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红楼梦未了--《好了歌》意蕴及其逻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好了歌>及注对生存形态根本特征的的哲理把握及认识局限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探讨了<好了歌>在书中出现的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2.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歌集,从中可以接触到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是日本的民族古典.<万叶集>中山上忆良的<贫穷问答歌>,在内容上抒发了对世道的忧愤之情,倾诉了人民的饥寒之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在艺术表现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贫穷问答歌>的创作,与山上忆良的生活经历密切相连.本文探讨了作者表现出的思想情操和作品鲜明的人民性及独放异彩之处.  相似文献   

3.
《颂歌》是德国著名诗人斯特凡&#183;格奥尔格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关于这部诗集是不是欧洲文学传统意义上的“颂歌”,西方评论界素有争议。本文通过对《颂歌》18首诗歌的结构分析,认为《颂歌》继承了欧洲传统的用于礼拜仪式的宗教颂神歌的结构,《颂歌》的仪式化与格奥尔格的艺术宗教密切相关。仪式指明了艺术神圣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谈广西邕宁习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从广西邕宁一带的恋歌、婚嫁歌、生辰祝寿歌、劝戒歌、哭丧歌几类山歌切入,说明民歌是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辞>和<杂歌谣辞>等类歌辞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作品.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艺术成就和史料价值,应当予以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问世后,先有沈德符等对它大加抨击,说它明惩暗劝,实为淫书;淫书说寿终正寝,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劝世、戒世之作的观点却颇为流行.其实<金瓶梅>是一部哀书或痛史,它展现的是那极端黑暗、腐朽时代的人物的扭曲史,正如何满子所说,书中人物的离奇言行更多应看作是人物找不到正常出路的变态的发泄,使人们品味出更多更深刻的悲剧内涵.  相似文献   

7.
<平果嘹歌·长歌集>是右江流域的壮族民间口碑文学的经典之作.嘹歌自古传唱,源远流长,承续了壮族的古代文化,展示了壮族社会历史的整体风貌,体现了古代壮族民众对人文精神的赞美与追求,具有古色古香的原生态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8.
女性意识的高扬--《镜花缘》女性解放思想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现在<红楼梦>之后的<镜花缘>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又一部奇书.书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女性解放意识,它不仅承认女子的才华不亚于男子,而且认为女子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它甚至用女权主义的手段向男权主义发出挑战,让几千年以来一直高高在上的男子在女性面前低下了头.他的空前大胆的女性解放思想使它成为中国小说中思想特别激进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赵岐<孟子章句>是完璧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孟子>注本,也是研究汉代孟子学的唯一可靠的资料,故在孟子研究史上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它在训诂释义方面亦具有突出的特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将<鹿鼎记>称为另类的武侠小说,不仅因为它以历史为背景构建了一个映射现实的"江湖世界",更在于它以形象的语言,塑造了韦小宝这个传奇式人物.而韦小宝由发迹到归隐的过程,又在在反映出了官场、人性的黑暗与政治斗争的残酷.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鹿鼎记>的种种成功之处,便成为了<金庸妙语<鹿鼎记>卷>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土家史诗"的《梯玛神歌》,它与摆手舞、哭嫁歌、撒尔嗬、茅古斯等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土家文化系统,展现了土家人死生豁达、因果报应、纯朴憨厚以及生命纯朴本性的生命意识。本文把《梯玛神歌》放在文化哲学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分析《梯玛神歌》所包涵的地域性、文化多元共通、神秘浪漫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透析《梯玛神歌》及其仪式所蕴孕的文化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儒家名篇<礼运>由于种种原因,古今学者多认为是孔子或其门人真言.本文通过<礼运>与荀子学派观点多方排比考订,发现<礼运>的内容与荀学主要体系大致相同,两者有直接的关系.<礼运>在传承过程中,受到荀子学派之<易传>的明显影响,可见<礼运>出自于荀子及其后学.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的艺术世界,我们既看到了裙袂飘飘,也看到了佩剑闪亮.这场关于情欲的奇异之旅在语言的纠缠里达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对于性,如果我们把它置于人性和人文情怀中去,对它的解读会不会是另一种面貌?是否可以将性的价值尽量中立化?<金瓶梅>的艺术空间也正因丑的发现而被大大拓宽.丑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它清楚地表明,自己并非只是美的一种陪衬,因而同样可以独立地吸引艺术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4.
正确理解<庄子>意蕴的关键在于解读方法的选择.历代读庄皆有不同的方法."以庄解庄"突破传统"以它平它"的理论,反拨将<庄子>现代化,消解将<庄子>原点化和读者化."以庄解庄"方法论将开显庄子研究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水浒传>、<金瓶梅>的西门庆形象比较,认为在<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时代生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类生命欲望的关注、思考.西门庆形象的衍变代表着一种新的认识角度,扩大了传统小说的表现内涵.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的小说<大地>问世以来,已有70年,它的意义有三一是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状况,二是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的没落趋势,三是生动地塑造了一批中国农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逸周书·时训>每节前半部分所记物候与<礼记·月令>等书相同,这是先秦传下来的<时令>.其后半部分则与汉代谶纬之学有密切关系;又"病"、"兵"等上古阳部字在<时训>中与耕部字相韵,这是汉代始有的语音特点.因此,这部分当是汉人的解说,是为<时训>.今传本<逸周书>此篇作<时训解>,"解"字当是孔晁以后人所加.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盖世瑰宝,在旧中国它所处的境遇与荷马史诗当年在希腊和欧洲所获得的赞誉和影响有着天壤之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珍惜<格萨尔>这部伟大的史诗,调出了大量的人力和拨出了大量的财力给予了抢救性的收集,整理和出版,现已取得重大成就.它是藏族、蒙古族、土族和裕固族等兄弟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汉书>中"孰"与"谁"这一组同义疑问代词的共时描写和同先秦典籍、<史记>等的历时比较,认为二者从先秦到东汉的发展演变是十分复杂的,东汉时期"谁"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孰"日渐衰落.  相似文献   

20.
如果将<三国演义>放在世界小说发展流程上来考察,那么,就长篇巨制成熟的时间看,它比欧洲早近两个世纪;而作为历史小说高潮的到来,中国比西欧提前了四、五百年;特别是由于文化背景与文学观念上的差别,中西方历史小说则更是异中见同,同中显异.要之,<三国演义>是世界小说史上成熟最早、成就较高、影响广泛的一部历史小说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