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按劳分配的本质规定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但在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又应有其各自不同的实现形式.经典作家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只适合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我国现有的按劳分配理论与实践又普遍存在忽视劳动力所有权资本权益的缺陷.按劳分配的制度修正,即重视实现劳动力所有权资本的权益,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按名义劳动力使用权分配+按实际劳动力使用权分配+按劳动力所有权资本分配的"三位一体"式市场经济型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2.
杨春生 《阅江学刊》2011,3(5):43-47
大学章程是国家法治和高等教育法治的具体表现与本质内涵。大学章程的制定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把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高校以及一般高职高专院校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兼顾大学章程的共性特征,是制定好高校章程的重要切入点。唯有切实把握大学章程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才能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与自我个性特点的大学章程。  相似文献   

3.
自席勒以来,审美教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所面对的基本精神问题与社会问题之一,也是现代人类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因而有必要对审美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历史考察,以实现对审美教育的现代性重建。在历史的视野中,希腊人对审美和教育倾注了极大的关怀,至18世纪卢梭,更是将教育、情感、培养问题判读为人类复归的基本问题。但是,直到康德,审美与教育才在人类自由定位和全面解放的路径上全面相遇,审美教育的核心理念逐渐生成,之后才有现代审美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We are at the decisive phase in the reform of the content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changeover to the new content of education was stipulated by a decree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SU and the USSR Council of Ministers on the school in 1966, based on recommendations on curricula and syllabuses by the Commission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Academy of Pedagogical Sciences. This decree formulated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that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 new content of education: 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ontinuity in the study of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from the 1st to the last grade; a mor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subject matter throughout the years of schooling; the commencement of systematic instruction in the principles of science beginning with the fourth year of instruction; the elimination of superfluous detail and second-rate [vtorostepennogo] material from curricula and textbooks to avoid overburdening pupils.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法崛起的法学认知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幸福  伍操 《求是学刊》2006,33(1):90-95
中国公法崛起的必然性隐寓于其表征和原因之内,即公法法律文件的逐步完善,公法学术的迅速发展,公法向私法的渗透以及社会对公法的热切关注。而正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公法的崛起,这也给中国法学带来了三大机遇:拓展了中国法学的发展空间;推动了中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逐渐趋于比较平衡的发展;促进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互动。同时,公法崛起也给中国法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向互动上,构建规制国家权力的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6.
詹秀玲 《创新》2009,3(10):67-70
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人",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和党内权力的源泉。尊重和保证党员在党内生活的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实践也证明,保证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现实生长点,现阶段需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运行机制,为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党内民主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
罗亚海 《创新》2016,(4):85-91
财产权的正当性包含两个维度:财产权作为权利的正当性和财产权受法律限制的正当性。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沉淀和凝炼,依宪治国对我国宪法原则及其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民财产权的正当性抽象上也是如此,现代社会财产权正当性探讨的维度应该是财产权法律限制的正当性。因此宪法在依宪治国的背景下要实现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就必然对宪法财产权制度的正当性体系进行重构,并以体现宪法的最低道德性和宪法的伦理性为体系前提。依宪治国原则下的财产权正当性的凝炼既要坚守宪法的基本精神,也要关注财产权在依宪背景下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互动和融合,体现财产权的规律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8.
汪高鑫 《求是学刊》2012,39(2):140-145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正史的创立时期.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这两部正史的民族史撰述,明显体现了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时代特点.从历史编纂而言,两书都重视将民族史撰述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机整体来加以把握,肯定少数民族对维护大一统政治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大一统视野;从民族观念而言,两书的民族认同思想不尽相同,《史记》不斤斤于夷夏之别,肯定华夷各族同源共祖的思想尤为进步,而《汉书》的“异内外”和“德化四夷”的思想则较为正统,却都有助于人们对汉代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相似文献   

