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发生的12起员工跳楼事件,把富士康这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本文分析了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富士康针对跳楼事件的改善措施,探讨了其改善措施的作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张玲 《管理科学文摘》2011,(35):147-148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一代的劳动者,即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新生代劳动者,他们或在高校就读,或已进入职场,并成为今后劳动力市场上的主流群体。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新一代劳动者自杀事件,逐渐引起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1月至8月期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下文简称“富士康”)陆续发生了17起自杀事件。这一系列造成13死4伤惨剧的“连环跳”,被媒体称作“富士康事件”,由此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富士康事件”出发,从新一代劳动者的宏、微观成长环境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归纳出他们个性方面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新一代劳动者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挑战,同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力求为企业有效管理新一代劳动者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之然 《经理人》2010,(5):28-28
4月上旬,富士康又出现员工意外死亡事件。这样,从1月下旬至今,富士康接连发生6起员工坠楼事件,死亡4人,重伤2人。这种频发的重大意外事件对富士康的企业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事件确实值得“富士康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上半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震惊和极大的关注。有关员工的问题接连出现,且结果越来越严重,这不得不让人反思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用工理念。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试图通过对富士康集团内部管理环境的分析,探寻事件发生的企业内部管理根源,并找出破除其管理之殇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0,(20):18-18
据媒体报道,5月21日清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1岁男性员工坠楼身亡。这是拥有逾40万名员工、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富士康半年来第十次发生类似事件,也是10天里连续发生的第三起跳楼事件.富士康已经陷入社会舆论的漩涡。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7月,富士康的员工孙丹勇因工作差错不堪重压坠楼以来,该公司频发员工自杀事件,仅今年就发生了12起,10死2重伤。富士康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有许多共同点:自杀员工均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大多数员工上岗时间在半年内;员工自杀时间的间隔越来越短,自杀方式相同。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民营企业底层员工的压力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的底层员工,是指其工作主要以显性的体力或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生产一线工人、办公室文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这些员工在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他们的数量占社会总就业人员的20%左右,在东南沿海达到30%甚至50%。从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一名19岁的员工跳楼身亡到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一共发生了14起员工跳楼事件,造成了12死2伤,这些跳楼的员工都是富士康最底层的员工,因为不堪压力重负最后选择跳楼这一极端行为来解脱压力。这一事件不但引发了富士康对自身员工管理体系的反思,也引起了整个社会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对底层员工的压力进行管理和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周声音     
除了道歉,还是道歉。除了痛惜,还是痛惜——5月26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深圳就“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如此表示。深圳市政府发言人透露,多位中央领导对富士康事件作出重要批示。5月27日.由人保部长带队的中央调查组进驻深圳富士康。  相似文献   

9.
富士康多名员工连续跳楼事件震惊世界,年轻生命的离去令人痛惜。但痛定思痛之后,这些鲜活生命消失的原因又何在?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脑海中不断浮现村上春树的那几句话:“以卵击石,在鸡蛋和高墙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鉴于中国长期历史文化的熏陶,恻隐之心常常在这时会绝对的偏向鸡蛋这边,媒体的报道无法客观呈现事实。介于此,在阅读大量记者报道之后结合笔者个人对法律的理解甄剐客观之处撰写此文。下文将从政府及法律的角度阐述了笔者对于“富士康”事件之浅见。  相似文献   

10.
深圳富士康,5个月内,接连有多名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再度将这个颇有知名度的台资企业置于聚光灯下。据说,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先生,为此特意请五台山的高僧来企业念经超度。当然,如果此事属实,郭老板的意图可能不止超度亡灵,还有驱邪怯祟的功用。  相似文献   

11.
钟闻 《经理人》2006,(10):28-29
具有对抗性的法律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万众瞩目的富士康天价诉讼记者案,终于在公众的口水声和媒体一边倒的讨伐声中,以双方达成和解、富士康撤诉而偃旗息鼓。此事虽然平息了,留给企业界的思考却是深远的。我们不禁要问:面对媒体负面报道引发的危机,富士康的危机管理,问题出在哪里?这样处理危机事件,给富士康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怎样才是处理此类事件的正确手段?危机公关:富士康错在哪里?“劳工门”负面报道刚出来的时候,对富士康的社会形象、品牌形象及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远没有天价状告记者后那么强烈——…  相似文献   

12.
按:最近,富士康“跳楼门”成为网上最受关注的事件,“连续剧”般的“连跳”让人震惊.也引起了全社会关于企业用工、劳动者权益以及心理健康、经济转型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广泛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田事件: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昌武  朱泳东 《决策》2010,(8):56-57
本田罢工事件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劳资双方妥协退让,地方政府中立克制,劳资专家积极协调。对比富士康等触目惊心的维权事件,本田事件堪称近年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关于富士康集团公司的一些负面新闻接二连三的报道,虽然富士康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厂商,也解决了很多员工就业问题,但是伴随着"跳楼事件"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深刻的认识,如何正确理解人力资源的管理、从富士康事件引发的思考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如今的许多企业仍然将"以钱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企业的发展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这导致许多企业不惜以员工极低的待遇换取"带血"的利润,将自己摆在员工的对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富士康的连跳事件,也给富士康式的企业敲响警钟,本文结合富士康的跳楼事件,分析"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也由此给出了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员工自身和外部的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现有企业在员工非经济性报酬的空缺,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本文从2011年5月份又一起成都富士康跳楼事件入手,然后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进而从非经济性报酬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加强心理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11,(1):26-27
江西宜黄自焚事件富士康"14连跳""我爸是李刚"上海"11·15"大火于建嵘PK县委书记"化工围城"忧思湖北省厅官妻被打辽宁庄河市千人下跪南京"小龙虾事件"嘉禾"血铅事件"  相似文献   

18.
国庆节期间爆发的数千人"停工",让富士康郑州工厂再次引起各方关注。两年前,这一代工巨头将为苹果生产iPhone系列产品的生产线从深圳迁到河南,被看做是富士康内迁计划的重要布局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之后的诸如富士康"十三连跳",2010年南海本田罢工等事件的工作场所冲突频繁发生。一些微小的工作场所冲突会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劳动群体性事件爆发。这些冲突性事件不仅给企业的劳动关系带来不可修复的创伤,也会给经济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如何进行妥善的工作场所冲突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旨在从制度构建和企业文化管理两个角度,以沟通和妥协为主要宗旨对企业的冲突管理系统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90”后农民工生存状态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公共问题,“富士康”12跳更是加速这一问题进入政府决策的视野,成为一个政府问题。本文系统概括了跳楼事件的经过,并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多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