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人”即“先代”;“拂士”当释为“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贤士”;“讥”应释为“批评。指责”;“或”即“有”;“区区”当释为“款诚,忠爱”,“随”即“轻易,随便”;“诟病”属同义并列,“耻辱”之意;“岂遽”属同义连用,同“岂讵”,“庸讵”,“难道”的意思;“”当释为“大腿上的肌肉;“过”即“探望,看望”之意;“踬踣者”即“跌倒的人”,引申为“死去的人”或“牺牲的人”,严妆”属同义并列,即“穿着打扮”之意:“德”为动词,“感恩,感激,感德”之意。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六书”理论体系中“形声”和“假借”之间存在着名称条例相互错乱的矛盾:“六书”的“形声”在构词上应是动宾结构,与“象声”、“相形”、“象事”、“家意”是同构关系;而按传统的“六书”说理解,却是并列结构,即“形十声”,这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形声”由此而误入歧途,错领了本该属于“假借”的条例,同时,“假借”只好削足适履地被错置于本是属于“形声”的条例之前。这种鹊占鸠巢,张冠李戴的错乱,造成了许慎“六书”内部以及它与刘歆、郑众“六书”外部之间的矛盾和混乱,致使“六书”理论在整体上与汉字孽乳的实际历程不相符,所以,必须对经典的“六号”理论进行逻辑上的修正和清理,只有还“形声”以本来面目,“六书”理论体系固有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才能得以呈现,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汉字的属性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3.
欧志葵  廖丰 《今日南国》2010,(16):25-27
冠着“至尊”,“黄金”,“宫廷”,“极品”等颇具气势的名字,以鲍鱼,鱼翅,燕窝,干贝,螺旋藻等“精贵”材料为馅,身价不菲的高端月饼在“群芳”环绕中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中的“阿堵”为远指代词,相当今天的“那个”、“那里”,它的源头是“何处”;作为远指代词,魏晋演变作“阿堵”,唐宋元时作“阿底”、“兀底”,今方言中作“兀搭”;作为疑问代词的一支,古书或作“何处”或作“阿堵”,今方言中作“阿搭”、“阿坨”等。“阿”是“何”的同音通假,意义发展或作疑问代词,或作远指代词,不是传统所说的语气词。“兀”作为“阿”的音变,是远指代词,也非语气词。  相似文献   

5.
“肯定”就是要承认,发现,确定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并给予鼓励,不轻易地进行否定和批评;“肯定”式教学法就是在美术技能课中,教师一要“肯定”画,二要“肯定”人,三要“因材施肯”.“肯定”画,首先要善于鉴赏学生的画,其次发现学生的画有创见应给予“肯定”,再次学生的画很差也应给予“肯定”;“肯定”人一是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二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三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力量”,“因材施肯”就是根据学生性格和气质,兴趣和爱好,能力的高低等方面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相似文献   

6.
孟姜女:按照先秦的女子称呼,孟姜女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相似文献   

7.
“法”的观念生成于先秦时期,《荀子》中“尚法而无法”可谓“法而无法”的最早出处,但与后来文艺创作之“法而无法”意涵不同。一方面,“法而无法”秉承了中国哲学自然之道的理念,汉魏晋书论中的“法自然”思想、唐宋文人和理学家所倡的“无意”“自然成文”“法度即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等理论都呈现着“自然之道趣”;另一方面,“法而无法”具有“变法创新”的意涵与精神,刘勰之“通变无方”,唐代之创变,两宋之疑古求新,破“正法”“常法”,倡“日新”“通变”等,皆凸显了艺术创变新意之思;同时,法之“无法”还具有超越之质,意在超越任何“法”之束缚,挺立自我、涵纳宇宙,从而通体透彻,自在活络。“法而无法”彰显着中国艺术特有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罗鸣 《中华魂》2014,(15):42-42
何谓“皇帝心理”?末代皇帝溥仪在“文革”期间“劳动改造”时曾对人说:“一个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他举例说:他当年做皇帝时,宫里有个姓黄的小太监,黄姓令他不爽,硬把人家改姓黑。由此观之,所谓“皇帝心理”,其实就是“独裁心理”。在封建制度下的皇帝,一言九鼎,至高无上,拥有“生杀予夺”的特权。一旦拥有这种特权,就很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独断专行的“皇帝心理”。有了这种“皇帝心理”,再经过人的“吹”“拍”“抬”“捧”,就越发肆无忌惮、狂妄至极。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以“仙石”化猴为开篇,其所谓三大部分,实乃写了本质为“仙石”之“孙悟空”的两次西游,乃起于“西游”,终于“西游”;败于“西游”,成于“西游”,故日“西游记”。但是正如“西游”只是悟空“修功”之“门路”,也是作书人所谓“心性修持”以“完大道”过程的象征,真正的“修心”之“大道”并不在“西游”,当然也就不在“取经”,而在自“心”之明悟。《西游记》作为“仙石”而能“悟空”的“修心记”,实为一部以“修心”为旨的“仙石记”。其为后来《红楼梦》托始“石头”以为“石头记”的前驱,不亦宜乎!  相似文献   

