水郁盐的运输极为艰难,工具亦较为简单,主要有陆运和水运两种形式,但行销的范围较为广大。彭水郁盐的开发对推动该地少数民族的进步,巩固西南边疆,维护国家稳定有过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湖南空间开发的指导思想空间开发战略是我国、也是湖南省宏观经济建设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重要课题。制定合理的空间开发战略,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从地域经济增长的角度,以动态和大系统的观点,来着重分析湖南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反贫困战略在帮助贫困群体化、解贫困风险和顺利摆脱贫困循环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喀什市作为新疆的贫困市之一,反贫困战略的抉择必将是喀什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喀什市处于经济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但是,它仍然面临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新贫困群体不断涌现等问题的挑战。随着国家对该地的大力扶持,当地政府结合地区特点,使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利用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项目扶贫、社会扶贫、能力扶贫等综合性扶贫等措施,使喀什市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效,为喀什市的经济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但是,喀什市当前扶贫开发进程中仍然存在忽视扶贫对象的需求和主动参与性,以及过于强调开放式扶贫等问题,从而使扶贫开发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喀什市反贫困战略必须与时俱进,培育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和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