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岳区杀敌英雄”、“特等功臣”田友义,于去岁8月走完他77年的人生历程,永远离我们而去。但他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并不因其生命的逝去而被人遗忘。 田友义于抗日烽火中的1942年在家乡沁水参加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和平建设年代,将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事业。战争年代,他是人民的功臣;和平年代,他是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何其芳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1930年代无疑是何其芳在艺术上最为雕琢、用心的时期;而1940年代进入延安之后,何其芳的创作心态和诗歌风貌都产生了明显的改变,同《预言》集相比,他的《夜歌》集的确显得有几分拙朴。许多人把这种转变归咎于时代,并认为何其芳从1940年代开始逐渐背弃了艺术上的追求,在艺术上开始退步。而实际上,何其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都体现了他对诗艺的探索和追求,他始终自觉地遵从诗歌的关学要求,坚持诗歌的艺术品格,在这个前提之下来进行创作,而没有把诗歌降格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这种“艺术自觉”的意识是贯穿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甚至是整个创作生涯当中的。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与中法战前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 6 0年代 ,李鸿章在中外交往的过程中接受了西方的部分外交思想 ;70年代 ,为求和局、图自强 ,他以西方外交思想重新审视面临强国挑战的传统宗藩关系及体制 ;80年代初 ,为避免中法因争夺越南而交战 ,他全力与法国周旋、谈判 ,并签订了有益于双方的条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李存葆以军旅小说创作享誉中国当代文坛。1990年代中期以来,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散文创作。他的散文主要关注自然生态和人性生态,且在艺术上融激情、知识、意境为一体.既情理交融而又铿锵有力,是当代散文创作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5.
卢肖红 《21世纪》2012,(6):74-77
光头、黑框眼镜、黑西服,潘石屹招牌式的形象。 他出生在60年代,发家在90年代,受过那个时代的苦,但也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机遇。 他曾打破铁饭碗,毅然来到了海南搬砖头。在大家都撤退的时候,他坚持到邓小平南巡,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而在大家都还贪婪的时候,他借5斤桔子查到了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依据,坚决撤出了海南;当大家胆怯的时候,他又和一帮哥们成立了万通公司,开始了另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6.
一、货币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货币主义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属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创始人和代表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他早在五十年代后期,便打着对抗“凯恩斯革命”的旗号,提出货币主义的主张,重新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鼓吹他的处方能够实现经济增长,而又没有通货膨胀。但在当时,他的这些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在世上仅度过短暂的四十四个春秋就飘然而逝,然而他的名字并没有随着他的去世而被人遗忘,相反,五十年代后他的声誉日益高涨。他被公誉为美国最后一代迷惘青年的主要代表,十九世纪浪漫派斯文传统过渡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相似文献   

8.
在梁晓声30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小说到90年代的社会问题小说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情感小说,创作题材与主题随时代而新变,在这不断变化的背后是他始终不变的创作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以创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群像,开始他的创作生涯,展露了他的创作才华,锤炼了他那如椽的巨笔。但在卅年代初,他却以创造旧中国形形色色的破产者典型而蜚声文坛,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成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并使他以一位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的身份,跻身于世界文坛,闪射出他的创作所独具的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0.
霍尔顿是一名中学生,由于与环境格格不入,放弃学业而流浪在纽约街头。他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的代表,通过分析他的心路历程,可以反映美国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1.
(续)在革命年代、国内战争年代和布里亚特自治组织的最初年代,Г.Ц.齐比科夫是在外贝加尔度过的。齐比科夫就其本性来讲是一位学者,而不是政治活动家。然而在我国急剧变化的革命年代,他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被卷入当时的政治风波中去。早在1905—1907年第一...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是一曲散发着金钱和欲望气息的华丽交响乐。繁华下掩盖着腐朽,用美元堆砌的“美国梦”,成了作为精神支柱的理想和信念。而作为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产儿,菲茨杰拉德和他的作品不仅是整个“二十年代”戏剧性的再现,更是这种美国文化本身的再现。他是在美国二十年代这片精神荒原上,一个伟大的辛勤开拓者。  相似文献   

13.
政治权力话语、知识分子精英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内在龃龉与冲突,在赵树理身上呈现出了异常复杂的动态投影,而他自始至终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之上,“为农民”是他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他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有勇气发出不合时宜的呼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言学始于20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到了二三十年代,欧洲的布拉格学派出现了,并被公认为是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而俄国则是马尔的错误语言学理论的一统天下,这种情况在该国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弗斯四五十年代所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在英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生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美国结构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在早期博厄斯和萨丕尔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语言理论,之后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年是著名的布龙菲尔德时代。五十年代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但转换生成语法遇到了六十年代晚期发展起来的格语法和六十年代晚期、七十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生成语义学等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妙手仁心     
陈吉昌 《老友》2010,(8):23-23
地处赣南老区的寻乌县,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医生,他就是寻乌县老科协优秀会员、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副主任医师黄重奇。黄重奇,瘦瘦的,中等个头,步履沉稳矫健,见人总是淡淡地微笑,显得忠厚而朴实。他今年62岁,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赣南医专,80年代中期取得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初期到四十年代中叶,他创作了大量风格独异的小说、散文。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对沈从文的研究有起有落,而真正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方法对他的全部创作进行严肃认真的研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在成都一年多的时间,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和人生.他在成都的经历,最关键的是社会身份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书斋学者、教授一变而成为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使得他更多地从事实际的人事工作,也使得他在教育部以程天放取代张颐为四川大学校长时,以领袖姿态率众而起,反对程天放到校,掀起了一场影响很大的风潮.这场风潮既使国民党的高层如蒋介石、张群、陈立夫注意到他,也使延安负责文艺、宣传的周扬等人注意到他.国民党高层注意到他,是他后来成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在1940年代后半期,发表激烈政论,反对学生运动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共产党方面如郭沫若、邵荃麟、蔡仪对他进行严厉批判的间接原因.所以,1950年代初,他是北京大学进行思想改造中的重点对象.朱光潜在成都的经历,对于他的学术历程有一定的界标意义,此前,他的学术主要受主导学术话语之影响,此后,更多地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胡秋原是一个被研究者忽视的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自由论辩和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他所提出的有关文艺思想及历史哲学、文化批判观点值得关注,而他所坚守的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立场在20世纪中国历史变局中也面临着"理论的时空局限性"困境。考察胡秋原在两次论战中的论述,探讨其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者的知识分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属于散文的年代.余秋雨利用其学者身份一路且行且写.在他的纵横想象中,一种新的散文体式--大文化散文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他所开创的"大文化散文"也对其创作形成了制约而难以突围.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全集》已由安徽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这在美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朱光潜是当代中国少数称得上学术泰斗的人之一,他不仅具有广博丰厚的学识,深邃细密的思想,而且具有一种献身于真理和为真理而不断否定自己的崇高品德。他的全集将为我们开辟一个新的丰富的知识库藏,同时将为我们提供一个伟大学者的详实的写照。朱光潜在美学上是以主张“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闻名于世的。“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既是他全部理论的支点,也是他整个生命的支点,他的大多数探求和大半个人生是围绕这一命题展开的。二十年代末的渴求,四十年代中的苦闷,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间的激情,八十年代以后的自信,可以说都是或为这个命题而生或为这个命题而发的。他之所以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