10.
在如今这个时代,但凡提起“钝感”这个词,十有八九,如今的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不是好事。 在如今这个时代,从没有听说过,有人喜欢听别人说自己是“迟钝”的人,因为“迟钝”就是“迟缓”,“迟缓”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意味着你可能失去一次赚大钱的机会:意味着别人“吃肉”,自己“喝汤”;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作何解读,其中既有史料解读的分歧,也有词汇训释的差异。“越明年”的解读,当从历时性的语料研读入手,找出直接的证据。从时间记载确切的墓志资料可以看出,“明年”指的是次年,而非第三年;“越”字与时间连用,有“越”+时间点、“越”+时间段两种,前者表示的即“越”字后的时间,《岳阳楼记》之“越明年”正是如此。后者表示的是跨越、度过一段时间,“越”字为动词。在“越”+时间点这种用法上,“越”与“粤”相通,“越以”和“粤以”用法一致,“越”“粤”二者均是句首无意义的虚词,不能训作介词“到”“于”等义。因此,“越明年”即“明年”、次年之义,在《岳阳楼记》中,指的是庆历五年,而非庆历六年。对滕子京《与范经略求书记》时间的再解读,也可判定岳阳楼增修在庆历五年,与词汇的训释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庄子·逍遥游》中“去以六月息”的“息”,前哲时贤或释为“休息”,或释为“气息,指风”,从对《庄子》内篇中“息”及与之相关的词的用法统计中可以看出,《庄子》内篇中,凡“停留,止息”都说“止”,不说“息”,“息”最主要的用法是作名词或动词,意为“气象,呼吸”。所以,这个“息”应采取第二种解释,“去以六月息”意为“(大鹏)离开北海要凭借六月的大风”。  相似文献   

13.
“河山之阳”中的“河”,指的是韩城市城南的“沆水”,“山”指位于旧时夏阳县西北的“梁山”,“龙门”指位于“梁山”之阳,高门原南界的“龙门砦”,“梁山”,“沆水”,“龙门砦”是旧夏阳县的管辖区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是:“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伴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整体识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肩负着“识字提速”的重任。“整体识记”即把汉字当作一个整体,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通过各种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从而实现对字形的整体记忆。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整体识记”在追求识字“量”与“速”提升的同时,识字的“质’,却有所降低。笔者曾对一、二年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学生中较多地出现形近字混淆,识记出错等现象。例如:把“陪”认成“部”,把“晴’’认成“睛”,“喝”认成“渴”,把“初”中的“衤”写成“礻”等这些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出错的频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5.
“右”原始词作“右手”或“右边”讲,古读上声。“右”和“又”同词,但是中古人作注时“右”作“右手”和“右边”讲读上声,“又”作此义讲读去声。从语言的角度说,作“右手”或“右边”讲的“右”不论写作“右”还是写作“又”,都本读上声。“右”的滋生词,作“扶持”“帮助”讲,则读去声。“右”的变调构词当来自上古,甲骨文即有变调构词,至迟晚唐以后,“右”的原始词的读音开始向滋生词读音混同,如同今天的读音。  相似文献   

16.
“无赖”是中古、近古汉语中常用的俗语,多见于诗、词、曲。然诸家释义多误,原因亦在于望文生训,随文释义,未能根据语素确立有概括性的义项,又忽视于“无赖”意义发展转换的时代性。笔者为此提出辨误,以为:“无赖”本义为无靠,引中为指放刁撒泼等不端行为以及有这种行为的人,又引中为无可奈何,由此引申为无聊,再引申为无限,众多。从无聊义又发展为讨厌,烦闷、空虚,无意义、不庄重三项,所以“无聊”与“无赖”实为同义词。至于“无奈”,则在“无可奈何”义项上与“无赖”同义,又在“无限”义项上和“无那”同为“无赖”的代音异写词。总之,“无聊”、“无奈”以及“无那”都与“无赖”有一定的词义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钟相杨幺起义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全面进行反封建斗争,“焚官府”,“杀官吏”,毁“圣庙”,宣布“国典为邪法”,“没入”地主田地“授贫者耕之”,“等贵贱,均贫富”,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使起义区出现“田蚕兴旺,生理丰富”的经济局面。那种认为“杨幺控制区内,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并由此而论证岳飞镇压杨幺起义非其“污点”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8.
高小平 《山西老年》2011,(11):62-62
晋中市委老干部局在自身建设中以“三个三”为标准,通过抓素质树形象,抓班子带队伍,确保工作扎实、深入、有效地开展。“三个三”即树立“三种意识”,坚持“三种作风”,发扬“三种精神”。“三种意识”,即进取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三种作风”,即雷厉风行的作风,一丝不苟的作风,精益求精的作风;“三种精神”,即勇于担当的精神,敢干敢争的精神,乐于实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形素”、“词素”、“语素”这三个术语同出一源,都来自西方语言学中的“moypheme”,但所指不同,“词素”、“语素”并不是在语言单位的同一层面上,“语素”是和“词”平行的一个语法单位。“词素”是词的构成成分,是由词切分出来的下位单位。不能因为汉语词的确定存在诸多问题,而“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语素”的确定先于词,就用“语素”取代“词素”。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提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上从“教育”转向“服务”,培育方式上从“局部”转向“整体”,培育平台上从“课外”转向“课内”,效果考核上从“成绩”转向“素质”,培育目标上从“短期”转向“长远”,培育机制上从“学校”转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