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解释世界"是哲学的一个基本的、普遍的功能,马克思哲学也不例外。我国哲学理论界之所以把马克思哲学的性质视为"改变世界",根源在于对马克思1845年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的错误解读。我们不应该对马克思哲学的性质作过分的、夸大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发展等问题研究的深入,马克思的实践观再次成为理论家们的热门课题。我国哲学界近年来开展的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在国外,以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实践而著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则通过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研究,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作出了所谓的“现代解释”,并且自我标榜这种解释是忠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从理论上剖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解释”,正本清源,这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系统分析模型,利用系统分析模型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三个部分篇章结构说,并突出系统分析和整体把握原著本真含义。在继承传统教学对原著本真含义理解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第二条至第十条是从具体内容上批判了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哲学范式,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式;认为第十一条,与第一条相呼应,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阶级性、革命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系统研究,提出了高等院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与学几点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挝韵》(简称《提纲》,下同)中的最后一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重点号是原有的一一引者注)。从1845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这句名言至今已经一百三十多年了,在他逝世后一个世纪内,无产阶级和人民,遵循这一教导,  相似文献   

5.
<正> 马克思在1848年春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全文十一条,而直接提到“实践”概念的就有十三处之多。加上“感性的活动”、“客观的活动”、“改变世界”等等,就更多了。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把实践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批判了历史领域中的唯心主义,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奠定了一块坚实的理论基石。“实践”概念是《提纲》的核心概念,实践理论是马克思《提纲》的中心内容。那么,《提纲》中“实践”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理解《提纲》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革命变革,就在于它通过对传统哲学形上本体的批判、消解与重构,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奠定了哲学发展新形态的基础。马克思哲学终结了一切旧形而上学,但是并没有完全放弃关于“解释世界何以可能”问题的物质本体论寻求,而是更着力于“改变世界何以可能”,以寻求现实解放的道路。这一寻求“改变世界何以可能”的本体论诉求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旨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经历过一个从哲学共产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演变。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仍停留在哲学共产主义的阶段,但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来证明他的哲学共产主义。《神圣家族》展示了一种“去主体性”的证成思路,放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中的“人的主体性”,转向了社会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环境决定论)。然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唯物主义环境决定论作了“自我清算”,重新回到了“人的主体性”,并且基于“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的统一”这一哲学命题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尽管《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共产主义仍然不是科学共产主义,但通过“环境与人的关系”这一理论中介,马克思在探索历史动力机制的尝试中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并且最终得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完整地表明了马克思哲学革命之改变世界的要义,对第六条引用的"疏漏",导致了理解第六条本身及其与整个提纲、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整体的关系等造成了种种不必要的迷误和困惑。重新关注这个引用"疏漏",并对第六条重新解读,既有利于破解以上种种迷误和困惑,澄清其本应有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又有利于更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要义及其理论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就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解放的承诺来说 ,始终关注着人的存在意义。但与以往传统本体论和知识论哲学不同 ,马克思社会批判哲学的道义性是付诸“改变世界”功用性价值诉求及其价值解释的方法论。本文试就马克思“改变世界”哲学的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解释的方法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怎样读懂它,正确理解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等三个思维方式维度上解读它,说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者的现代哲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同时代性,才能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促进我们的哲学冲击斯大林哲学的束缚,推进我们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与人、 人与物的双重对象性关系为主线, 可以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 系总和的思想。 通过双重对象性关系, 可以分析人的本质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其意识中的双重因 素———非理性与理性, 从而理解两种理性因素即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区别, 进而分析这两种理性在经济关 系与政治关系中的功能差异。 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深化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理解和把握客观社会发展规律, 这一矛盾运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体现出来的, 而这种意识既包含反思性的理性 (经济理性、 政治理性) 认知活动, 也包含社会存在论意义 上的非理性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避谈 “市民社会” 的事实, 在学界引发了市民社会概 念是 “消失了的范畴” 这一代表性观点, 但从文本表述和文本内容相结合的整体性视角来看, 市民社会概 念实质上是 “隐匿” 而非 “消失” 的。 市民社会概念的 “隐匿” 主要源于马克思研究视域和批判方法的双 重变革: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的研究视域的转变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市民社会内蕴多重历史面相和理论意 涵, 马克思为革新和重构市民社会概念而刻意将其加以 “隐匿”; 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运用则推动马克思 自觉意识到应当深入市民社会内部展开具体的、 历史的分析, 这种批判方法的变革为市民社会概念的 “隐 匿” 留存可能性与合理性空间。 市民社会概念的 “隐匿” 不仅表征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种进步性指向, 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展开的市民社会批判中自我革新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具有强烈的现代哲学意义。 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一项澄清在于, 现代哲学 试图以存在关系为基础的存在论取代传统以认知关系为基础的本体论, 以此克服传统哲学对存在与存在者的 混同。 从存在论哲学的视野来看,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迷误有着清醒的意识, 并且已经预先发动了一场把本 体论转向存在论的革命。 马克思立足现实的人的生产生活, 将自身的思想建立在坚实的存在论基础之上, 通 过实践活动来解释人与世界及其关联的历史性生成, 揭示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论内涵, 克服了传统哲学对存 在关系与认识关系的颠倒。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具体总体观是一种研究一般历史和具体历史辩证统一的科学方法论。 完整把握马克思 具体总体观的本质内容, 离不开清晰地辨析马克思在 “具体” 观问题上对黑格尔、 费尔巴哈、 施蒂纳、 蒲 鲁东等人的思想超越; 马克思具体总体观所具有的唯物主义性、 社会历史性、 社会关系性、 内在矛盾运动性 等特征, 也都是在超越这些思想家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和完善的。 透彻地理解马克思具体总体观的四重特征, 不仅有助于清晰地把握唯物史观在 “具体” 解读上的独特理论深度, 而且有助于准确地辨析国外学界各种 流行观点的学理缺陷, 同时也为我们从 “具体” 之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来深化对当下中国的 “具体实际” 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殷夫虽然很早就参加革命, 但其初期诗歌创作以爱情诗和个人主体 “我” 为中心, 直到 1929 年发表 《别了, 哥哥》 后, 才明确转向了革命诗和类主体 “我们”, 但是转向后的殷夫, 仍旧存在 “正负情 感” 的 “矛盾和交战”, 甚至有着难以割舍的 “阴面的果实”。 它们并不仅仅是五四个人主义的残留物和左 翼革命无法解决的难题, 更是现代主体诞生时自带的哲学难题, 即 “我” 和 “我们” 背后的个人与社会阶 级的关系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而 “殷夫矛盾” 的研究意义, 就在其不是这个难题的解决, 而是难题的探索 和症候。  相似文献   

