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鹤鸣 《中华魂》2016,(4):63-65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我是从哪里来的?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依据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载体,这就是家谱。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名目众多。什么是家谱?家谱就是"记述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尽管家谱的名称琳琅满目,内容千差万别,类型多  相似文献   

2.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15世纪,欧洲大陆上突然来了这样一批人,他们的皮肤黝黑灰暗,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就自称是埃及人。于是,人们称他们为吉普赛人(吉普赛Gypsy是埃及Egypt的变音),法国人以为他们是从波西米亚来的,就称他们为波西米亚人,意大利人称他们为"秦加里人",苏俄人称他们为"茨冈人",在北欧,他们还被称为鞑靼  相似文献   

3.
经常有人问我:你从一个仅读两年初中的人变成著文写作的学者型教师,其间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认为: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一本好书是一位好老师".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一放学就和伙伴摸鱼捉鸟,打野仗,捉迷藏.记得在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天,全家人都不在了,我躲进阁楼偷翻箱子--里面一定藏有集邮本,没想是哥哥的藏书.  相似文献   

4.
《人生与伴侣》2011,(7):61-61
从哪里来的 有个小男孩,有天放学后,问他的妈妈:"妈妈,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5.
我思故我在     
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还真是这么一步一步进化来的. 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万物就显露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何手指长短不一?为何天空电闪雷鸣?为何果子熟了会掉下…… 人类的思考,常常殊途同归.当我是个小小少年,也曾仰望星空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大终极问题,曾经想过的,举个手看看.  相似文献   

6.
博客心情     
《21世纪》2009,(10):34-35
不热的非洲 中国人和亚洲国家的人民一般都觉得非洲很热,因为非洲人“晒”得那么黑……有一次我从内罗毕飞往香港,飞机在曼谷经停,上来一拨人,一位泰国华人中年女士坐我身旁,看了名片姓冯,她问我说你从哪里来?我说非洲肯尼亚。她说:“非洲?那里很热吧!”我说那里比泰国凉快多了,可她就是不信……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 认识PartyOne Knowledge  毛主席说过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ChairmanMaosaid ,“Wheredocorrectideascomefrom ?Dotheydropfromtheskies ?No .Aretheyinnateinthemind ?No .Theycomefromsocialpractice ,andfromitalone .”1 937年 7月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2014: 我是MH370。不要问我是从哪里给你写信的。有些事情如果需要知道,人们早晚会知道的。你也不用担心我是来谴责你的。是的,你已经把我忘了,这我知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你并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好,但也没有比别人做得更差。“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命运均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如何开发自己的写作才能呢?我的第一个体会是读书。人是要有思想的,思想是我们的灵魂。思想从哪里来?是从读书中获得。对于女孩来讲,读书一次,美丽一次;对于男孩来讲,读书一次,潇洒一回。我小的时候,赶上文化大革命了,简直很难读到像样的书。但我在读小学时,竟然读到了破旧的《牛虻》,还读到了《雁翎队》、《小英雄雨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好书。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句话:我无处可去,我无处不在。这句话让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歧义的专家学者很多,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尤其是在结构歧义上讨论得相当深入全面.我不想鹦鹉学舌,只想零星拾趣.趣在哪里?大家都探讨歧义现象,歧义的产生以及如何排除歧义.然而众所周知,历来就已经有许多语言巧匠,把歧义当成至宝,运用得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我们不能把歧义的妙用看成是语言修辞研究上的“小儿科”,不屑一写.其实它已经,还正在发挥着修辞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日本、韩国再到中国,世界各国奥运盛会、世博盛会无不展示了国家的强盛、社会的繁荣,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欢乐。但那些巨大的耗费是从哪里来的呢?很多人以为那是在花国家的钱,但其  相似文献   

12.
“我是谁”,在哲学史上这一简短而又深刻的发问不知由此而产生了多少的哲学家,也不知由此而困惑了多少的哲学家。人们也许会轻易地回答:我不就是人吗?可人是谁?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事实上,这一发问真正触及到哲学的灵魂,“全部哲学就在于了解我是谁”(罗伊斯语)。打开人类哲学史,不论中国圣人孔子的“知人”,还是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的“佛”之  相似文献   

13.
居家受骗记     
黾子 《新天地》2012,(12):22
一个老朋友到家里来看望我,还未及向我寒暄,我就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她:"你可不知道,我昨天差点让电话诈骗骗光所有的财产,我真是老糊涂了吗?"说着说着,我的眼泪控制不住洒落下来,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样……那是下午两点钟左右,寂静的家中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话筒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你叫李××吗?你有封紧急挂号邮件在我们这里,请带上身份证来取。"我问是从哪里寄来的,对方语气严肃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汗水     
1.汗是从哪里来的? 汗是从皮肤里出来的,这话没错,但准确一点说,汗是由皮肤的汗腺分泌出来的。原来,在我们全身的皮肤下分布着约200万个汗腺,其底部是一条曲里拐弯、盘绕成团的小细管,从小管里专门往外分泌汗液,汗腺口很小,用肉眼看不到。汗水就从这个小口分泌到  相似文献   

15.
环保孙悟空     
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真的变成了孙悟空。我快活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突然,远处刮来一股臭气,臭得我从天上掉了下来,“咚”,我头上起了个大包。我大叫:土地出来见我!”从土里爬出来一个怪老人,我大叫“:你是何方怪物?”那怪老人说:我是这里的土地,大圣有何吩咐!”我问:“这些臭气是从何而来?”土地说:“这臭气是从远处的河里来的。”我告别土地来到了这条河边。只见这河里到处都是垃圾,河水已变成了污水,死鱼到处都是。我带上防毒面具。突然,从河里爬出一只乌龟,我问“:乌龟,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它说:“大圣有所不知,这里…  相似文献   

16.
症状种种     
强迫观念1.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既而产生强迫性检查行为。如出门后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写信是否写错地址等,为此反复检查,不断验证。2.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反复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没有意义,但无法自我控制。这种症状在青少年中表现得较多,如想"为什么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等于三?""为什么某人和这个人好而不和另一个人好?""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种人与那种有探索精神的人不一  相似文献   

17.
李贺及其诗歌以东方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诗性智慧,运用极富艺术魅力的诗化语言,围绕人、鬼、仙三种生命不同的状态,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尘世、鬼域、天国的建构来完成特定的时空转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一生命哲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作出了精彩的、极具个性的回答.只有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切入,抓住李贺对人类生命之功名、享乐、苦难、爱情、死亡、永恒等种种问题的追问这一关键,才能揭示出李贺诗歌内在的哲学意蕴和精神实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人体就像一个大化工厂,你有什么样的心情,身体就会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同样的身体外因条件,为什么有些人不得病或是病得轻?这些人的抵抗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人体就像一个大化工厂,而心理给身体输入了不同的密  相似文献   

19.
正抵达朝鲜访问的时候,刚好是9月初。朝鲜的开学似乎要比中国来得早,满街都是穿着校服的孩子。罗先市中心有一个广场,还没有铺水泥。好在没有下雨,不至于成为泥浆地。边上有一所学校,中午时分,成群结队的孩子们从家里吃完饭,往学校里走。我好奇的是,许多女孩子的手里,都拿着一朵鲜花。这种风景,在中国,在日本是很少见到,我纳闷:这些花是从哪里来的?拿到学校里去干什么?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生态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文章在分析了诸多的历史资料以后.认为《周易》开创了人类生态智慧的源头.经过儒家、道家、佛家等学说的充实、完善和传播,经由起源—成型—发展—升华四个阶段而逐步形成了人类特别是东方的生态智慧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