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美国曾经历了四次企业兼并浪潮。90年代兼并的特点是兼并规模增大、横向兼并大量增加、银行兼并盛行等。美国的企业兼并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兼并对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企业兼并可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构建巨型公司是当代企业兼并的趋势;应注意发挥政府在企业兼并中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企业兼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约在1893 ̄1904年发生以横向兼并为主的第一次企业兼并浪潮,并以此建立起一批蓝筹股公司,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与美国第一次兼并浪潮前类似,借鉴美国第一次兼并浪潮的成功经验,在我国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资本市场等各方面进行协调努力推动企业进行横向兼并,可以快速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及产业的竞争力,并造就在各个产业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3.
企业兼并中的文化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重组是企业兼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反观企业兼并的实际情况,文化的重构更应是兼并中不可或缺的.通过对企业文化重构的必要性、文化重构的适应过程、重构的基本原则和不同兼并模式中的文化重构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兼并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兼并及兼并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企业兼并的浪潮西风东渐,国内企业兼并的数量、规模都有显著增长的趋势。目前也有许多研究兼并的文章,多数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本文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把兼并划分为纵向兼并、横向兼并、混合兼并三大类,通过评述现代几种主要的兼并理论,来阐明三类兼并的动机、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 10 0多年的时间里 ,兼并活动不断从行业内部向跨行业发展 ,从国内向跨国发展 ,从发达国家向全球扩展 ,从最初的横向兼并向纵向兼并以及混合兼并发展 ,汇成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浪潮。通过兼并扩大的企业规模 ,可以明显提高规模效益。在研究开发和市场营销开支越来越大的竞争中 ,可以减少重复建设 ,大大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兼并的拓展,其相关立法明显滞后,兼并中的债务承担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本文认为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可分为改制前的债务和改制后的债务,应区分不同情形确定其承担主体。并且从事前保护和事后补偿两个方面来对公司有限责任原则进行修正和补充,从而使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得到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当代经济大国美国步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随著以公司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掀起了资产转让,股票交易,协议组合新公司,侵吞式兼并等多种形式的兼并热潮。每一次兼并浪潮过后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兼并”这个话题只是近些年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1984年,河北保定风机厂由于经营不力,连年亏损,处于停业状况。为了挽救该企业,一家效益较好的保定锅炉厂,以承担42万元债务的形式兼并了该厂,开了我国国有企业间实施兼并的先河。1986年兼并开始扩展到北京、南京等一些大城市。1988年和1989年…  相似文献   

8.
实施兼并与重组是改制企业常采取的有效策略。中原油田在规范改制企业中运用该策略使企业达到了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得到了实现,兼并企业得到了发展壮大。但在实施该策略时应处理好资本运营理念、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企业员工的安置、清理资产、兼并过程的程序运作及兼并与重组的有机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兼并,作为经济组织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有意识转移企业产权的一种企业经营机制,是一种促进企业资产合理流通、搞活企业的有效机制。1984年,企业兼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亮相”,就显示出其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前市场疲软、企业产品销售滑坡的形势下,积极推进企业兼并,对于促进生产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逐步发展和完善企业兼并机制过程中,认真研究和重新探讨企业兼并的有关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分散的国内市场正在迅速融合成为真正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全球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大背景下,自90年代初以来,一场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企业兼并浪潮席卷全球,其不仅发展迅猛、规模庞大,而且波及面广、对社会经济冲击强烈,因而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并成为有关各界广泛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另一方面,一大批以世界市场为基础,以国际分工为纽带,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全球化经营的世界大企业势必在兼并浪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公司兼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公司兼并能够改善和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朝均衡化方向发展,因而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司兼并,并成为发展企业集团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公司兼并又会减少市场必要的企业个数,形成少数几个公司垄断市场的格局,促使国家对之控制。这两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受过益也得过教训。因此,在我国目前,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公司兼并,利用法律对其的宽容推动规模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须警惕公司兼并所带来的负作用。文章还就完善我国公司兼并的内容和途径,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资本”的保值、增值逐步受到重视,资本运营活动在企业界逐渐兴起,其对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提高企业效益等作用已初见成效,但在其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制度上的不完善性。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的部分不良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为使我国企业能够在国际兼并浪潮中抓住机遇,开展好资本运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兼并企业文化整合:模式与关键环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兼并要将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个企业完全融为一个整体 ,要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 ,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整合。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文化整合并不令人满意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兼并的绩效。本文根据实际调查情况 ,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兼并中存在的文化整合模式单一、整合与兼并计划脱节、整合行为拖沓等问题 ,从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和关键环节上的企业行为两方面着手 ,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企兼并对于我国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其成败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长期以来,政府在国企兼并中以行政管理者和全民所有财产代理人的身份起作用.为适应市场经济,政府要转换职能.政府的职能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建立是最终解决国企兼并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兼并行为的选择问题90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兼并行为的确获得了较健康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实践中这些问题具体化为若干不同层次的选择。选择之一:兼并主体——政府和企业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兼并行为主体是企业,政府是企业主体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企业兼并中文化重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重组是企业兼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反观企业兼并的实际情况,文化的融合更应是兼并中不可或缺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文化重构的作用、文化重构的模式及员工的适应过程、重构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作些理论分析以期为企业兼并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兼并后的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兼并是一种文化重组的过程,因此,兼并后的文化整合是保证兼并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明确企业文化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企业兼并后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及企业文化的整合模式,并提出企业在选择不同文化整合模式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3日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MCT通信公司宣布归并到英国电信公司旗下,从而把美国企业的兼并浪潮推向新的高峰。最近几年,美国公司兼并掀起狂澜。1982年,美国企业兼(合)并总数仅为500多起,交易总额为300多亿美元。而在1993年,兼(合)并总额达到1180亿美元,1994年兼(合)并总数为2992起,总额上升为2122亿美元,升幅近80%,1995年兼(合)并总数激增为9000多起,交易总额高达51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比1994年翻了一番。1996年兼并热潮力度不减,仅在4月的第一周内就有多起美国大公司的兼(合)并。  相似文献   

19.
阐述兼并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有效运营方式。结合国外企业兼并的发展历程和兼并理论及我国企业兼并实际,提出企业兼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网络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获取成长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山东省中小型科技企业样本为研究对象,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对样本企业进行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研究探讨区域内政府、高校科研、金融、中介机构及企业间合作程度等网络内各结点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指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应加强企业与外部不同结点的联系,以技术创新为主,外部环境为辅,促进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