16.
墓室壁画是一个涉及艺术、 考古和宗教等领域的传统文化现象。 墓室壁画在世界各地的普遍存 在, 说明其在人类文明史上曾受到普遍重视, 具有文明共生属性。 遗憾的是, 目前学术界对世界墓室壁画研 究缺乏完整性, 甚至没有完整的遗存数量描述。 因此, 需要进行一个体系性的建构研究。 首先, 我们描述墓 室壁画的定义, 并以此为据划分墓室壁画的遗存材料边界。 其次, 将世界墓室壁画划分为中国及周边分布 区、 地中海分布区和美洲分布区的三大遗存区, 并依据 “全面梳理” 与 “代表性梳理” 原则, 分别描述墓 室壁画遗存面貌。 最后, 从墓室壁画的全球性特征、 墓室壁画的独特考古价值和中国墓室壁画的特别意义三 方面讨论世界墓室壁画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临沂吴白庄汉墓是山东地区东汉晚期画像石的代表, 其中室南壁东门楣上的图像曾被前人识别 为 “行刑图”。 通过图像分析及与考古出土实物的对比, 该图应是分别描绘了帝辛阅简、 好勇征伐、 比干死 谏、 沉湎于酒以及武王率领胡汉士兵伐纣五个场景, 故将之定名为 “武王伐纣图” 更加贴切。 此图系近年 汉画故事之新品种, 表现了汉人 “恶以诫世, 善以示后” 的道德劝诫意图, 传递出 “商周易代” 的合法 性。 同时, 作为 “道德镜鉴” 的武王伐纣图像, 与古罗马战争题材壁画传递的帝王崇拜和英雄主义有着 鲜明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学发展史中的元命题和关切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观念范畴, “自然美” 因其自身无法消 除的 “价值” 倾向从来不曾、 也不可能 “科学” 地言说。 “自然美” 成为问题既因 “自然” 概念的歧义性, 又缘于不断更新变化的美学与生活等 “现实” 因素。 “自然美何以可能” 是从存在方式上探讨自然美的核心 议题, 它的另一面相即自然的 “审美模式”, 在学界已有且通行的 “如画模式” “比德模式” “天成模式” 和 “宇宙模式” 等基础上, 还可以 “文化记忆” “共情体验” “人的力量” “介入选择” 等模式作为补充与 丰富, 其所体现的核心是人在自然美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变化形态和 “言说” 方式。 探讨自然美 “问题” 具有强烈的现实诉求和理论启示, 主要体现在: 其一, 能够有效拓展、 更新、 反思美学学科以及现实 “自 然” 对象及概念的流动感知内涵; 其二, 以 “平等” 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有力冲击、 平衡着以 “自由” 为 最高原则的美学及审美活动本质的论调; 其三, 有效消解美学史中长期并存的 “自然美” 与 “艺术美” 孰 高孰低的选择性悖论和等级制观念; 其四, 以回到 “物” 自身的方式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再 辨识、 再体认, 最终有力维护人之理性与感性等统一的完整性, 表征对人之现存经验的高度关切和人之超越 超验的形而上构建。  相似文献   

19.
对于明清土地制度问题, 研究者们逐渐从以一元的、 绝对的所有权理论为指导走向以传统固有 词汇 “管业” 为基础的探讨, 做出管业是 “土地上自由进行经营收益的一种地位”、 收益为核心的权利等阐 释。 通过契约的考察可以发现, 时人对于土地等资源的管业包括了收益权, 同时还包括占有、 使用、 处分等 权利, 将管业概括为 “对物的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等权利或利益的集合” 更为恰当。 当我们以近现代 的词汇 “权利” 描述管业时, 更多指向的是 “利益” 及有限的意志与自由。 明清时期对土地等资源的管业, 形成了多层级的制度体系, 具有迥异于近代物权体系的外在表现和内在逻辑。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体现了学 者们对于构建 “中国式土地法话语系统” 的努力, 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