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预算权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预算权是指确定一个国家预算以及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监督权力的总称。预算权是国家财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一种宪法关系。分析了宪法对预算权进行规制的内容,预算权纵向划分为中央预算权和地方预算权,横向划分为议会预算权和行政预算权。探索了预算权的宪法规制路径,有利于保障人大对政府预算审查批准权的决定性权力地位。  相似文献   

2.
行政规章在行政诉讼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这个问题已成为司法实践和理论界所关心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大家。一、行政规章存在的必要性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都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决策和法律。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决策和法律都是通过一定的行政行为来实现的,行政行为既包括基层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会情报委员会的设立,是美国国会现代委员会体制走向完善的重要一环。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的建立,在美国国会史上第一次拥有一个负责监督政府整个情报领域的专门委员会,也是美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国会常设特别委员会。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享有广泛的情报监督和审查权,主要包括:立法倡议权、预算监督审查权、人事任命"咨询权"及相关的调查权和传讯权。国会情报委员会因此成为美国国会与总统争夺情报决策权的得力助手和工具,构成了越战和水门事件之后美国国会权力复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宪法对国家政治权力配置的顶层设计蕴含着检察权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深厚法理,但因缺乏具体法律层面的配套衔接规定,致使宪法的相关条款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当前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有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为以民事行政执行监督,特别是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为基点构建检察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体系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对国家政治权力配置的顶层设计蕴含着检察权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深厚法理,但因缺乏具体法律层面的配套衔接规定,致使宪法的相关条款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当前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有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为以民事行政执行监督,特别是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为基点构建检察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监督体系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韩国现行宪法将立法权和预算权等赋予了民选的国民大会。但由于韩国宪法的几经变迁,韩国国民大会预算权力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但从《宪法》、《国会法》和《预算会计法》三部主要的法律来看,韩国国会在预算审批、执行和决算几个环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原则上刚性,细节上具体,是韩国预算立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监督是法制系统的必要组成部份,是法制系统功能发挥的最终保障,它具有制约功能,强迫人们依法办事,成为迫使人们模范遵守和执行法律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通过调节立法、执法和守法,实现法制系统的良性循环表现出来的。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应当依法对“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进行监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从根本上讲,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实际上是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监督。监督的目的在于保证宪法和法律的遵守和执行确保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进行工作;保证决策正确,减少工作失误。根据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形式主要包括:1、听取和审议  相似文献   

8.
行政抽象命令不属于法律的渊源 ,但对行政管理、行政复议以及行政审判的意义不容忽视 , 它的存在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公共服务的加强 ,行政权也会呈现出扩张的态势 ,行政抽象命令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包括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当权益的侵夺 ,以及损害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导致公权力的失控和滥用 ,从而使行政抽象命令的外部监督成为一个现实的议题。基于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抽象命令监督的非专门性和非职业性 ,法院对行政抽象命令的司法审查作用又十分有限 ,因此 ,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根据宪法、法律的定位 ,应当履行对行政抽象命令的法律监督职责 ,以克服行政体系内部监督的局限性 ,实现对行政权力的制衡。  相似文献   

9.
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必须不断强化人大监督,真正树立宪法权威。但现阶段我国人大却存在监督权弱化等问题,对权力运行缺乏实质性监督。文章从理顺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建立人大弹劾制度、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的监督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强人大对权力运行执行监督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行政紧急权力是行政主体在紧急状态下依照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应对突发事件、捍卫国家主权、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而采取的与正常状态下行政权力相异的一系列运行程序、行使方式和受法律制约的情况的总和。然而,我国行政紧急权力立法规制现状在法体、内容、程序、监督等方面存在问题,其对应的修正办法是建立统一立法与单行立法相结合的法体模式、细化行政紧急权力的内容、完善行政紧急权力立法规制的程序建设和加强对行政紧急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后发展实践中,优化配置权力资源,保证权力合理化运行,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权力监督之必然性:权力监督是权力本质属性的料学反映,是权力主体和行使权力主体相对分离的深刻体现,是权力运行成败得失的理性总结,是反官僚主义和惩治腐败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精辟论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权力监督之必然性的认识,而且为我们努力探索权力监督机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北京青年报>一则关于广州市人大质疑政府预算草案的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广州市2005年的支出预算明显超额.实际上全国各级政府的支出预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额现象.本文分别从法制、监督、执法三方面,对政府支出超额预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直至杜绝超额预算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无论在我国立法上还是实践中,民事公诉已经"崭露头角",而行政公诉则"前途未卜"。然而,环境民事公诉的实践困境折射出民事公诉在督促行政执法进而维护公益方面难有作为。监督行政是我国检察监督的应有之义,行政公诉更能促进行政执法以维护公益、更契合我国国家机关权力结构和检察机关性质,行政公诉应该大有作为。在即将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中,应当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并明确检察机关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的多边贸易体制内,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与加强环境保护之间似乎是一种"零和"的关系。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北美环境合作协定》强调通过缔约方之间的合作来解决共同的环境问题;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缔约方也可以监督其他缔约方国内的环境执法情况,将由此引发的争端提交环境合作委员会处理。  相似文献   

15.
州际协定是美国各州自主解决地区乃至全国性问题时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的合法性由《联邦宪法》第一条第十款第三项赋予。在联邦体制的不同阶段,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该条款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在1893年的“弗吉尼亚州诉田纳西州”以前,所有的州际协定都需要国会的批准;此后,只有那些触及到联邦权利或可能改变联邦体制内力量平衡的政治性协定仍须国会批准,而其它的非政治性协定则不再需要国会明示批准。在放松对各州缔结协定的限制的同时,联邦最高法院对成员州及其公民遵守协定的约束却越来越加强,使州际协定的法律地位愈加巩固。  相似文献   

16.
“职权法定”原则最初是一项行政法原则,但根据依法治国的法治要求,“职权法定”原则应当包括“职权宪定”的要求,所以,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内的所有国家机关都适用“职权法定”原则.依据“职权宪定”和“职权法定”的法治原则要求,全国人大也不得随意越权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可以行使的包括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法律解释和宪法解释的职权.鉴于“司法职权”的概念已经成为法治实践中的政策熟语,但却没有在宪法文本中明确加以体现,根据“职权法定”原则,应当及早通过宪法修改的方式将“司法”、“司法机关”和“司法职权”的概念写入宪法,以确保“职权宪定”原则得到彻底的遵循.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角度,对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台湾决议案》的出台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决议出台时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行政部门提出决议的国内政治动因和国会迅速通过决议的国内政治因素等。《台湾决议案》的迅速出台与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有着直接关系,该决议的出台也对此后的美国国内政治产生很大影响。它标志着国会在战争决策权方面对总统的第一次实质性退让,无形中扩大了总统的战争决策权力,致使此后总统的战争决策权力不断膨胀,并最终导致了"帝王式总统"的出现和总统与国会在战争决策权问题上的严重冲突。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确认政府从事电子监控应受联邦宪法"第4修正案"制约,政府从第三方获取当事人自愿提供的信息除外。美国国会通过《电子通讯隐私法》和《涉外情报监控法》,对美国政府基于执法需要而进行的监控与基于国家安全目的而进行的监控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会颁布了《爱国者法案》,进一步扩大政府收集信息的权力范围,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被重新调整,并引发了诸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说明食品安全法分段监管原则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轨迹,通过对发展轨迹的研究分析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法基本原则中分段监管原则形成的法律机制及存在的问题,因此得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应:建立统一机构赋予其食品安全执法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监管功能,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