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虽有西学背景,却放弃了西方文论的学理言说,从直观出发,整体把握,致力于开掘批评者与作者之间的灵魂共振;用隐喻与象征的形式表达生命体验,以艺术通达真理,呈现出鲜明的诗性特质。其文论的诗性品质正是中国诗学传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是否应忠于原著"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争论话题,至今也无定论。但改编的影视作品无论忠于原著与否,均有佳作,这表明这场争论已无甚价值。忠于原著原则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界根深蒂固的文学本位观念,其进一步确立与文学对影视创作庸俗化倾向的纠正密不可分。在文学和影视并驾齐驱的新世纪,我们应该放弃"是否忠实原著"的争论,致力于改编经验的总结与规律的探寻。  相似文献   

3.
梁宗岱和李健吾都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由于崇奉自由主义文艺观和具有广博知识背景等缘故,他们的文学批评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致力于中西诗学的汇通、独立批评精神的维护以及富有个性的批评文体建构等.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个性的差异:梁宗岱倾心于象征主义诗学,而李健吾则深受印象主义的影响;梁宗岱的文学批评热衷于诗学原则的探求,李健吾则在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批评的具体实践中体现了他的形上追求;梁宗岱的批评文体兼有知性和感性的色彩,而李健吾的批评文体更多带有感悟、诗性的特征.他们共同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开创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诗学是诗学的原初形态。当前诗学的哲学化倾向导致了理性诗学的严重危机,使它从根本上脱离了文学文本自身,因而重建回到文学本文的诗学是诗学建构的当务之急。重建本文诗学有三种基本的途径:文本细读法、本文批评法和兴辞诗学的方法。重建本文诗学一方面可以服务于作家的创作,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复理性诗学的诗性,使诗学真正回归到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5.
聚焦于当下城市文化及社群性艺术事项的人类学研究,是针对"自者中的他者"所进行的"反身性"文化叙事。在此,"艺术田野"不仅作为具体的研究方法,用于解读城市中"大传统"与"小传统","艺术生产"与"审美消费","知识形态"与"时代症候"之间的结构性关系;更在方法论的层面为人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学科观念,使其在面对艺术活动时,为活态而流动的感性符号留出诗性的阐释空间。而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民族志制作,则既包含着一种入场经历的"诗学视域"也关涉着离场反思的"诗学书写",并形成了从"审美事实"到"交互阐释"而至"意义文本"的艺术民族志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诗学:一种立足于作家创作的诗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诗学作为一种立足于作家创作的诗学形态,是指创作者体现在其文学本文中的诗学意图和诗学观念。这种诗学观念并不表现为逻辑化的体系形态,而表现为活生生的创作律法,它是理性诗学的原初形态。在诗学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对本文诗学进行重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一方面服务于作家的创作,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复理性诗学的诗性。重视本文诗学的研究是走出诗学困境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这种批评文体由于借用诗的文体形式和比兴象征等艺术表现方法来品评诗人诗作,因而在点破诗学要妙、总结诗学规律的同时,具有浓郁的诗性意味。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之诗性特质的则是诗论家有意择取的与逻辑推论、抽象言说相悖的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论诗诗”的形成,从客观上看,是中国古代批评文体之“文学”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使然;从主观上看,则是中国古代诗评家一身二任的特殊身分所致。在理论界普遍不满中国文论“失语”的今天,“论诗诗”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诗性批评文体理应经过更新和重铸而整合到我们当今的文学批评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8.
朱湘诗学是现代诗学宝库中的一笔丰富遗产,为新诗"现代性"安置了一块"诗性的基石".其内容主要有潜在的爱国诗学、显在的悲剧诗学、启蒙的精英诗学、完善的形式诗学、先在的传统诗学、融通的西方诗学和唯美的批评诗学.但诗学的偏至与不完善,批评的感性与单面化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朱湘诗学是现代诗学宝库中的一笔丰富遗产,为新诗"现代性"安置了一块"诗性的基石"。其内容主要有潜在的爱国诗学、显在的悲剧诗学、启蒙的精英诗学、完善的形式诗学、先在的传统诗学、融通的西方诗学和唯美的批评诗学。但诗学的偏至与不完善,批评的感性与单面化,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打工文学以其书写的纯粹性、原创性、真实性形成了当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打工文学也有先天不足的一面。虽然打工作家们的写作态度十分真诚,但由于他们的整体文学素养不高,并且其中一部分打工作家很容易受到现代商业大潮的冲击与诱惑,从而放弃对于打工文学的精神坚守;另外,单一的写作方式,比较狭隘的写作视野等诸多问题一直制约着打工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未来写作是一项基于学生当下生长并积极建立与未来生活优质连接的活动,具有多主体共生、多能力相协、多感官联通、 多活动相融、多学科共助、多场域开展等特点。开展未来写作活动需要全情投入当下生活,对未来生活充满想象,建构优质的 写作生态,以及全媒体积极助力。在当下写作时空中,未来写作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有助于写作共同体的建立,与未来生活 建立优质连接,促进写作评价的重建,最终促使学生实现自由自觉的人生书写。  相似文献   

12.
J.M.库切的《福》通过对星期五、苏珊.巴顿和第四部分叙述者"我"的重构与建构,解构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经典之作,以及在历史、文化和社会中被建构起来的写作秩序——以一部分人话语建构的需求,篡改和压制另一部分人的话语建构。但无论是秩序的积极参与者,还是被篡改或被压制者,都无法凌驾于这种秩序之上,最终每个人都既是参与者,又是受害者。  相似文献   

13.
写作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践及理论研究一直是从事写作和写作教学的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写作学与现代写作学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前者教人写作技能,后者培养人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确的英文写作观是提高大学生英文非命语写作的关键。从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教学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应具有的正确的英文写作观,指出正确的英文写作观对教师的写作教学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英文写作观是提高大学生英文非母语写作的关键。从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教学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应具有的正确的英文写作观 ,指出正确的英文写作观对教师的写作教学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语写作策略的各种实证和理论研究表明在写作活动中不同策略的使用对于写作质量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监控策略对于协调各种协作活动,优化写作活动,提高写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策略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写作策略意识,优化写作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Writing Skill     
《阅读与作文》2011,(1):50-50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写作焦虑和写作策略之间的关系探讨写作焦虑对写作过程的影响,揭示写作焦虑研究对于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报告一项关于写作策略和写作焦虑的调查报告,其次分析写作焦虑对写作水平的影响.最后结合写作焦虑的三个维度和写作策略的关系分析写作焦虑时写作过程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写作焦虑通过影响写作过程间接影响写作水平;另外,写作策略和写作焦虑的相互关系表明写作策略有助于写作焦虑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写作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写作课教师应该把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作为提高写作教学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支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写作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WritingforMyself”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的开篇之作 ,文章字字珠玑 ,句句精彩绝伦 ,在结构与修辞方面颇具匠心 ,非同凡响。该写作角度的研究分析旨在裨益大学英语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