9.
《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审视了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的职业状况,对发展中国家学术职业的衰落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学术精神家园失落的根源,并对重建学术职业进行了展望。全面了解国际教师职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术繁荣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卿文光 《求是学刊》2001,28(4):29-34
文章依据黑格尔精神概念的辩证法对黑格尔的精神概念和纯概念作了简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希腊古典哲学的存在概念的涵义,证明亚里士多德的存在概念同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根本上是同一的,并以同样方法证明希腊哲学产生前的奥菲斯教的逻辑内容正是存在概念,由此具体揭示了奥菲斯教的唯灵论精神对希腊纯科学和哲学的诞生、对整个希腊古典哲学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权力:文学的文化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华 《求是学刊》2001,28(4):74-79
文章旨在通过文学在社会历史语境中所具有的文化资本来论证文学的话语权力属性。作者从分析文学的符号资本的条件即文化稀缺性 (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和文化产品三方面 ) ,以及考察文学的符号资本的实现方式即垄断表征领域这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 ,文学权力在当代语境中的衰落与大众媒介的兴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北京市的半城镇化人口数量和人口半城镇化率整体上呈逐渐增长态势.造成北京市人口半城镇化程度逐渐加重的直接原因,是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快而流动人口转化为城镇户籍人口的比例低;具体来说,是由北京市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力,其他地区在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上与首都存在的较大差距形成的推力,严格控制城镇户籍人口的政策和不断上涨的房产价格造成的迁移阻力,空间承载力对人口容量构成的现实约束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抑制和缓解北京市人口半城镇化状况,需要采取分流拉力、 化解推力、 减小阻力和提升承载力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李培林 《社会》2005,61(1):7-27
如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矛盾,实际上存在着三 种路径: 第一种是"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假设和断定是,社会主 义时期的一切社会矛盾,归根结底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的反映,共同的阶级就意味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共同的利益,后者又进 一步意味着共同的社会意愿、共同的社会态度和共同的社会行动。在 这种逻辑推论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  相似文献   

14.
周荣 《社会工作》2009,(6):62-64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制约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一是滞后的社会政策制约着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二是家庭的经济地位、职业背景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存在明显的影响;三是学校的差别待遇影响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农民工子女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群体。关注农民工子女的舆情,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民工子女的不良舆情表现为:自我封闭、极度自卑、心理失衡、逆反与不满和反社会人格等。如何从制度、环境和自身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不良舆情的调适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findings from a mixed methods project which investigated the roles of managers of children's home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to their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outcomes for young people in their care. The research formed part of the Costs and Effectiveness of Services to Children in Need research initiative, originally fund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Main findings from the project overall and in particular from the multi-level modelling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influence which the process of providing care has on the kind of outcomes experienced by young people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roject and its aims. Drawing on the qualitative strand of the project and overall project finding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ree aspects of managing children's homes: establishing working relationships with staff teams, the role of managers and bringing about working with the young people in their care. It situates the role of manager within the wider context of literature on leadership and investigates what leadership in children's homes entails. Finall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of manager in relationship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practice in children's homes.  相似文献   

17.
行业划转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形势、任务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敦荣 《阅江学刊》2011,3(1):12-18,23
行业划转院校是世纪之交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出现的一类高等院校。近十年来,行业划转院校进行了具有共性的重大改革,表现出多学科化、大规模化、地方化和市场化等主要特点。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行业划转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能力,发展高端功能和扎根地方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行业划转院校既不能简单地"抛弃"行业特色,也不能单纯地再"回归"行业,而是要深谋远虑,在服务行业与服务地方的双重价值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The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 (CAP) is 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controversial of the UE policies. Different possible scenarios of the future reforms of the CAP are currently being discussed. They vary in terms of the extent and the type of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sequently the welfare effects for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CAPRI) and the Theory of Moves (TOM) can be jointly used to test socio-political acceptance of the CAP’s reforms, informing subsequent changes to the policy. Our exemplar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liquidation of the first pillar of the CAP would negatively influence the socio-political acceptance of the CAP.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不公平、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和一些政府官员道德败坏是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发展最为突出的三方面社会环境问题,而社会管理创新能够为公民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地分配公共利益是政府公共行政决策的伦理标准,内蕴着关怀全体公民福祉的道德价值,理应成为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的首要伦理目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伦理要求,也是公民道德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政府不断提升诚信水平,为公民道德的发展塑造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政府官员的道德形象对公民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官员应成为普通公民的道德表率;民间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广阔领域,应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组织在推进公民道德发展中的自治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论东海问题本质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永明 《太平洋学报》2010,18(11):87-95
中日两国举行的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换文谈判,是落实两国政府首脑达成共识的具体措施。即使两国经过谈判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东海问题的全面解决仍很遥远。因为两国针对东海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严重对立,无法消弭。同时,换文谈判的依据《原则共识》只是一个局部性和过渡性的安排,特别是其存在根本性的缺陷,主要为没有界定东海问题的内涵、没有对钓鱼岛列屿问题作出交代,需要补正。而东海问题的本质是钓鱼岛列屿争议问题。为此,本文指出了东海问题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针对东海问题的歧见,并探讨了解决东海问题包括钓鱼岛列屿问题的路径,以期对认识和理解东海问题的本质有所帮助,并望有助于东海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